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0-11-29宁金成
王 轩,宁金成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1 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基本职责,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专业技术人才[1-2]。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满足人才成长需求,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3]。“课程思政”正是基于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积极响应,国内部分高校率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不同类别课程按照功能分别归类,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4-6]。河南交院在进行“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召开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研讨会,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打造“三全”育人新局面。随着区域链经济发展和专业技术分工的日益精细,高职院校应在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要加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与统一,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采用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产出导向”的育人体系,是“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因此,要实现“三全”育人,准确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构建新的思政育人新格局,打通立德树人“最后一千米”,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行业企业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具有积极的意义。
2 “课程思政”与OBE模式构建
2.1 “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体系的同时,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同步产生协同育人效应。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发挥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课堂讲授教学的过程中,精准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融合“课程思政”知识,这对高职院校贯彻职业教育政策与方针,培养适应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2.2 OBE模式
OBE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能力、目标或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7-8]。在OBE教育模式中,核心不是何地学习和何时学习,而是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成功是否,是一个学习产出驱动的教学过程课程结构与系统。
2.3 基于OBE理念的“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围绕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变革,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和社会价值的教育传承。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开设了“大国方略”“读懂中国”“法治中国”等系列课程,从国家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自信、传统道德方面构建立体的德育体系,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关键和支撑。在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思政教改中,开展OBE“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设计,制订课程标准,明确德育和素质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必须达到的标准。“公路测设技术”课程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公路监理、公路养护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共同的道路建设全寿命周期为载体,围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公路测设技术课程”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与试尝,在培养目标上加入了“中国精神”“大国工匠”“中国制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实质,在意识形态和立德树人方面加入学生“大国思维”和“家国情怀”等时代品质的培养,采用问题导向和结果引领渗透式的教学方式;突出人文情怀、社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宽基础、强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
3 “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现
3.1 “课程思政”教改的目标设计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精准把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重构和教学方法创新等核心要素,教会学生专业技能,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认同感。“公路测设技术”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结合工程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对资格认证应达到的基本条件、职业素质,技术技能、团队协作等要求,挖掘整合“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探索社会价值引领和知识技能传授的有效路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成为具有较强专业技能、传承高尚职业道德的公路测设技术人才,探索思政教育在“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结合点,创新思政理论,融入思政意识形态,引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核心是突出“中国精神”“大国工匠”“中国创造”,注重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
3.2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关键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加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理念,提升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的保障。实施“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思政”教改,教师不仅仅是专业技能传授的“好教师”,更是大学生品格、价值、道德塑造的“传播者”,牢固树立思政育人意识,让学生掌握公路测设的过程及测设原理、技术规范,还要把家国情怀、大国工匠、中国元素教育融入课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厚理论、强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加强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同,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增强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教师将技能讲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使行业发展史、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与相关就业岗位密切结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专业人才[9-10]。
3.3 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结合OBE教学理念,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达到的要求,找准思政元素与“公路测设技术”课程的结合点,制订课程标准,明确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岗位职责之间的对应关系;挖掘思政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巩固思政教育效果。
3.3.1 结合课程特点开发思政元素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公路测设技术”中的思政元素,在本课程教学设计构建方面,教师从公路的发展史、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中国高铁发展史、中国基建铁人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元素,将“大国工匠”“中国速度”等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设计,提升“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合理选择思政素材,通过信息化手段情感融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现技术与能力、途径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回归统一。例如《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实录》介绍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成就,深刻解释了中国20年来高速公路如何实现从无到有、实现世界第一的规模,如何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结合中国高铁建设发展,深刻理解中国高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成为世界最长的高铁轨道,长度占世界全部商业运营高速铁路的2/3。
3.3.2 结合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引导
无论是传授技能还是思政教育,都是培养学生价值认同的重构与探索,“课程思政”是要建立新的价值引领模式,重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因个体差异而不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景,采用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情感波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无色彩、单调、生硬的“说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互动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教学过程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课堂驾驭水平有质的飞跃,实现了教与学的同步发展。
3.3.3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
积极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专题研讨、项目式教学等,讲授知识技能以及精神、价值、艺术等方面的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传授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认同。同时,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仿真、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互联网+,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改革,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3.3.4 创新“课程思政”的发展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注重创新发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要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使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认知,实现学习、实践同思考紧密联系,把握时代发展方向,把握社会现象和本质,培养辩证和创新思维观念。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教书育人,筑牢正确的思想道德防线,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用创新发展的理念进行改革,推动“课程思政”的创新育人进程。
4 结语
以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构建充满思政育元素的“公路测设技术”课堂教学。认真开发“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和所承载的思政作用,将社会核心价值贯彻落实每一节课堂,促使“课程思政”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