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说《宠儿》中塞丝的成长经历

2020-11-29王璐哈尔滨师范大学

侨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宠儿托尼奴隶

文 王璐(哈尔滨师范大学)

1987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发表了小说《宠儿》。《宠儿》的问世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与高度评价。1988年获得了普利策奖。托尼·莫里森创作的《宠儿》来自于一个真实事件:1850年,逃亡的女奴玛格丽特加纳,不想回去继续做奴隶,更不想孩子一出生就成为奴隶,于是,她竟然亲手将自己的孩子杀死。当莫里森听到这个故事后,她被深深打动了,并通过10年的筹备和3年的创作,她终于将《宠儿》发表出来。1993年,托尼·莫里森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宠儿》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托尼·莫里森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过杂志社的编辑。她在大学期间,曾因为自己是黑人而被人歧视,这对她后面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她的作品能将残酷的生活现实描写得淋漓尽致。

《宠儿》是她的第五部长篇小说,1988年《宠儿》获得了普利策奖。小说的背景是在美国废奴前后,讲述了黑人女奴塞丝一家的故事。塞丝希望通过逃跑获得自由,但不久被奴隶主抓回。为了不让女儿成为奴隶,她亲手将女儿“宠儿”杀死。但当人们知道她在逃跑路上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都指责和排斥她。这让塞丝遭受了巨大痛苦与折磨。《宠儿》这部小说表达的思想内涵丰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体现了黑人文化的魅力。

二、塞丝的悲惨经历

塞丝作为黑人群体的代表,尤其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身心遭受了很大伤害。随着奴隶制的废除,黑人群体经过漫长的努力与奋斗,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

《宠儿》中我们看到,奴隶主在塞丝刚出生时就剥夺了她吃母乳的权利,并且将塞丝的母亲活活勒死。小说中作者对塞丝所遭受的痛苦进行了大篇幅描写,比如奴隶主虐待她,经常殴打塞丝。塞丝的身体伤痕累累,新旧伤口肉眼可见。而塞丝的小女儿丹芙一出生就和母亲一样,背负着成为奴隶的命运,身体和心理都遭受到种族偏见的迫害。

三、对“成长小说”进行研究

“成长小说”又叫“内心发展小说或教育小说”。可以追溯到古德语“Bildungsroman”。Bildung是德语,roman是法语“小说”的意思(Jerome Hamilton,1974:35)。“在国内,以冯至(1905)刘半九(1922)和田德望先生(1909)为代表的老一代研究者,早就对“成长小说”做出了积极回应。“他们对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说明——多半是表达一个人内心的发展与外界的遭遇中间所演化出来的历史。”前人以人内心的发展与外界的遭遇等为出发点,对“成长小说”进行研究,但随着时间推移演变出局限性,“成长小说”可以细分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身份认同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意识的觉醒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黑人女性努力树立和加强理想信念意识。过去,她们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但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强自爱,让自己的变得有价值,并提倡自由的信念。她们对人生进行思考,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这些都说明她们在行动和思想上改变了自己。同时,女性意识正在觉醒。莫里森也试图书写出塞丝的反抗精神以及心理上的变化。

最初,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并不被看好,但她通过如饥似渴的不断创作和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希望通过她的作品使更多人能对遭受的不公平说不,敢于和命运进行抗争。

(二)塞丝做出了一系列改变

小说中,塞丝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等一直困扰着自己。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黑人通过一些事情渐渐接受了部分白人的观点,但塞丝还是始终不能接受。笔者发现,小说结尾处展示出黑人已经能够重新看待塞丝,塞丝的行为也得到了周围人们的谅解,同时,周围的人们也会主动帮助塞丝。这些都表明了人们认同了塞丝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托尼·莫里森通过塑造塞丝的人物形象,进一步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思想。正如《宠儿》结尾所显示:塞丝与保罗在行动和思想方面共同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并且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迎接新的未来。

作者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成长经历的描写,唤醒了黑人女性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使其成为自信的黑人新女性形象。

猜你喜欢

宠儿托尼奴隶
蚂蚁奴隶的反抗
My First Sea Journey
我想自己做
托尼逃跑
手机奴隶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驯马师也能是时尚宠儿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挑战完美底妆,掌握“三感”,成为光线的宠儿!
走得快和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