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专业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设计
——以《报关实务》课程为例

2020-11-29朱一青朱占峰ZHUGengZHUYiqingZHUZhanfeng

物流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务进出口货物

朱 耿,朱一青,朱占峰 ZHU Geng, ZHU Yiqing, ZHU Zhanfeng

(1.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2.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315000)

新时代、新技术、新目标、新模式的现代数字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深化了线上线下的教改实验,加速了教学模式的改革,MOOC(慕课) 平台、微课展示,无形中翻转了课堂。物流专业与理工科其他专业相比之下对实验室教学依赖性相对较小,对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的服务应用契合性更强。因而,教师基于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课程设计热情更高。《报关实务》作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应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强化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尤为重要。

1 研究基础

关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Cooney et al(2000)[1]在学龄前儿童教育研究中首次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概念。何克抗(2005)[2]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既要吸纳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施展网上学习的优势,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李逢庆(2016)[3]基于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界定,通过构建ADDIE 教学设计模型,阐释了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焦青亮(2018)[4]基于微课要求和慕课体系,认为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韩晓玲等(2018)[5]基于课程资源设计,剖析混合式教学评价要素,构建了其课程资源评价体系。郑静(2018)[6]通过问卷调查,认为由传统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过渡的比重还有待提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在迅速走向现代化,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而,需要进一步提升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

关于微课设计的研究,最早来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勒罗伊·A·麦格鲁(LeRoy A. McGrew)[7]教授提出的“60 秒有机化学课程”,其目的是让非专业人士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这被认为是微课的最早雏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 (2008)[8]正式提出微课的概念,他把微课界定为一种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时长大约为60 秒,利用互联网络,建立网络教学资源,推行移动学习或在线学习。胡铁生(2011)[9]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依托,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现师生教学互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焦建利(2013)[10]指出微课是紧紧抓住某一知识点,制作成短而精的网络教学视频,用于课堂教学,提升学习绩效。余胜泉等(2014)[11]站在过程学习的视角,强调微课设计的学习过程性,以活跃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引入到认知境界,深化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认知。陈明选等(2017)[12]认为微课设计应融合理解性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理论,以促进学习者理解为目的。郑小军(2018)[13]提出基于微课可持续发展之“道”建构的“五环互动”微课理论体系基本框架。黄美琴(2019)[14]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建构有厚度、有深度和有温度的微课。郑小军等(2019)[15]通过调研得出微课呈现个性化发展走势,在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大潮中,个性化发展将有利于教育信息化融合与创新发展。

关于报关课程教改的研究,朱占峰(2016)[16]从特色教材的开发视角,实现了理论与实务并重,操作与案例同行,并荣获宁波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郭怀照(2016)[17]探索了工作流程与知识点融合对照的课堂教学方法。刘志国等(2016)[18]曾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报关实务》 操作模块教学改革之中。徐丽(2017)[19]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及学生角度等进行了《海关报关实务》 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孙艳艳(2017)[20]分析了《报关实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孙建(2017)[21]强调了《报关实务》微课程设计要重视现实工作任务的梳理。

总体来说,目前教育界大多认为微课是针对单个知识点、时长原则上不超过10 分钟,以短视频为展现形式,是为现代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持的重要学习资源。这种观点,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微课的“微”上,而对微课的“课”有所忽略,简单地将微课归于了学习资源。事实上,微课的“课”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学习资源,而且是包含了诸多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要素的综合教学服务。如何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统筹“课”与“微”来设计基于混合式学习《报关实务》微课的内容,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技术性和实践性深度融合的微课体系将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2 设计背景

(1) 经贸背景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海关特殊监管区规模持续扩大,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岛以及网上自贸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展,这些举措足以彰显国家对外贸易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力度的增强,同时也对海关监管的创新不断提出新诉求。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政府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领域,并及时调整了贸易政策和海关监管办法。尤其是通过整合海关、国检资源,优化了报关报检流程,提升了海关管理效率,报关及其管理的一些方式和流程也随之更新。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打造了紧密的全球供应链采购体系,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同时,出于各国自身利益考量,致使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海关作为各主权经济体出入境监管的重要机构,其功能不断加强。因此,作为国际经贸活动中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报关实务》课程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教改绩效,增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契合度,推进混合式学习的微课程设计具有客观必然性。

(2) 专业背景

一是专业基础。在课程教材建设上,高等院校为充分发挥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夯实每门课程所使用教材的基础知识。本课程在设计时全面梳理了海关、报关的演进过程和进出口报关企业开展报关业务的基本要素,深入研究了国家管理进出口业务的“证”、“备”、“检”、“核”、“救”等管制措施,为《报关实务》整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保障。

二是专业技能。本课程设计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打造,这是本课程将货物报关予以放大的初衷。本课程分五章详细剖析了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操作,对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类货物、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其他进出境货物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类货物报关流程予以了归纳和比对。这有利于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三是综合运用。同学们欲胜任海关管理或进出口业务的报关工作,还需要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计算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的方法。这既是海关和报关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又关乎物流专业的大学生对所学基础课程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所以,本课程用三章篇幅进行了探索和凝练。

