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议下的受众心理及其原因分析

2020-11-29张思璇

科技传播 2020年19期
关键词:转基因受众食品

张思璇

转基因从一个单纯的科学命题逐渐演变到公众街谈巷议的争议话题,继而成为一个公共性的热点议题,与大众传媒的建构密切相关。近年来,微博成为了社会舆论发酵的聚集地、公众发声的主要平台。其中交织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转基因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公众中一直出现“反转”和“挺转”二元对立的两方阵营,双方观点表现出根本性差异且不可调和。并且,公众常常是“因态度而聚合”,高度同质化,即先有态度,再找同类或同声响应①。而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议下的受众心理是怎样的?通过分析微博中相关的话题留言,能够大致推断受众心理。

1 观点表达的非理性化:求和求简式心理

当微博中涉及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技术等相关内容时,受众的观点大多呈现非理性化,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恐慌感大多来自其对转基因食品本身带来的影响不明。笔者从传播心理角度将受众心理大致分为风险规避心理、刻板印象、未知恐惧心理及从众心理。

1.1 风险规避心理:判断后的趋利避害

食品安全同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而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原本就对转基因食品这一新生事物持有怀疑态度,加之媒体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事故的报道,这使得部分人抱着宁信其有的态度抵制转基因食品,即使有心接纳新事物的一群人也会经过判断后持观望态度。比如:

@天使爱美丽魔鬼爱地狱:我就不爱吃转基因,谁爱吃自己吃……药物还有用了多年被叫停的呢。现在说啥都为时过早……

@大葱敢扶老太太:自然生产的粮食……有好几千年的实验证明其的安全性。转基因没有经过那么长的实验,不知道吃完会不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什么副作用。所以我建议粮食这方面还是传统自然的好……

另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自媒体转基因科学信息的关注度越高,越不支持发展转基因技术。自媒体上的信息量大而多元,正负信息兼具反而更不容易形成态度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面对复杂的媒介环境,人们在难以判断真假的情况下宁可回归原本状态,维持现状。

1.2 刻板印象:片面了解后强调反对或支持

由于每个人都有在网络上发表观点、表明态度的机会,人们往往基于已有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认识发表观点,受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影响,容易出现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不仅很难改变,还容易使人们将片面当全面,将部分当整体。比如微博上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留言:

@obgnan:非转基因油至少比转基因贵一倍,这就是普遍的态度。

@小芜的寂静岭:我总觉得,任何食物进到肚子里,不都被消化掉了吗?转基因……能有何危害?我反正读书少,不太懂!

上述网友留言表明立场反对或支持转基因食品,显然,理由都经不起逻辑的推敲,但情绪化的表述依然会有部分人表示赞同。

另有文章指出我国对于转基因安全的评估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但文章缺乏有力的证据,部分内容写道:转基因——没有任何人可以避免!而且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经过安全监测的转基因农产品或者食品,不仅仅是中国人在吃,美国人在吃,欧洲人也在吃……一直以来,一些反转人士都声称,我国农业部的食堂吃的是特供食品,从不吃转基因制品,其实不然,我国的农业部官员不止一次的说,自己单位食堂没有特供,自己也吃转基因产品③。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联,我们可以确定二者没有因果关系;但如果发现了一个关联,却不能证明二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关联设计不是用来确认因果的。正如上述提到,即使外国人和农业部都在吃转基因食品,也不能证实转基因食品可以食用。因此这段内容的因果关系不能确立,由于缺乏严谨的逻辑,即使情况属实可以回应部分人的质疑,也难以服众,更何况没有提供可靠的证据表明前者都在吃转基因食品。

1.3 未知恐惧心理:制造联想式恐慌感

在风险社会,由于技术发展过快带来的未来难以预知,人们容易产生一种天生恐惧感,对非天然事物抱有谨慎的态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认为 一种转基因食品的人工干涉越多,即越“非天然”,人们的接受度就会越低④。正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方向无法言说,对其了解不够具体,往往引发未知恐惧:

