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欧关系中的拉脱维亚

2020-11-29穆重怀辽宁大学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

侨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拉拉脱维亚中欧

文 穆重怀(辽宁大学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

中欧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联结了世界两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如何借助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与“一带一路”倡议伙伴国的参与来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发展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们就中国与拉脱维亚的关系发展历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拉脱维亚共和国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它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毗邻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及白俄罗斯,领土面积6.45万平方千米,人口200万。拉脱维亚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西欧、北欧和俄罗斯的重要过境运输通道。拉脱维亚是最早参与“16+1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国。拉脱维亚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国家领导人不仅参加每一次“17+1”领导人会晤,而且在会议上都与中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实现了两国高层领导人的直接对话,有效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中拉两国交往的历史成就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拉脱维亚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是最早与拉脱维亚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尽管在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波折,但今天的拉脱维亚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两国在交往过程中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

首先,两国关系实现了良好的政治互信,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拉脱维亚是波罗的海地区最早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构建当中。并且在中国与欧洲国家合作的两个框架之下,签署并实施了大量的合作协定,深化了两国的合作。

2016年,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与会各国签署了《里加纲要》。这一文件是“17+1”合作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成果,对于加快推进互联互通,扩大贸易规模,深入开展产能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推动“17+1”合作机制在中东欧的顺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经贸合作日渐深入,成果显著。自从“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以来,中拉两国的经贸合作日渐增多。无论是在合作广度,还是在合作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多年来,两国间不仅商品进出口量大幅提高,而且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出现了全域性的特征。对于拉脱维亚而言,中国仅次于欧盟,已经成为它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两国商品的进出口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木材及木制品、机械和电器设备成为两国进出口的主要产品,果蔬产品和数字设备也有大量增长的趋势。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拉经贸合作的产品结构日渐合理,种类与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互补性逐渐显现,对社会发展的牵引力越来越大,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

第三,人文领域合作成果日渐丰富。人民友好往来是推动中拉友好的重要纽带。国相近在于民相亲,民间各领域的畅通交流有助于两国间的务实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从2017年开始中拉两国根据相关政府间协议开展了教育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不仅包括留学生互换、奖学金和暑期游学,而且还达成了互相承认高等学历的共识,这就为两国人民提供了留学彼此国家的现实可能性。对于增进了解,推动合作,促进交流提供了新机遇。

与此同时,两国高等院校间的合作也进展顺利。拉脱维亚大学与华北科技学院分别设立了“一带一路”学术交流中心。这是两国间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的创新型平台。中心的建立也为密切两国的人文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动两国人民间的理解和沟通,为提升中拉合作水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中拉人文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教师、学生交换项目成为两国人文合作的重要领域。它以教育为纽带,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人文交流的覆盖领域,带动旅游、健康、会展等相关业态的发展,拓展两国合作的领域,探索与深化两国友好关系需要相适应的、内涵丰富的人文合作新模式。

综上所述,虽然中拉建交时间不长,但两国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框架之下,两国合作取得了全面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中欧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欧洲提供了新范式。

拉脱维亚与欧盟关系

拉脱维亚是欧盟成员国,也是欧元区成员国,是欧盟一体化的积极参加者。在加入欧盟以后,拉脱维亚在欧盟内部坚持维护自身利益,努力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并力求对欧盟的决策产生自己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独立时间不长的国家,经过长期的努力,拉脱维亚获得了处理欧洲事务相对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欧盟内部取得了有拉脱维亚特色的独特地位,发挥了一个成员国的积极作用。特别是2019年的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选举为拉脱维亚提供了在欧洲发挥自己作用的机遇。

2019年,拉脱维亚前总理、曾任欧盟委员会拉脱维亚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当选为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主要负责推动市场化经济更全面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打造“为民众服务的经济”。与此同时,东布罗夫斯基斯还担任了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欧方主席,疫情暴发后,刘鹤副总理曾应约与东布罗夫斯基斯进行了通话,双方就增进疫情防控合作,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中欧投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对于拉脱维亚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职位,标志着它与丹麦、荷兰一样在欧盟委员会中获得了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也在欧盟内部事务与中欧关系的相关决策中更具话语权。

除了东布罗夫斯基斯以外,其他拉脱维亚外交官也获得了欧盟的高级职务:伊尔泽朱汉松担任了欧盟临时秘书长,比特里斯乌斯图布斯担任了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团队的首席外交顾问。这些新任命使拉脱维亚政治家获得了更广泛参与欧盟事务的可能性,也使拉脱维亚可以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此外,拉脱维亚还积极与欧盟其他国家合作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2019年,拉脱维亚总理卡林什打破外交惯例,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锡比乌进行了交流,表达了加入法国主导的气候变化倡议的愿望。拉脱维亚的这个表态是对在气候变化问题中处于相对孤立地位的法国的支持,对于欧洲的气候变化问题立场的确定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表现了拉脱维亚在欧洲事务中独立发挥自己影响力的决心。

此外,拉脱维亚还积极参加欧盟东部伙伴计划。把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等国家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与自身及地区安全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欧盟的平台发挥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提升自身的国际威望。在具体物质援助的基础上,拉脱维亚还与这些国家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拉脱维亚的这些活动是在欧盟框架下进行的,但其本身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气候问题、国际援助问题,都需要拉脱维亚做出艰难的选择,在政策和预算上做出一定的让步。但正是这些付出,表现了拉脱维亚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

后疫情时代的中欧拉关系

新冠疫情改变了传统的世界格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着逆全球化的民粹主义,中欧合作是推动世界多边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对于世界稳定和全面复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拉脱维亚作为中欧间多个协议的参加者对于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可以起到重要作用。2018年,拉脱维亚前总统韦约尼斯访华时曾经表示,“拉愿意致力于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这有助于拉脱维亚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更富创造性的作用。

在未来的中拉合作中,首先要关注两国共同关切的问题。气候问题、公共卫生合作应该纳入双方深度合作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国际社会关注问题上的互动,达成理解与共识。其次要推动投资的多元化。目前中国在拉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多着眼于物流运输。在今后的合作中,应注重数字化、健康等创新产业,提高投资效率和社会事业参与度。同时要减少中拉的贸易逆差,增加拉方对华出口的产品种类。第三要扩大民间人文交流。民间交流是增进了解、推动认同的有效渠道。中拉之间的民间人文交流规模还有待提升,这一领域的合作空间潜力巨大,要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随着双循环发展模式的出现,欧盟作为外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开放的重要引擎,而拉脱维亚也一定会在推动中欧关系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拉拉脱维亚中欧
2022年6月8日,美国一架MV-22鱼鹰在拉脱维亚上空飞行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中欧民间大使——季波
中拉媒体人共话“命运共同体”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建立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数字中枢的构建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举行
建筑师行迹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