(3) 方法背景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设计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微课的设计帮助学生建构案例,在参与建构中激发其学习热情,进而增强学习兴趣,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混合学习起初是在企业应用中开始的,因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在不脱产情况下,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不仅减少了成本投入,而且提升了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大幅增值。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表明混合学习在学校教学的运用,确实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与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相比,混合式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微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串联一个个相对“碎片化”知识点,最终集聚形成《报关实务》微课教学资源库。其实质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将传统课堂教学分割成若干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而所有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即为课程整体教学内容。

3 设计理念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报关实务》微课设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报关实务》 知识演进的逻辑体系为主线,将专业教学设计理论与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专业教学资源,进而推动《报关实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把握核心教学内容

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具有内容精炼、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以及形式短小的特点,即每一节微课都应该有一个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的具体问题:或是教学重点、或是难点突破、或是学习策略等等具体的、真实的问题。看似每一节微课只有一个主题,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也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如果将诸多微课资源集聚起来,必然应具有整体性特征。所以核心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就成为了微课建设的关键环节。

基于上述理念,在《报关实务》微课程设计时,将其整体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基础模块,它以海关概述、报关概述、对外贸易管制等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规范要求等组成;二是实操模块,包括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保税类货物报关、减免税类货物报关、暂准进出口货物报关、其他进出口货物报关等单元;三是综合应用模块,研究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计算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等内容。根据混合式学习特点,最终在每个模块形成六个左右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微课程设计案例。

(2) 抓住总体关键环节

作为基于混合式学习《报关实务》微课设计,要紧紧把握三个关键环节。第一,为什么要进行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设计,其设计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明晰了,设计才有正确的导向。第二,什么是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设计,即微课设计的内容如何选取?事实上,微课的类型包括基本概念类、重要环节类、流程实务类、方法技术类和问题疑点类多种,要根据教学目标统筹遴选。第三,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微课设计,即微课设计的方法如何把握?其设计方法包括脚本的撰写、场景的录制和电子素材的编辑。这三个关键环节,说到底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三个环节,思路才能清晰,微课设计的效果才会提升。

(3) 关注教学评价实施

《报关实务》微课的设计必须坚持OBE 教育理念,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评价是个老话题,因为不论对于传统课程还是微课来讲,学习效果的高低都离不开教学绩效的考评。对于微课,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清晰度、教学资源的丰富度、教学内容的准确度、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教学手段的智能度、教学效果的认可度等方面。从整体来看,还需要将《报关实务》课程所涵盖的所有微课统筹分析,剖析所涵盖的知识点是否具有系统性,尤其在重点、难点、热点和创新点环节上所占的比重大小。微课设计应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诠释热点,彰显创新点。通过教学评价,有利于《报关实务》 微课的优化完善,持续更新。

4 设计领域

微课设计的类型具有多样性,根据《报关实务》课程的特点,考虑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将微课根据知识展现的着心点区分为界定基本概念、诠释重要环节、明晰流程实务、揭示方法技术和释解问题疑点等五个类别,现分别阐述如下。

(1) 基本概念类

一门独立的课程,必然涉及一系列术语或专业名词需要界定,作为专业理论体系的基础构成,以有利于演绎知识系统。在各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一是担当基础作用,通过对其内涵和外延的厘定,为后续知识的推理提供台阶;二是引领作用,作为重要知识点往往是一个段落甚至一个章节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一个知识系统或者子系统重点教学的一个导向;三是替代作用,一个基本概念被确立后,往往可以成为一门专业知识或者其中一部分的替代,这个术语的概念清晰了,这部分专业知识体系也就有了核心点,课后一提到这个概念就会联想到这一章或者一节的知识脉络。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特点,针对《报关实务》这门课程,在诸多概念术语中可以遴选“海关”“报关员”“反倾销”“反补贴”“保税货物”“海外仓”“ATA 单证册”“会展经济”“暂准进出境货物”“转关货物”“关税”“货物原产地证书”“报关单”“提单”“随附单证”等专业术语作为基本概念,制作微课,搭建出报关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触点。

