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视角下网络问答社区用户及其呈现内容研究
——以“知乎”为例
2020-11-29张雨晗朱金玉
张雨晗,朱金玉
网络问答社区是人们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提问或搜索,寻求社区中其他人答疑解惑、相互交流的知识共享社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信息获取途径的增多,通过网络问答社区获取知识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流行的选择。目前盛行的问答社区有“Quora”“维基问答(Wikianswers)”“百度知道”“爱问知识人”和“知乎”等。
1 “知乎”简介
知乎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络问答社区之一。“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知乎这句口号网民们可能已经耳熟能详。初始阶段的知乎实行邀请制注册,彼时社区内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与专业人员,其回答也往往以质量上乘或态度认真而广泛流传。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后,便迎来了用户数连续至今的高速增长阶段。截至2018年底,知乎注册用户已逾2.2亿,日均活跃用户超3 400万。这些用户贡献了3 000万个问题和1.3亿以上的回答,为平台带来了180亿的月浏览量[1]。
“问题”是知乎最重要的模块之一,用户可在此进行搜索、提问和回答。此外,知乎引入“公共编辑”机制,用户还可对提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自行判断后对他人回复做出评价,并且可以对不友好的内容进行屏蔽等操作,试图打造一个具有“社区精神”的问答平台。除“问题”外,知乎还有“话题”“圆桌”“知乎日报”等模块或应用,并向用户提供关注其它用户、关注感兴趣的问题或话题以及热点事件实时搜索等功能。
2 用户内容呈现总体特征的媒介批评分析
日活超过3 400万的用户几乎贡献了当前知乎社区的全部内容,群体表现出明显集体性或相似性的各类行为则构建出用户在内容呈现上的总体特征。本章对活跃用户呈现内容的特征进行媒介批评分析和归纳整理。
2.1 积极性主动性强
以斯图亚特·霍尔为领军人物的伯明翰学派,首次提出了“积极受众论”,并基于“编码/解码”理论说明了受众意义阐释的三种解释方式:主导-霸权解释、协商性解释和对抗性解释[2]。这一观点首次正视了受众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戴维·莫利则证实并修正了霍尔关于阶级位置对解码的影响,又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引入受众研究之中[3]。在莫利的基础上,约翰·菲斯克从受众通过对抗性解码和创造性生产角度出发,对大众文化进行双向批判的同时,又一次肯定了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伯明翰学派的“积极受众论”聚焦于电视文化范畴,但来到新媒体时代,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甚至某些情况下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不知何时,“always online”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习惯。电子产品网络要通畅、电量要充足,要确保自己能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与世界保持联系。传统的纸媒逐渐衰落,每小时更新乃至每分钟更新的“热搜排行榜”、“沸点搜索榜”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媒介……知乎上的3 000万日活用户,他们不仅以各种形式参与着新媒体时代的变革,更是在用实际行动进行创造性生产,这其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早已不言而喻。
2.2 自发寻求帮助和互助
从需要与自然和野兽抗争的史前时代开始,人类的先祖就已经知道遇到困难可以向自己的同伴寻求帮助和互助[5]。亚里士多德作为第一个系统地阐述社会影响和劝导基本原则的人,明确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认为“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是超人。”[6]而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的诞生,无一不体现出人类社会互帮互助的运行“潜规则”。
用户在知乎上最基础的需求,就是通过提问或搜索已有提问来寻求回答从而解决问题。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前,在线交流求助大多靠论坛、贴吧等用户基础较小且时效性欠佳的平台,并且彼时往往因为操作不便或互联网普及率不高等限制因素,这些平台总体传播效果也不甚理想。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知乎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问答社区崛起,在线寻求帮助和互助,变得越来越简单易操作,也越来越成为网民们的普遍选择。尤其是知乎内入驻的行业精英、权威专家或社会名流等,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到大量慕名而来的用户。
2.3 自我提升意识较高
