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市级电视台春晚现状与突破
2020-11-29李晓辉
李晓辉
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成了中国老百姓每年春节共同关心的话题。除夕夜全家人美酒佳肴欢聚一堂精神大餐则当属央视的春晚了。央视的春晚在精神与物质双重匮乏的那个年代就像暖流和春风注入人们的心头,并且晚会节目扣人心弦、丰富多彩、趣味良多,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自媒体、新媒体超量的涌入,商业科技早已冲淡了春节晚会的娱乐含量和市场份额,一成不变的节目套路几乎二十年如一日地搬演,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央视的春晚显然也满足不了观众的胃口了,满意度有所降低,可即便如此春晚依旧年年如期而至,而从腊月二十九至大年初三这5 天内央视、卫视、地市级台播出的春节晚会比比皆是,地方台与央视竞争可谓是十分激烈、残酷。
1 地市级台电视春晚的现状
1)人们对于电视春晚有着种种定义,笔者认为它是特定时间形成“观赏习惯”,认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春晚坚持这么多年始终处在人们议论纷纷、媒介炒作之中却没有消亡的原因。所以,综观春晚状况许多地方城市台为适应对百姓的节庆需要和当地政府要求而制作的,由此春晚在带有行政宣传或商业气息运作的弊病下缺少艺术魅力创作,所以收视处境尴尬,因为它承载了过多的宣传功能而削弱了纯娱乐功能,与此同时地方的城市电视台办春晚往往刻意与央视同步,盲目模仿着央视春晚的脚步和模式,但却达不到央视春晚的高度和规模。原因就在于市级电视台各个方面的问题都制约着春晚的制作。
2)在我们地市级城市电视台媒体中,春节晚会节目内容看起来十分雷同,虽然已有明显的成熟的基本形态,但依旧是老套路,节目没有展现出地方的多样性。节目内容还是歌舞小品和明星们唱烂了的老歌。这种没有大量原创节目做支撑抄“冷饭”式的晚会节目形态缺乏艺术创新显得苍白无力。各省市地方电视台在同一时间段里(节日期间)同时出现了相同的面孔、相同的作品,使得广大观众审美疲劳,甚至找来类型来“顶替”,虽然演员是有所改变,但依旧换汤不换药。
3)每家地市级台都有自己比较独有特色的元素,但问题是对地方特色不敢彻底做、不能完整做、不善巧妙做。有些也局限于经费投入,理念不同,所以地方市级台春晚水平也是天差地别。可无论如何春晚的艺术质量无疑是其立足之本,关键要有艺术创作的追求,观众要什么、想看什么,在对春晚的前期策划中就要求新求变,说到底,在总体框架下晚会节目的艺术质量决定晚会成功与否,创新是关键。
4)市级电视台办春晚经费严重匮乏是所有地方台所面临的严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晚会制作费捉襟见肘势必影响晚会的节目质量,地方台晚会制作费资金不足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不得已而为之的窘况下只能东拼西凑的找些廉价甚至是免费节目,有些地方台把社区的大爷大妈找来演些拿不上台面的节目,再弄几个幼儿园孩子们稚嫩的表演,如果节目还不够再找些“跑场子”唱地方戏的杂耍,这样东拼西凑的一台晚会无疑是一台“垃圾”节目,最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 对地市级台办春晚的突破(发展)思考
2.1 市场化运作资金为大
地方台做春晚制作资金是头等大事,在资金投入方面无论是台内专项资金使用还是商家冠名赞助,地方台是无法和央视比拟的,地方台只能靠自己去“化缘”,“化缘”来的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了晚会的节目源和节目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让赞助冠名商家参与到晚会中来,将商家的产品有机的、巧妙的植入到晚会的节目中来,在实现晚会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体现了商品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地方媒体和商家在春节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最大共赢。
2.2 要标新立异不能盲从模仿
中国人有过年熬夜的习俗,春晚已成了一种新民俗。一台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春晚节目,从吃团圆饭开始,到子夜时才曲终人散,正好满足了大年夜人们熬夜的需求,这正适合央视春晚的角色扮演。地方城市台的春晚收视率往往是全年最低点。这样“赔钱赚吆喝”的晚会就是盲目模仿跟风的结果,那么地方台是否就此放弃了春节长假期间的收视率呢?全然不是!笔者是工作在长春电视台一线的大型活动晚会导演,常年的晚会及春晚的工作经历总结认为观众收视最突出的就是喜新厌旧的欣赏心理习惯,地方台在策划、选编节目就要做到新鲜、有创意、有品位、有特色,让受众耳目一新,看到自己家乡的春晚节目不仅内容、形势是新的,而且有亲切带入感,即使是在其他媒体或场合曾见过,听过的节目,只要重新包装,重新嫁接并注入新元素使之产生全新的观赏价值也会令观众看后回味无穷。
央视春晚就像一个大家族的团圆饭,隆重而华丽,而地方台的春晚可以做成自己小家独有的温馨团聚。所以每个地方台的春晚要做成有属于每个地方的特色。可以少量或不请大腕儿、明星助阵,而将经费用在走心的环节,虽然不是华丽的晚会,但,可赢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能反映生活原貌,并能给人以共鸣,让观众参与互动进去。
2.3 融入并强化当地文旅特色元素
每个地区的都有自己特有的元素,这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我们要把这种地域文化在地方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放大做强。所谓的地域文化特色包括每一个地域特有的地理条件、历史轨迹、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资源特产、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等。我们的地方台春晚需要从这些方面里去挖掘新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这样的春晚节目在观众看来是有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也更贴近广大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是接地气的,观众在选择的时候也有了方向,也同样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我们长春台的春晚就可以把我们的冰雪旅游元素和东北民俗文化和满族文化有机的融入到晚会并通过我们本地的民间艺术工作者或非遗文化传承人以新颖的节目形式设计进来并到当地实景演出,其效果一定会为长春的春晚注入不同凡响的艺术影响力和收视热点。
2.4 关注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贴近实际想观众所想,让观众在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观看后有所想,有所思,把那些有启迪作用、能引领人们积极向上的、反映真实、健康的精品文艺节目创作充实到晚会中来,激发社会正能量。因为春晚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所以要把服务老百姓的宗旨放在第一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地方台的春晚要反映时代生活主旋律,反映时代最强音,充分体现好当地丰富的人文精神风貌,晚会主创人员必须要深入到基层单位、社区,挖掘出最能体现长春市各行各业百姓心声的文艺作品和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艺节目才是我们做晚会节目的初衷及重点所在,这也完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所以市级电视台春晚的创作既要有超前意识的理念同时还要有紧贴时代的观念。
3 结论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观众们对于电视春晚的欣赏品味要求越来越高,对春晚的表现参与互动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有了“开放式办春晚”的局面形成,这种格局之下成就了地方台办春晚良好的机会,如果能够及时抓住机遇,正确地审视地方台所面临的问题,并加以修正、调整,在节目内容形式上力求标新立异,能够更好的贴近生活,娱乐百姓,以更灵活、更放松的呈现形式来达到春节真正的联欢,那么这样“走心”“接地气”的晚会便一定会成功,也会在各大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脱颖而出,这才是地方台办春晚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