无人区里有一群坚守的科学家
2020-11-30
戈壁荒漠无人区的夜晚,天地静谧,抬头仰望满天繁星,充满无限想象。科学家王驹喜欢这样的景象。那晚,他带我们看天,指着“北斗七星”说:“你们慢慢看,它的勺把一会儿会不会翘起来。”这时,他像个顽皮的孩子,无数个夜晚,他就是这样,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在无垠的星空中找到那份属于他自己的快乐。
7) 人车诚信评级系统利用稽查数据、黑名单数据和绿通通行数据等,对人和车进行诚信评级评分,并为绿通治理提供辅助决策数据。
35 年两代人接续选址
车出嘉峪关市,一路往北,树木逐渐变成低矮的灌木,继而是些零星的骆驼刺、芨芨草,再往前就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山,100 多公里山路,汽车扬起遮天蔽日的烟尘,直到停在一个叫北山的地方。这里正在建设我国首座高放核废物处置实验室,用于研究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
在核工业产生的废物中绝大部分属于中低放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为无害物质。只有很小一部分属于高放射性废物,从高放射废物产生的时候起,对它如何安全处置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我国的高放废物处置研究,起步于35 年前。1985 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徐国庆研究员,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发现,国际上部分地质专家已转型从事核废物处置研究。如果说核工业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找矿就处在链条的开头,他们自己称为是“核头”部位。而国际上已经有人开始从“核头”转向“核尾”了。而随着国家核工业的不断发展,这项事业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确定要建造一个高放核废物处置研究场址,建造的首要条件便是确保万年级别的安全。要满足这一条件,首先要找到一个有“一万年不变”地质条件的地方,摊开地图,举目四望,这地方在哪里?
回国后,徐国庆从5000 元开始,带领6 名科研人员,成立了高放核废物处置研究组,我国的一群找矿出身的科学家,开创了我国高放核废物处置事业。那时,科研经费少,条件落后,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仍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如今已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的王驹,是坚定的加入者,30 多年来,无论科研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没有后退,勇敢地接续开拓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这份事业,几十年中,他已成长为新一代高放核废物处置学科的带头人,在他的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集聚起一支具有现代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他们也一如他们的前辈,在科研的路上披荆斩棘,撑起我国高放废物处置这片天。目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这一研究团队已有58 名成员,其中29 名拥有国内外博士学历,所学学科涵盖地质、水文地质、缓冲材料、工程技术研发、安全评价、工程管理等,他们已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00 多项,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成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研究的核心力量,也是活跃于国际高放废物处置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
终于找到北山
5)落叶和休眠。我国北方地区大樱桃落叶一般从初霜开始(11月中旬),落叶后即进入休眠期。树体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一定的低温积累才能进入萌发期。根据有关资料,大樱桃在7.2℃以下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比如美早大约需要950小时(40天)才能通过休眠。休眠温度也不是越低越好,2~6℃之间为宜。
在开往北山的路上,性格开朗随和的苏锐,望着车窗外逐渐荒凉的景色,笑着告诉我们,一会儿就会看到草原和胡杨林了。
正在狐疑间,他指着不毛之地的石缝中冒出的一片梭梭草说,看,我们的草原!而所谓的胡杨林,不过就是几棵长不大的“老头树”,原来,这就是他们心中的草原和胡杨林,在无人区里,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生命的顽强,用信念去激发生命的活力。
找到北山也找到人生坐标
《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和9.5‰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该计划提出儿童健康促进行动、新生儿安全行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行动、儿童早期发展行动、儿童营养改善行动、儿童重点疾病防治行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善行动、儿童健康科技创新行动等八项行动。
找一个天然地质条件好的地方,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先用排除法,从全国的五个候选区中确定了西北的北山地区,接下来的就是艰苦细致的考查工作了。这里,山地岩石裸露,荒无人烟,年降水量约为70 毫米,而蒸发量高达3000 毫米。当年参与野外选址的陈伟明说,从1996 年起,他们就在茫茫戈壁上开始了长期的野外地表勘探工作,那时,他们用的是最笨的土办法,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地图上标注的每500 米一个间隔的路线,用脚一点一点去跑,每天早上揣着几个馒头,坐着四处漏风的北京吉普212,一颠就是一天,回来时,满脸满身全是灰土。就这样,他们硬是用人工的方法,将这里的地质情况一丝不漏地弄清楚,为后续地质打井做着扎实的基础工作。2000 年,第一口地质调查井开钻了,他们兴奋无比。用他们的话说,打一口井的成本太高了,他们一定要做得更稳妥些,让打出来的岩心与他们的预判更相符,第一口井成功了。站在这口井边,王驹和苏锐是当年的战友,那时他们都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今,几十年光阴过去,两人的鬓角都已染霜,但他们依然并肩奋斗,对坚守的这份事业充满激情。
王驹说,当年他们进出北山,根本没有路,每次进出全凭司机的记忆,会不会迷失在茫茫戈壁,全系于司机的方向盘,所以当那条车辙压出的土路终于成型的时候,大家毫不犹豫地用司机李国军的名字给它命名为“国军”路。在北山,所有车压出的路都有名字,“汉武大道”“霍去病路”“卫青路”等,名字的背后彰显着科学家们的英雄情结。
通过强化监督队伍,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延展,监督的探头越布越多,监督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各单位对监督队伍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 ,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
走进北山,我们听到关于这个团队的许多故事。王驹涉足高放废物处置,看似很偶然,他是在90 年代初参加一次地质学国际学术会议时,发现了大量关于核废物处置的研究论文。那时,原子能技术经过若干年的开发,放射性废物处置已进入国际研究视野,核废物地质处置是个重要研究方向,通俗说,就是挖个深坑填埋的方法,可这个坑怎么挖、怎么埋,怎么管,这一系列问题激发了他的兴趣。那时,28 岁的王驹已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外带型铀矿成矿规律研究”项目负责人,他的学术之路本来很顺,但他选择放弃,义无反顾投入到高放废物处置研究组的工作中。那时,我国这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工作十分困难,当许多人的热情消退、纷纷转行时,王驹又一次选择了坚持,他把自己泡在书海里,深钻细研,利用一切机会捕捉国际研究最新动向。十几年后,当核废处置迎来大发展时,他们以国家有需求,我有技术能力攻关的姿态担当大任。当建设项目确定后,他和他的同事们,全力投入实地工作中,在这里往往一待就是好几个月,每天一身汗臭舍不得用水,没有信号,与世隔绝的日子,每天数着星星看月亮,滴水成冰的日子,外面拉来的水,在水箱中冻成了冰坨。
在这里,我见到了两位从国外回来的博士。陈亮,原本在法国著名大学已有副教授工作岗位,但当他听了王驹的报告,直接从会场找到王驹,表达了加入的意愿。从加拿大回来的赵星光博士,回国后找工作,谈的第一家就是高放核废物处置,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甚至都没想起问一下待遇问题。还有季瑞利,这个生活中丢三落四的人,却把工地上的贵重设备,整理得清清楚楚,操控自如。毕业于清华的博士张海洋,一个文静姑娘,却是岩石实验室的负责人。还有王锡勇,一个跑前跑后,乐于服务的基层管理工作者,还有在团队里收获了爱情的高敏,还有罗辉,田霄等人——这里集聚了一群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问起他们,干这件事不枯燥寂寞吗?虽然回答各式各样,但王锡勇的回答很有代表性,他这样说,“干国家需要的事,到老了,想起来,心里会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