@南山溪水里有鲈鱼:……也不知道该相信谁,但是基因如果按照理论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害怕这其中产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变异,不过这得科学家才懂了。

@杨杨哥哥:凡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东西都是有害的,这是道。

由于我国科普报道体系的不健全,大多数人无法分辨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间的联系与区别,媒体报道也常常将转基因食品同转基因在其他领域(比如医疗、环境等)的应用结合报道,甚至将基因编辑婴儿以“转基因婴儿”的名义报道,使争论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讨论话题容易偏离主线,引发骂战,同时造成联想式恐慌。比如:

@梦de天堂:健康问题,现在再不重视全民健康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身染各种疾病……各种添加剂,各种催生素……多种转基因食品。

@Sisyphus_Forever:杂交和转基因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支持一个反对另一个纯属掩耳盗铃。

1.4 从众心理:不做判断的简单决定

缺乏判断力的网友可能被网络上的支持或反对声裹挟,跟随大多数人做出判断。例如:

@jj姜静静:说破了大天,不想吃转基因的人还是更多的。

另外的一种有代表性的情绪化言论,也反映出大众对待复杂问题简单处理的方式,例如:“多说无益,先将转基因加入特供菜单提供到大型比赛再跟我科普。

上述4种类型的心理能够反映出多数公众反对转基因食品及部分公众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主要理由。从留言内容看,他们通常会对不确定性进行简单归因,是一种求和求简式心理。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受到既有态度倾向、观点影响而更愿意去接触、理解和记忆那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信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是“选择性”概念的三个环节。因此,“反转”和“挺转”双方的观点及论证中的矛盾会有扩大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性理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受众原有的态度或观点,但这不能否定大众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对受众的影响。事实上,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基于大众媒体对外部世界进行判断和预知,最大程度防范风险。如果传统主流媒体进行了常态化、专业化、权威性的新闻报道,能够引导受众理性看待转基因食品安全,可能还会影响甚至改变受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及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理解。反过来,媒体报道缺位会带来巨大争议,影响我国科普的整体传播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是造成以上受众心理的直接原因。正是传统主流媒体将转基因新闻报道议题设置单一化,才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分裂。

2 直接原因:结论式的新闻报道方式

有研究指出,我国转基因新闻报道是以政府决策为主,报道主题单一,通常运用的是政策性新闻框架⑤。笔者将主流媒体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新闻报道分为两类:政府决策和专家意见。

2.1 报道政府决策

通常情况下,主流媒体对转基因食品报道不多,主要涉及相关部门对转基因农作物等采取的措施。例如:

“1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18 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和《2018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批准清单》,根据进口批准清单显示,新批准了包括耐除草剂油菜、耐除草剂大豆等五种农业转基因生物,并批准了26项续申请的农业转基因生物。”⑥

还有国外政府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举措,例如《美国将开始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等报道。

另外,主流媒体发布权威部门的态度,往往同一消息多个媒体转载,例如《农业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保证》⑦在新浪微博得到@新华网、@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头条新闻、@河南经济广播等发布。

2.2 引述专家意见

除了报道国内外政府决策,媒体会用少量篇幅引述专家意见,包括国内外专家的意见。例如《专家:中国人有80%以上吃过转基因食品,儿子已吃十多年》(澎湃新闻)、《袁隆平:杂交水稻跟转基因是两回事》(新浪微博@凤凰网)、《诺奖得主为转基因食品正名:没有任何问题产生,比传统杂交农作物安全性更高》(新浪微博@钛媒体App)等。但这些报道的影响力大大减弱。而且,相比于对转基因等相关知识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等问题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回应,非常少的媒体会用比较完整的数据和具有说服力的内容去描绘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现状,正如《中国人对转基因食品支持率下降?专家:转基因之争将会回归理性与科学》文中提到:

