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里花容金陵事 大观诸芳木上呈

2020-11-29王舒宇

侨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浮雕红楼红楼梦

文 王舒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枉凝眉》哀婉惆怅的旋律又一次在耳畔响起。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播出,至今,这悼金怀玉的秦淮旧梦、燕市悲歌也已过去了三十多年。然而,陈晓旭饰演的黛玉、张莉饰演的宝钗、邓婕饰演的凤姐,却成为一代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花落水流红带来的那份伤感,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借惜春的画笔把那梦中的一切展现出来。于是,画家作画,诗人赋诗,就这样,便产生了无数关于《红楼梦》的艺术品。高谊长创作的《红楼梦》人物木浮雕作品独具特色。

高谊长,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营口木浮雕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谈起当年创作“金陵十二钗”的初衷,高谊长说:“当时就是想创作一些有历史感的作品,想让作品有延续性,并能够产生一点儿影响力。”于是创作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人物的木浮雕作品的想法大胆地产生了。高谊长从小就与《红楼梦》结缘,为那木石前盟深深地感动着,他了解红楼群芳各自的特点与性格,再加上早年打下的扎实的书画功底及祖父辈的熏陶,《红楼梦》人物就成为了古典四大名著系列中的最早被创作出来的作品。

回顾创作过程,真可谓“一番风雨路三千”,而选料大概就是其中最难的部分了,因为料不仅要符合创作需要,还要符合红楼人物的总体性格及人物所处的环境。为了选好料,南至福建莆田,北至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大兴安岭,都留下了高谊长的身影。在创作《李纨课子》这幅木浮雕作品时,其中有一个花瓶是彩陶质的,有点类似窑变,为了寻找一块颜色和质料都接近的木料,他把这幅画放置了好几年,直到找到了一块非常合适的木料才补到作品里去。“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且不去论梦中的李纨,只就作品论,这幅《李纨课子》也是《红楼梦》人物系列中高谊长最为看重的,“小孩的小秃头特别可爱。”谊长说。我想:对高谊长而言,哪一幅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设计人物图样也是重要一环。高谊长比较了其他红楼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根据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与认识,最后选择了华三川的《红楼梦》人物形象做参考。经过反复思考,他认为华三川的作品是中国画性质,存在某些部位颜色比较单一的不足,而要是将其转化为木浮雕作品便可弥补其中的不足,因为木头是有天然的纹理与木质本色的,有了这些纹理及自然的颜色,画面就会活起来。

创作过程是漫长的,就如同大观园一样,“多少工夫筑始成”!切片、防腐、防裂、防蛀,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终于,《黛玉埋香》《宝钗扑蝶》《妙玉奉茶》《晴雯撕扇》等十二件木浮雕作品诞生了。高谊长说:“这十二幅作品总共花费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平均每一幅要两到三个月,每一幅作品都要经过上万刀的加工,人物眉、眼、发丝均为木质本色,没用一点笔墨的勾画。”

《红楼梦》中,最喜湘云,敬她英雄阔大宽宏量,慕她霁月光风耀玉堂。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的绝美画面是《红楼梦》中最富诗意的。高谊长的《湘云眠芍》更为那诗意赋予几分质感。

2006年9月30日至10月6日,高谊长携“金陵十二钗”木浮雕作品亮相于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凭借着精湛的技艺,高谊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还为他的作品题了字。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应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邀请,2006年12月27日,高谊长带着《红楼梦》人物木浮雕作品参加在广州市艺术博物院举办的“红楼之最”环球行展览。据说,在辽宁展览期间,一位88岁的老者一进会场就被高谊长的木浮雕作品吸引住了。他目不转睛地欣赏着高谊长的红楼女儿足足半个小时。这位老者正是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周老的视力很不好,看书都困难的他却被高谊长的作品感动着。他有感于这十二幅巧夺天工的创作,欣然为红楼人物浮雕作品题名。周老欣赏高谊长木浮雕作品的画面被当时在场的记者捕捉到了,记者将照片寄给了高谊长,这照片也成了他最为珍视的记忆。周先生题字后,其他的红学家也陆续为高谊长的《红楼梦》人物木浮雕作品题了字,说来也巧,不多不少,正好十二张,高谊长将这些题字装裱成了册页。

2014年9月5日,“雕琢风华——高谊长古典四大名著木浮雕画艺术展”在营口市博物馆开展。《红楼梦》人物作品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人物的木浮雕作品共185幅集体亮相,在场观众无不惊叹,借用探春的大观园题咏诗一句最恰当不过了:“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该系列中的《宝琴踏雪》被辽宁美术馆收藏了。“当时,辽宁美术馆的杨馆长说:‘辽宁美术馆从来不收藏工艺品,只收藏书画,《宝琴踏雪》这幅木浮雕作品被我馆收藏,是破例的,大概也是唯一的了。’”高谊长骄傲地说。

花谢花飞,红消香断,大观园的女儿们有的随湘江水逝,有的伴青灯古佛,有的一载赴黄粱,但凭借着高谊长这出神入化的木浮雕技艺,红楼诸艳,芳龄永继!

猜你喜欢

浮雕红楼红楼梦
红楼版非诚勿扰大型现场(一)
红楼菊花会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浮雕圆圈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别样解读《红楼梦》
出错的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