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探讨

2020-11-29

法制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景 蕾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6

高职学生正在从单纯的家庭关系、校园关系逐步向社会关系过渡,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迷茫、困惑等问题,因此,应该加强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价值观是一种客观的道德意识层面的反映。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实现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途径,利于改善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不良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可以使高职学生保持向上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觉悟,从而更好的投身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一、高职学生特点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学生特点

当前的高职学生生活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时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养尊处优,具有鲜明的性格和行为特点。性格和行为特点具体如下所述:一是,高职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事业建设没有清晰的认知,部分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产生怀疑;二是,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人主义,集体意识和集体概念缺失,将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品德正在逐步丧失;三是,部分高职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学生之间不断攀比,这种不良的思想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歧途,破坏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

1.国家发展需要

高职学生主要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开展思想教育及价值观的培育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培育积极向上的三观,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发展中需要的实践知识与价值观念双重发展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利于学生明确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明晰自身的发展目标,做好自身将来在社会中的定位以更好的应对将来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3.个体发展需要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者,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热爱生活、责任心、爱岗敬业等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面对将来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最终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二、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一)创新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及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的关键点为培育内容和培育方法,通过选取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提升培育效果。选择的有效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课堂上还应该利用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思政课堂的参与度,此外,还应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些教学活动中不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问题,坚定他们的思想认知。

(二)创新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

在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过程中要遵循“资源配置律”,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文化生态资源的最大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和高效配置。高职院校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等,这些文化之间相互联系。为了更好的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将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二是,在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环节等中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到思政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素质提升实践教学中,完善思政课堂教学体系设计。四是,加强对于学生的针对性辅导。由于高职学生的生活背景、性格等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水平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树立价值观,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

(三)优化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共同体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是高职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体现,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政教育的涉及面较窄,主要停留在课堂层面,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利,因此,应该利用网络技术优化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共同体,拓展课堂教学层面,掌握网络话语权,引导舆论导向。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现阶段有很多价值观冲击着高职学生的视野,并且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如“普世价值”造成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存在被侵蚀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通过学生浏览网络时输入的关键词频次,分析他们是否经常浏览一些不良信息,如果存在这种现象,高职院校应该利用思政教育宣传平台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我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等,帮助学生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加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对于学生的影响力。第二,对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利用网络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如利用微信平台、QQ、高职院校的微博等开展互动,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网络文化氛围,对于学生存在的消极、迷惘、信念缺失等问题,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多角度的取看问题、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第三,加强文化的积极宣传,利用高职院校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积极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指导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帮助他们实现正确的价值选择。

(四)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应该推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开展艺术节、文明班集体建设、学术讲座、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二是,通过校园媒体介绍学校的传统历史、我国的优秀的传统美德、社会中的好人好事,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情操不断受到陶冶。

(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中的关键环节为实践,通过实践促使学生从价值认知实现价值认同,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氛围。一是,通过学生团体组织及团干部等宣传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思想;二是,重点宣传我国的革命文化、国防文化,重视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礼仪的建设;三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重点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四是,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上述这些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不断在学生心中萌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影响他人,起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载体的作用。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思想意识,并且个性一般较强,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需要创新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及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以此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让他们将来更好的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