“我们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反对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64.3%的公众认为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网络争论和媒体报道总体上偏负面,强调转基因弊大于利;77.4%的公众认为虽然现在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问题,但不等于将来没有……面对世界权威的研究机构做出的结论,很多中国公众依旧心存疑虑,网络上关于转基因的传言依然大量存在。对此,我们需要理性面对。”⑧

尽管文中采用了比较量化和完整的调查数据,但仅仅从文中介绍说出这段话的专家为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就能看出,这显然不能使读者完全信服,从而影响力也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主流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安全基本上都停留在结论式总结和权威性引述上,几乎完全不提“什么是安全”和“为什么安全”。事实上,这与当下我国的科普报道方式有很大相关性。由于系统性的科普报道体系未建立,缺少实证佐证,单一化、结论化的议题无法满足受众对“为什么”的知晓权,因此网友的评论常常会充满质疑并带有调侃性的批判,例如科技日报在今日头条发布的独家文章《“黑龙江禁种转基因”再起波澜 双方专家大PK》,阅读了超过了10万,在网友评论中,其中一条得到了7 000多网友的点赞,内容是“建议国家把支持转基因的专家和家属都集合在一个省市,每天只许吃转基因食品,20年后确定无事后再在全国推广,支持的请大家点赞”⑨。

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向广大公众只讲解科学的发现和成果……而不向公众讲解严格的科学方法,普通人怎么能够分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呢?……在中国和俄罗斯,科学曾有过很简单的表达方式——具有权威性的科学就是权威人士所讲的科学。

当下虽然科学已经没有如此简单的表达方式,但科学普及仍遵循这一简单的报道方式,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报道就是权威人士所表达的安全与否这一简单结论式报道。

相较之下,公众在社交媒体上的转基因议题并不单一,它常常是一个议题簇,远远不是单一议题①。单单就“转基因”的相关概念上,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求和求简的报道思路显然不能适应当下的受众需求,这和当下媒体针对争议性的科技采取的报道方式不无关系。

一方面,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及社会的各种风险,传统媒体深知自身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有意识地规避分歧,缓解矛盾和冲突,引导受众更加理性、积极地对待问题。也正是考虑到主流媒体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搁置争议、求和求稳的报道方式广泛应用。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这一具有争议性的不确定事件,主流媒体采取单一化的结论式报道更为稳妥。这一问题的报道似乎交给专业媒体更为恰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国内的媒体生态使不同媒体的表达空间不同,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不同。而专业媒体在受众当中影响力非常小,最终结果只能是单一化的报道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当下市场化的竞争和媒介环境使媒体普遍对易得的新闻和预先简化的新闻追求,而使大众媒体的调查性报道缺失。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受众只能依赖现有媒体成为相对可靠的信源,面对无法把握的危机,往往容易失去理性、无所适从。此时非专业类媒体、自媒体或意见领袖的发声容易成为受众信任的工具,这也恰恰助长了谣言的滋生。

由此,两方面的原因使受众从传统主流媒体处获取到权威性、科学性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信息严重不足。也可以看出,我国科普报道体系亟待建立。一旦缺乏了科学理论的支撑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受众从诉诸理性转到诉诸情感,加上有目的地煽风点火,很容易引起群体性负面情绪的爆发,此时再进行官方背书式的报道很容易遭到多数人的抵制和冷嘲热讽。

我国为什么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普报道体系?受众为什么会存在不做了解就全盘否定的心理?事实上,原因可以从历史长河中寻找,这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3 深层原因:缺乏实证思维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薪火相传”,讲求“传承”,由此可见,注重经验判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爱德华·霍尔对高语境文化的特征概括。由于传播是含蓄而模糊的,注重“意会”,因而经验判断往往占据主要,由此中国是高语境文化国家。

有研究认为,中国传统中的“述而不作”的注经式研究方式以及科技群体中追求一致的文化价值观,束缚了科技创新。擅综合、弱分析的传统思维方式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制约因素⑩。由此可见,古时的科学文化主要依附于人文文化,发展缓慢。中国古代注重技术性而轻科学性思维与实证精神。事实上,中国的古人以追求实用为目的建立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古代科学家研究方式与思想常常局限于个别经验事实的总结与归纳,甚少进行模拟自然过程的科学实验与量化分析。长期文化的封闭性和政治化异化了实用理性精神,科学技术被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观所禁锢⑪。

