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书画意趣与鸣琴雅意的异曲同工之妙

2020-11-29承昊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流行色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琴曲修身养性古琴

承昊旻(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历史长河,时光变迁,经过社会的精挑细选,文化的优胜劣汰,经典文化永流传,落后文化遭摒弃,留下了戏曲、武术、茶道、纸艺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在高雅与脱俗上,唯有书画与古琴无之比拟,二者所产生的文化素养意义,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同是经历了各朝各代的锤洗,凝粹出最经典的文化传承,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同是流传了千年的岁月,替各朝各代的文人们流露出喜乐哀愁,超凡脱俗;同是在心绪波动时给予人最好的宽慰,抚人心绪,陶冶情操。

一、传统艺术,国之精粹,源远流长

“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在祖国经历的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书画与古琴都以自己独有的思想表达形式与艺术语言,传达出文人墨客的情感。浩瀚五千年,以辞藻之美,绘画之行,韵律之感传递形式之美,可谓博大精深。历经数朝代,文人墨客鸣琴书画,以形式酣畅淋漓的表达心之所向,汲取前朝的精粹,不断更新着名留千史的佳作,可谓源远流长。我们常常可以利用这些书画作品与古琴旋律的记忆碎片去找寻那个创作年代的时代痕迹,了解它们的背后故事,了解它们的时代特征。

赵孟頫认为:书画同源。书与画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相互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早在东汉时期,蔡邕便在《篆势》中提到:“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便是对书画最早的描述了。书画的发展可以说是日益进步的,自东汉以来,不论是先秦百家,还是唐宋名家荟萃,都是对书画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为今人留下诸多传世之作,也使我们对于书画的传承与研究走上了一条捷径。书画所呈现的,可以是传达文人的个人情感,可以是表示对国家的热忱之情,也可以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书画所呈现的,是一个情感的抒发,更是一个时期形象的展示。甚至一件优秀的书画作品,可以在历史的传承中,看到不同时代给予它的时代印记,呈现不同时代的文化缤纷。经过历史的挑选,符合审美的作品被传承,不符合的则销声匿迹,但书画作为一个传统艺术类别,是一个精粹的存在,是一个值得传承的存在,是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知识的,是培养艺术素养的优秀文化。

而古琴的历史是具有争议的。有文献记载古琴是源于“伏羲”时期,也有记载是源于春秋时期,距今三千至六千年。但无论是哪个时期流传至今,不可非议的是留给世人的古琴文化是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四艺之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颇有文化素养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受着文人的喜爱。如果说书画是一个时期形象的再现,那么古琴便是一个时期情感的表达,古琴所带来的文化体现,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更是整个传统文化的牌面。古琴所带来的文化内涵,由内而外的显露,琴身造型都是像它所弹奏出的旋律那样,极美的。以天地为象征,打造琴身最美分割线,整体琴型似凤,身与凤相呼应,再配以琴弦点缀,唯有“雅”可以形容。这样优秀的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无数文人发现了古琴的“雅”,并用旋律将其传承发扬,不同的人传递不同的特点,不断的将古琴文化进行丰富,传承至今我们所看到的古琴雅意是数千年精粹的积累。

书画与古琴,同是文人墨客的衷爱,同是历史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查阅资料、参观展览,我们总能看到优异的书画作品以及保存至今的古琴。随手都可以打开的多媒体,可以随时感受古人的审美,体会文人的情感,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倾听与对话。

二、古之韵味,寄物予情,超凡脱俗

千年岁月的装饰,使中国书画与古琴这两种传统文艺蒙上了一层独特韵味。文人墨客常鸣琴、吟诗、作画,将自身的情感寄托于笔墨与旋律中。书画与鸣琴常常是被联系在一起的,融会贯通,同是一种物象的表达。古人常在琴声中作画,怡养性情,赋予画作更加轻灵、雅致的感觉。当今众多的书画爱好者,也是感兴趣于古琴的,认为在彼此的抒发中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对自身培养高雅的气节也是很有辅助作用的。另外,在二者各自的创作中,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我们可以在一副书画作品中看到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感受,也可以在一段琴音旋律中感受琴师想传递的一个思想。从古流传至今的优秀画作琴曲,多是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件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用书画音律表达出来的情感,也许是抽象的,但却是最恰当最雅致的,这恰好就形成了艺术,用艺术来传达情感,再带有岁月的底蕴,是及其超凡脱俗的。在几千年的文化中,书画与琴曲的创作象征着无数文人的高尚气节与道德情操,表达了他们的审美与精神追求,他们在文化的传承中不断的凝聚生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经过岁月萃取过的文化韵味。