自我提升意识是个体发展中的积极心理,是在自我知觉时的积极的自我偏见[7]。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自我提升意识不仅能够帮助人类个体自我系统性的发展,对人际关系的改善也有一定的潜在优势。此外,它在有利于人们在群体中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8]。移动互联网让“随时随地”的学习体验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激起个体的自我提升意识和积极社会比较心理。
用户在知乎上的提问或回答,大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小到一餐一饭、蚂蚁搬家;从最基础的生活常识问答科普,到最前沿的科技原理与产品分析展示;不仅如此,更是有诸多用户为了得到高质量回复,甘愿选择付费咨询或是购买课程等。平日里“遥不可及”的专家们一对一答疑解惑,这样的机会着实难得。
2.4 在社交与分享中进行自我实现
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浪潮和华生行为主义浪潮之后,以马斯洛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和成熟的驱动力。“正是因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9]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要层次论”,后在《动机与人格》中将其具体阐述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人们一般按照以上这五个层次的“阶梯”,从低级到高级来追求作为个体的各项需求的满足。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用户在使用知乎时,首先可以满足自身的社交需求,也就是“情感与归属需求”;继而是“尊重需求”,如社会尊重、权威、地位等来自“外部世界”的认可和褒奖,这往往需要用户在知乎上“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成就感、胜任感、自觉性,这些是来自内心世界的最高层次的满足,是在情感需求与尊重需求都实现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的,因而我们说是在社交与分享中进行自我实现。
2.5 读者与文本间的相互作用明显
沃尔夫冈·伊瑟尔在论述其接受美学理论的著作《隐含的读者》中认为,文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文本内容,也应当考虑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和反应活动。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极”和“审美极”。作者创造了作品的“艺术极”,读者实现了作品的“审美极”[10]。作品则处于具体的文本内容和读者的阅读反应之间,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文本真正意义的来源,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所在[11]。作者虽然创造出了文本,但并没有完全实现作品,而是需要他的“合作者、搭档”——读者的配合;读者通过阅读与文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文本得以成为作品,从而最终完成作品的实现。
接受美学理论也可以作为受众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知乎上的提问者,其对文本内容首先有着自然联想或者说审美的极大热情,因而这部分用户在阅读上已经有了积极性与主动性。随后是回复问题的用户,即文本创作者,并且由于预先知晓了受众对文本内容及方向的需求,一些创作者更容易创作出被受众赞同的文本。最后是最终接受文本内容的用户,其对文本内容有着积极性,往往还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文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最终使得文本的“文学作品”意义实现。不仅如此,这一文学作品还可能在现实世界里,升华为读者的“生活指导”或价值观念,继续与读者发生着相互作用。
2.6 部分用户内容呈现时出现表演性行为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提出用“戏剧表演”来指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人际交往活动,社会是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这也就是著名的“拟剧理论”。舞台上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后台和局外区域,其中个体在前台的表演往往被外界认为是个体形象的标准性展示。尤其是进入网络传播时代,即随时随地都有“他人在场”,这更容易使表演者约束自身行为,倾向于始终呈现出自身最好的一面,促使表演性行为的发生,继而产生更加明显的“剧场效应”[12]。
相较于一些匿名性较强的问答社区,“业界大牛”“学术大神”“明星大咖”云集的知乎一大特色就是既可以匿名答题,也可以申请实名展示——用户可以主动对自身的身份信息进行介绍和认证。这样的设置下,一些用户以匿名的方式编造了许多不切实际、乃至教唆违法犯罪的内容;但也有一些用户会因此更加考虑到对自身形象的维护、在“观众”中的印象和反响的因素,而对内容或本人进行美化修饰或造假等欺骗读者。如后文所列举的使用夸张夸大事实和直接凭空臆想等若干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在“剧场效应”和自我心理约束下,回答者会在文本呈现的过程中故意或不自觉地出现积极的表演性行为。
3 用户内容呈现中现存问题的媒介批评分析
当前,知乎活跃用户所呈现出的内容,存在的问题整体上仍是反映在问答方面。本章归纳并举例展示其在问答中所存在的问题。
3.1 提问中出现的问题
知乎在向公众开放注册后,用户数量迎来大幅上涨,人气和热度在同类网络问答社区中一骑绝尘。但是,知乎在变得越来越开放和成熟的同时,也终究要面临许多指责,其中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提问质量的下降。