因此,注重经验判断、缺乏实证思维的传统文化无疑也影响着我国的媒体报道方式。“原型”理论也证实了这一点。有研究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原型决不仅仅体现为一种文学传统的力量,还体现为社会心理和历史文化的力量,它同人类交际、人类生活、人类思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能唤起某种认同感,是构成一个民族和文化必不可少的因素⑫。新闻报道中将某些报道对象塑造为“英雄”,将某些事件塑造成“官逼民反”的“故事”⑬,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由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方面,媒体在对待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乃至所有科普报道方式上,都存在简单判断而非实证验证。但是单纯引述权威部门和专家意见会引起公众的迷茫与困惑。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也在影响着公众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公众在对待未知领域的问题时,即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往往首先凭借以往经验,先入为主下结论,常常缺乏实证探究精神,标签化判定“挺转”和“反转”两大对立阵营,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由于缺少强说服力的科学数据和评判标准,这些对立的观点也常常让公众感到无所适从。

另外,安于现状、不愿冒险的传统思维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这也导致了大多数人尤其是中老年一辈反对转基因的呼声强烈。

4 结语

现阶段,主流媒体的报道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议影响微弱,官方话语与媒体话语时常处于错位、失衡的状态。这样的报道方式如果继续下去,将会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改变科普报道方式刻不容缓。

201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曾出版《百名专家谈转基因》一书,该书从技术发展篇、产业应用篇、安全管理篇深入谈论了转基因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老百姓如何科学认识转基因食品》(李玲龙)、《科学分析八个所谓“转基因的安全性事例”》(陈茹梅)等专家撰写文章。但是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有研究曾对比中英转基因议题报道框架,以2011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之间的《泰晤士报》和《人民日报》新闻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发现《泰晤士报》不论从平衡报道、受众参与上,还是新闻语言的活泼化和通俗化上都比《人民日报》有优势①。

因此,改变媒体的科普报道方式,可以借鉴国外报道方式,不仅从表现形式上创新,更要从传播内容上发展。可以尝试采用公众参与讨论的方式来调查公众意见,最大限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有关的科学传播研究也亟待跟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新的研究视野给予学术观照,将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推向前进。

注释

①金兼斌.科学传播——争议性科技的社会认知及其改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②王玲宁.自媒体科学传播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转基因传播为例[J].新闻大学,2018(5):77-83,149.

③奇闻遍天下.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这回终于弄清楚了!看完记得收藏![EB/OL].2018-07-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396611783504858&wfr=spider&for=pc.

④中国食品科技网.人们惧怕转基因食品的心理原因[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12):88.

⑤吕凌蕾.风险传播视域下中英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⑥科技日报.农业部新批准进口5种农业转基因生物[N/OL].上观新闻,2019-01-10.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26645.

⑦新华网.农业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保证[EB/OL].2017-03-07.https://m.weibo.cn/status/4082625398095404.

⑧科技日报.中国人对转基因食品支持率下降?专家:转基因之争将会回归理性与科学[N/OL].搜狐新闻,2018-03-03.http://www.sohu.com/a/224793457_612623.

⑨马爱平/科技日报“科技改变生活”微信号.专家:中国人有80%以上吃过转基因食品,儿子已吃十多年[N/OL].澎湃新闻,2017-02-05.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12152.

⑩谢清果.先进文化视野中的科学文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8-32.

⑪胡文.开创与抑制——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实用理性[J].学理论,2011(14):165-166.

⑫曾庆香.新闻话语中的原型沉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2):66-72,97.

⑬曾庆香,沈璜,潘晓飞.新闻中的永恒故事:原型对记者视角的框限[J].新闻界,2018(6):25-33,88.

猜你喜欢

转基因受众食品
探秘转基因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食品造假必严惩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