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分析
2020-11-29梁风西安工程大学
文 梁风(西安工程大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国目前已成为众多国际学生的留学目的地。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来华留学人数逐年攀升,大学建设和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同时,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管理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留学生逐步由数量规模的扩大向更具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转变。本文通过对目前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来华留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各国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的差异,部分生源国家基础教育培养水平偏低,生源质量把控上参差不齐,导致高校在留学生培养中降低培养标准。同时,我国目前许多高校具有自主招生权,全国没有统一的外国留学生入学考试和专业录取标准。
来华留学生中进修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学历生尤其是高层次学历生的培养相对较少。许多国家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时间普遍较短,对于汉语学习、校纪校规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
由于语言障碍,以及生活环境、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部分学生来华留学期间适应性差。留学生的管理无法严格按照中国高校的趋同化管理,少数学生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一带一路”国家中部分留学生来自老挝、越南、蒙古等国家,英语水平普遍较弱,汉语水平属于零基础或者起步阶段。这给留学生的学习、日常交流和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部分高校的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安排等都是由外事部门负责。但由于他们的工作内容庞杂分散,缺乏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方面的经验,其中某些环节做得不到位。
在“一带一路”政策扶植下,来华留学生有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和各省单项奖学金等。由于早期在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过程中给很多国家留学生造成了因为奖学金而来华学习的动机。因此,某些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被动和资源浪费情况,国内关于公平教育的舆论压力较大。
二、加强留学生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组织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或开展预科教育。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组织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考试形式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笔试和面试。来华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业完成情况有深入了解。预科教育也是作为留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的过渡和衔接。学校可以在此阶段帮助留学生进一步提升汉语水平,同时发现留学生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为留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活提供帮助。
提升留学生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各高校或地区可不定期组织语言培训、业务学习和实操分享交流。留学生管理人员直接接触留学生,他们最了解留学生的情况,因此,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不仅会缩短留学生来华的适应时间,同时也为留学生更好服务创造了必要条件。
丰富留学生课外活动,缩短适应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除汉语学习外,留学生的课余生活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国情和加快留学生融入学校生活的润滑剂。学校可组织留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高校所在省市的文化活动也应鼓励留学生积极参与。
除传统的管理方法外,对留学生的管理可以借助微信、在线会议室、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途径。这些方式不仅可以从多方面了解每个留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让留学生及时了解本校的校纪校规。此外,我国目前对于少数具有独立招收培养留学生的高校进行了质量认证,通过认证推进高校在留学生教育中的不足。
笔者认为,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完善明确留学生管理体系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应将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体系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管理体系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在《学校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管理办法》(42号令)《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指导下,制定符合本校留学生的招收培养方案。还有,应该及时制定课堂纪律、公寓管理、请假制度等制度。在学生入学前发放给留学生,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三、总结经验,加强沟通,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知识精英
“一带一路”的倡议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为来华的留学生带来了众多机遇与挑战。实践证明,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人才培养成果。因此,各高校在对留学生的管理方面需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沟通协作,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知识精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