为了尽量降低重复提问、无用提问和主观臆断提问等出现的频率,知乎采用了“公共编辑”机制,即开放授权给用户以对同一个提问进行添加标签、细化修改、举报不友好回答等的功能,从技术和互联网精神上给用户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乎终究避免不了地出现了大量的“奇葩提问”,如:“被门挤过的核桃吃了还能补脑么?”“芝麻不是从草莓身上弄下来的吗?”“向日葵晚上在干嘛,跟着月亮吗?”……虽然这些提问仍然能够得到许多用户精彩的回答,但不得不说这其中的“奇葩程度”着实令人“直冒冷汗”。
3.2 回答中出现的问题
1)夸张夸大事实或直接凭空臆想。夸大夸张事实,乃至直接凭空臆想,可以说是现阶段知乎最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知乎体”“知乎翻车现场”,已经成为了现在全网流行的“段子”,这只能令本该严肃的科学与理性变得肤浅,失去说服力,而这损害的不仅是知乎的声誉,更是人们对知识的信仰与尊重。
夸张夸大事实,已被网友总结为“年薪百万起步,人均知名985本硕,一线城市有房有车”,只有这样的用户才有勇气答题;“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贵宾室匆忙答题,错别字还请多包涵”;而不论是否有人邀请答题,答案第一句都要写“谢邀”,以示身份,结尾“以上”,以示正统。而直接凭空臆想,知乎名人“海贼-王路飞”的“传奇人生”就足以震撼我们:这位“名人”在知乎前后共分饰了244个角色,1970年出生,1984年参加奥运会;在大学陪酒十五年后,又变成了高考状元;入职了香港皇家警卫队,还做着禁毒工作;担任村里的村长,还在北京做菜贩子;公司倒闭了,却入股万达拥有44%的股权,本人在伊拉克做战地记者;在唐山卖卤菜时,又和黄渤合作拍电影赚了钱……被嘲讽为“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令人好不尴尬唏嘘。
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三观”的扭曲,是知乎上一部分用户存在的令人震惊、也令人费解的问题。“如何看待一些女性想被包养?”的问题下,一些高赞回答却是所谓“被包养”的女性在诉说自己首先是“被现实所迫的无奈选择”,其次是“没有试图介入别人婚姻所以并非不道德”,再次是“自己及早认清了现实,每一种活法都有尊严,都应被尊敬”,并在最后规劝所有女生及早做出选择“过体面生活”……这样令常人目瞪口呆的人生观念,可以说是刷新了一般民众的“道德认知下限”。“现在的孩子是我和前男友的,怎样才能不让老公起疑心?”“被充错了1 000块钱话费,我不归还有什么问题?”“拿室友的MacBook拿回家用几个月问题大吗?”这些问题虽然大部分都是来“找骂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些提问内容和一些用户的回答内容,他们扭曲的三观也实在令人震惊。
3)从观点对立到人身攻击。作为观点传播与知识分享的问答社区,观念的对立与激荡算得上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再精彩的华山论剑也需各方英豪都亮出自身“看家本领”后,诸位在场看客才能略知其中一二。辩论过程中的观念对立本是常事,但是在隔着一道屏幕的现在,一些用户常常在对立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失控”起来:以吵架的形式推进“辩论”,以对骂的形式结束“辩论”。甚至有网友,抱着“和我不一样就是你不对”的态度,上来就开始人身攻击,最终把评论区变得“惨不忍睹”。虽说有“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一说,但似乎没太多文人无故地就污言秽语骂过谁,所以目前看来被称作“杠精”的这类网友还担不起“文人”的雅称。
4)错误信息的传播。错误信息的传播是一件后果较为严重的事情,尤其在涉及科学、医学、法律、政策等的知识传播时出现了错误,可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错误信息的传播可能是传播者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足造成的,但也可能是传播者为搏眼球或其他原因而故意散布了虚假信息。装修会导致儿童患白血病、小龙虾千万不能吃、食物的相宜相克、娱乐圈乃至现实社会混乱的男女关系和利益关系……每位传播者看上去都“有理有据”,综合起来却又令人摸不着头脑。
5)娱乐化倾向。“一枝独秀”的知乎在迎来了更多用户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娱乐化倾向。除了越来越多如“为什么我总感觉自己身上有一种孤独and高傲的气质?”“陨石为什么总是落在坑里?”的问题,还有在各种或严肃或轻松的问题下“抖机灵”的高赞回答。芝麻“是从火龙果里面抠出来的,以前是人工抠,现在科技发达,机器抠”;西瓜除了被吃,另一个生存意义就是被王婆夸;苍蝇被搭载到另一个城市,它的老婆孩子怎么安置……娱乐化似乎逐渐成为各媒介乃至时代的一种常态,这一现象令人无尽感慨。
6)隐晦色情信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一开始就申明禁止用户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同时在当前扫黄打非力度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其更是没有为了吸引用户而去冒险触线的必要。但是,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仍旧是涌动的暗流——知乎上仍有一些以谐音或间隔符号为标注的隐晦淫秽色情内容,有的甚至还可以说是“长篇大论”,再加上简要的关键词或关键字修改,便暂时逃过了系统审核,接下来就可冠冕堂皇地在平台展示传播,直到有用户举报或平台发现之后才会被折叠删除封号。这些信息的传播者在被封禁之前往往还会借机推广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受众的分流引流,最终达到谋利的目的。