古人对书画的表达,是让今人折服的,笔墨辞藻间充满了故事,一笔一画都包含着作者寄于的情感,可以从中感受到或浮华,或世俗,或平庸,或无奈。书画的表现形式无非就是景、物、人、兽、鬼、怪,却可以表达出千万种感受,以战争之景表达家国之情、借草木之景抒发田园之情、赞山河之景寄托思愁之情……以书画明志,传递精神之气。“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是古人最热衷于托物言志的代表,梅象征着傲,是高洁之士表现自己坚守独一的选择;兰象征着幽,是超脱世俗、不拘一格的典型;竹象征着坚,是花中昂扬向上的谦谦君子;菊则象征着淡,是淡泊名利、逃离世俗的文人最常态的表达。文人们赋予不同的物象不同的象征,将其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世间万物包罗万象,以艺化人表现千思愁绪。梁楷被称为“梁疯子”,他的《泼墨仙人图》如同他的称号一般,飘逸洒脱,不拘小节。他将情绪凝聚于笔尖,挥洒在纸上,寥寥几笔便将仙人的憨态可掬表现的淋漓尽致,也从中看出了梁楷豁达的心境,渲染出了他的率真性情。

如果说书画是视觉上情感的表达,那么鸣琴便是听觉上更为抽象的描述,单从音符旋律便可以感受到其中隐藏的奥妙。古琴所承载的,大是国家古老音乐的象征,小是个人思绪的传达,是一个民族的气节象征,是一个文人情感的诉达,其中的内涵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如同书画一般,流传至今的作品,多是托物言志的,旋律所能表达的,可能是表露心中的愤懑,可能是传达心中的喜悦,可能是诉说自己的志向,也可能是如同伯牙一般想寻求一个同钟子期般的知音。音乐的感染力是很强的,最初的鸣琴奏乐是供贵族享乐的,帝王在重大事件的庆祝活动中,常以鸣琴歌舞作为主要娱乐事项,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与向往美好的精神。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的《平沙落雁》,据说是近几百年来流传度最广的一首古琴曲,以悠扬的曲调描绘了雁群在空中盘旋的情景,表达了隐士的鸿鹄之志,虽归隐山林,但心中牵挂的却是家国情怀,雁总有落沙的一天,人总有归于平静的一刻,这首古琴曲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思。古琴的韵律之美,非凡的意境,用音乐来诉说情感,是一种极为高雅的体现,甚至是将音乐中的情感融入到书画当中,更能体现书画意趣与鸣琴雅意在托物言志的异曲同工之妙。

三、宁人心神,修身养性,陶冶身心

艺术的一个普遍功能是愉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书画与古琴所带来的这种体验,则更为突出。艺术美感从生活中来,古人善于在大喜或大悲时将情感注入于书画或琴曲中,把情感诉诸他人,平静自身,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同时也是让自己多了一种发现美的感知。古人也乐于将此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娱乐活动,不断提高精神境界,追求心灵上的意蕴,感受书画琴艺的古典雅致之美。书画古琴有三美:意境之美、雅致之美、文艺之美。所谓意境之美是给人营造一种书画古琴所带来的独特氛围,只有一件优秀的作品才会让人融入这种意境之中,所以从古流传至今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想要呈现的意境。雅致之美在于作者本身,乐于在书画古琴中有所创作的多为文人雅士,不论是怎样的一个创作意境,都能给人一种宁人心神的雅致之美。而文艺之美则是对应了文人们的整体特征,将文艺之感充斥于整个作品之中。

《黄帝内经》中有云:“静则深藏,躁则消亡。”书画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讲究“淡泊”二字,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欣赏书画的过程中,都可以使我们将或焦躁或欣喜的心态沉寂下来。“养性情,涤烦襟,破孤闷,迎静气”是书画带给我们的,古人常在书画中找寻最朴实的自己,在书画的过程中修身养性。我们常在书画中感受作者在画面中呈现的喜怒哀愁,感受画面里的山河气势,体会纸张上的小桥流水,或温婉,或雄伟,或壮丽,或清秀,或端庄,无形中将自身带入了书画的独特意境中去,被其感染熏陶,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与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陶冶身心。

古琴音色古朴,余音绕梁,绵延不绝,容天地万物之景,抒千言万语之情。创作古琴曲与倾听古琴曲的心绪是不同的。作者在创作古琴曲时往往是带有自己的情绪志向的,而听者在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思绪时平缓自身的情绪。明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丝竹》中描述:“丝竹之音,推琴为首。”由此可见古琴在古代的地位是显著的,而成就如此地位的原因之一便是古琴音给人带来的缓解心情、修身养性作用。古琴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端庄素雅、淡然幽逸,琴曲旋律的慢节奏,由内而外的显露出独特的气质,潜移默化的将韵味感染给听者。如同书画所带来的作用一样,将志同道合之者拉入书画琴曲所营造的意境,在意境中修养身心。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历史传承还是在意境传达、陶冶身心上,书画与古琴带来的,是极其相似的,都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都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生命力,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独有的认同感,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书画意趣与鸣琴雅意的异曲同工之妙,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的。我们需要去欣赏穿梭千年的优秀古典文化,感受独特意境,提高文化修养,将书画意趣与鸣琴雅意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古琴曲修身养性古琴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题解流变考
寻访千年古琴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古琴曲《梅花三弄》曲调意蕴阐释
在浓郁的知音文化中教文言文
修身养性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古琴曲《平沙落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