(2) 重要环节类

环节,是指一门知识体系中多个关联知识点或知识链中的其中一个。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每一章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重点教学内容,往往可以作为微课制作时遴选的对象。如果从知识链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门课程必然是将诸多知识点序列化,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知识点串接起来。串接的过程,需要在知识点基本概念基础上,引伸出相关原理和应用,成为有丰富内容的知识链。一门课程到底需要划分出多少个知识链,是根据知识的逻辑架构、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学习层级等要素共同决定的。如同一门课程,在高职层次与本科层次的知识链构成是不相同的。当一门课程的知识链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教学环境、教学层次和教学需求等因素选择出相应的重点环节,不同时境的专业教学其重点环节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在混合式教学方式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选取呈现区域性特色,给任课教师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报关实务》重要环节也要区分是沿海(沿边) 贸易口岸还是内陆报关节点,沿海(沿边) 口岸作为货物直接进出境管理的窗口与内陆节点作为腹地口岸在职责上稍有差异。在混合式教学理念支撑下, 《报关实务》 这门课程可以遴选“海关的演进”“专业报关的形成”“报关单位的职责”“保税货物的类型”“保税物流中心的地位”“商品归类协调制度的由来”“一般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等作为重要环节,制作相应微课,以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联接作用。

(3) 流程实务类

作为应用型高校,流程实务在其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用型高校尽管与技能型高职院校有着明显的区隔,但在作业流程的掌控上具有明显的结合点。应用型高校尽管侧重于流程的规划和设计,但也必须熟悉操作的过程,通过操作,进一步研究流程的缺陷,进而优化完善流程。物流专业尽管不像工科其它专业那样将流程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是,物流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操作步骤、管理环节、供应链节点的联接等问题,这些与工科专业的流程导向是十分类似的。事实上,流程实务也是重要环节的一部分,在知识链中,以知识点演绎的基本原理的应用,将产生诸多的流程实务。在这个方面设计微课将有利于形成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的基本轮廓,加深学习的印象,提升学习的效果。

作为操作性较强的《报关实务》课程,在流程实务类微课的设计上更要给予高度的关注。一是将重要知识链中的内容流程化,便于把握重点的要核;二是将教学的难点流程化,以降低分解难点的内容;三是将报关和监管应用点流程化,以提升报关通关的效率。基于混合式教学需要和学生就业选择的需要,《报关实务》课程可以选择“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流程”“区域保税类货物的报关路程”“减免税货物的后续处置”“一般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流程”“进出口货物完税要素计算标准审定的流程”“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的流程”等教学内容,作为微课设计的着力点,以强化教学的绩效。

(4) 方法技术类

方法技术是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不论是工科专业还是商科专业对方法技术的依赖都是异常的强烈。基础研究需要方法,应用研究更需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方法技术的要点掌握好,学生的诸多技能和能力才成为有本之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方法技术既可能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也可能是为在理论应用中的流程实务,所以,方法技术类是与重要环节类和操作实务类的微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交叉。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应在方法技术领域加大教学力度,通过方法技术的训育,强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报关实务》 课程作为应用性颇强的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也必然涉及诸多演绎方法、运作方法、监管方法、认定方法和计算方法等,由于这些方法,从原理到应用有其比较系统的知识链和较为完整的边界,所以主观上有诉求且客观上有可能通过微课在课堂上展示强化。在微课素材遴选时,通过剖析《报关实务》 的知识模块和能力要点,可以选择“对外贸易管制的途径”、“贸易管制中的保障措施”、“海关查验的方法”、“进出口货物原产地实质性改变的认定”、“进口关税税款的计算”、“进口环节税税款的计算”等内容,突出方法技术类微课的作用。

(5) 问题疑点类

教学改革在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的过程中,问题疑点有利于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根据问题疑点订立教学的目标,形成目标和问题的“驱—拉”联动教学法。作为物流专业,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像工科其它专业教学过程中专门设计故障点一样,也可以精心设置一些问题,师生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拉动教学过程,使其不断高潮迭起,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问题设计时可以将问题的呈现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师根据课程的知识体系负责设计问题疑点,引导学生领会目标回答问题;第二层次是根据课程教学的演进规律,在适当的知识点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完成解决发现的问题;第三层次是学生根据课程的逻辑结构和应用体系,逐步诉求目标、寻求问题,剖析问题,并明晰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顺利完成任务,通过问题疑点的“驱—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考虑到问题疑点类微课在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报关实务》课程通过精心设计,遴选出“国家为什么要设置海关”、“国际贸易间为什么又自由又管制”、“为什么要实施保税”、“为什么要制定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总规则”、“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六项总规则各解决什么问题”、“关检融合申报有何优势”等问题作为微课制作的切入点。事实上,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疑点类知识点是比较有兴趣的,他们很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之中,如果教师点评或激励得当,学生参与的热情会更高。因此,问题疑点类微课在《报关实务》课程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 结束语

《报关实务》作为理论性和实操性于一体的物流专业核心课程,在国际化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加大教改的力度,积极借助新技术媒介,推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强化微课的设计、应用和推广。在微课设计时,要全面把握课程的整体知识架构,敏锐地抓住热点问题,突出课程的重点环节,精心化解难点。在基本概念、重要环节、流程实务、方法技术和问题疑点诸类型的微课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重视核心教学内容、总体关键环节和教学绩效评价,将经贸背景、专业背景和方法背景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物流专业《报关实务》金课的打造夯实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实务进出口货物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逛超市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ODI实务
FDI实务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