4 用户内容呈现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自我伪装的心理动因
用户的自我伪装出于各样的心理动因,最常见的是吸引注意力,提升关注度。知乎上的“年薪百万起步,人均知名985本硕”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现阶段互联网空间内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幻想”风气。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现代社会通过经济资本、也通过文化资本的占有来区分人的阶层和阶级。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中产阶级作为快速成长着的阶层,高收入、有文化、年轻活跃,但始终缺乏合适的平台和恰当的机会来展示自己与大众的不同[13]。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用户为吸引大众注意力、提升关注度,会选择继续对自我进行包装,让自己显得更加耀眼,受到更多的围观和赞赏;或是对自我进行伪装,从而满足内心的“中产阶级幻想”,同时也间接满足了普通民众对中产阶级的“幻想”。
4.2 知识能力不足
虽然知乎上有许多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但是也不乏一些浑水摸鱼者,更有一些纯粹胡扯“骗赞的”。正如部分人对知乎开放注册的指责,认为这会导致平台内问答质量整体的下降。这句从精英主义“高高在上”立场上出发的指责,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得到了验证。例如,一些认证中并未涉及天体物理学、无机化学或者神经科学等方面特长,乃至连题干似乎都没看懂的回答者,却莫名地在某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下引用文献、摘录数据或是列举案例等,长篇大论地回答问题,其答案之正确与否往往不需专业人士辩争便能由围观用户辨出真假,但这些用户的“科普精神”仍旧令观者觉得疑惑。
4.2 娱乐心态
“我们似乎到达了这样一个阶段: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14]在电视时代,尼尔·波兹曼便已经逐渐意识到:我们正活在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公众越来越习惯于以娱乐的形式和心态面对所有的事务和变化。而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视这块“大屏”已经非常明显地被迅速崛起的手机和平板等“小屏”取代。时代背景在变化,“娱乐至上”的诉求却愈演愈烈——正如我们所见的知乎上无数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和“神回复”一样,这些“脑洞大开”的内容,几乎都是抱着娱乐心态而来的。因而,在当下本就海量的信息海洋里,我们越想找到自己本来需要的信息,就越容易被这部分汹涌而来但又仿佛色彩斑斓的冗余信息冲花了眼。而这正如波兹曼与郝胥黎等人都担心的: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4.3 匿名问答机制
匿名机制向来都是一个争议较大的设置,知乎的匿名问答也不例外。匿名问答,有利于保障问答双方的隐私和人身财产安全,从法律和道德层面而言都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匿名又意味着责任感的降低——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责任感消失后,人很大程度上会肆意妄为,甚至失去道德底线乃至做出违法犯罪事件。因而随着匿名的泛滥,知乎上开始出现一些因匿名问答而导致的谣言、人身攻击、三观扭曲和淫秽色情的内容。但需要厘清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匿名机制本身造成的,两者并没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而是匿名问答机制让这些用户披上了“夜行衣”,从而更敢于在网络世界中肆意妄为影响网络环境。
4.4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大
知乎上每个问题的回答者,本质而言都算得上“意见领袖”——根据用户的提问,答题者将其接收到的知识以压缩汇编的形式再传播给平台上的各用户,而这一过程本质上和由媒介到意见领袖再到受众的两级传播模式是一致的。此外,意见领袖的信息来源、信息正确性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平台内拥有较高关注度、较多点赞量或转发量的用户,这些“意见领袖”由于拥有更多的追随者,往往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原则上而言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5 结语
文章试图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出发,展开对知乎用户呈现内容的媒介批评分析。首先对知乎用户在内容呈现上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展开批评分析。随后对用户在内容呈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批评分析。最后寻找同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碍于篇幅等的限制,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媒介批评理论尚不够全面。例如对知乎用户内容呈现总体特征的批评分析,还可以从媒介话语权力理论或文化霸权理论等角度展开。虽然本次研究暂不继续展开进一步讨论,但是对网络问答社区的观察与探索,仍不能停下这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