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机床断裂齿轮轮齿的焊接修复技术初探

2020-11-29邓康平

科技与创新 2020年3期
关键词:焊条数控机床硬度

邓康平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崇左532200)

1 前言

焊接技术是指通过加热、加压或二者并用的方式使得量共建之间产生原子间的结合,使二者紧密连接的工艺或技术,多用于金属或非金属的连接。数控机床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发生齿轮轮齿断裂的现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中的万能数控镗铣床也不例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机床的齿轮发生了断裂,为降低生产的成本,采取焊条电弧焊对断裂的齿轮进行了修复,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有效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时间,解决了生产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从数控机床的齿轮轮齿材料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焊接过程中应当采用的工艺和接头的微观组织,为数控机床齿轮轮齿的焊接修复技术发展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2 齿轮轮齿材料焊接性分析

2.1 齿轮轮齿的材料构成及特点

齿轮轮齿的材料属于合金材料,主要化学成分包括0.5C、4.5Cr、0.8Mn、0.35Si、0.5Mo、0.01S、0.005P、0.2V,其表面硬度为58RC。根据国际焊接协会的检验标准,由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计算该齿轮的焊接性,得知该齿轮的材料中碳当量等于1.673,即该材料的淬硬倾向较为严重,焊接性不强,这对于焊接有不利影响,十分容易导致淬硬组织和冷裂纹的产生。该焊接材料的含碳量与金属元素较多,在500 ℃以下的温度区间中均能保持较为良好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该齿轮的微观构成十分精密,其中大量的碳元素和金属元素增大了齿轮轮齿材料的液-固区间,产生了严重的偏析,导致材料极易产生热裂纹,而热裂纹的产生不利于齿轮的使用,从而为数控机床断裂齿轮轮齿的修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2 焊接工艺

根据以上对齿轮轮齿材料特点的精密分析,总结出一套轮齿焊接的工艺措施。

2.2.1 在焊接前进行严格预热

在焊接前,要将齿轮轮齿的温度预热到200~250 ℃,最大限度地降低冷却速度,降低冷裂纹产生的概率。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对晶体的微观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材料变得脆弱而易产生裂纹,因此,在进行材料焊接前要先对材料进行一定的预热,减小温度急剧变化对材料性能造成的影响,降低裂纹产生的概率,提升焊接修复的成功率,从而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

2.2.2 对表面进行清理

在焊接前,要对齿轮表面附着的各种污渍进行清理,如铁锈、油污等,使齿轮的表面达到光亮的程度,以减小其他物质对焊接造成的影响。

由于焊接过程是将两物件进行原子间的结合,保证两个焊接面的洁净就显得至关重要,接触面间的污渍会影响焊接面的紧密结合,使得焊接过程中混入其他物质而影响焊接的牢固程度,降低修复后的齿轮耐用程度。

2.2.3 试用焊条前进行烘干处理

在对齿轮轮齿进行焊接修复时要采用焊条电弧焊和直流反接的工艺,选取D227 焊条,并在修复前对焊条进行严格的烘干处理,防止表面水分对焊接修复的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2.2.4 焊条的规格直径要小

焊条的规格直径大约为2 mm,以保证焊接点精确,并在焊接的过程中采用较小的电流,保持在120~150 A,使焊接更加精密。由于数控机床的齿轮结构设计相当精密,在焊接修复时要保证其形状与断裂前一致,在数控机床的运转过程中与其他齿轮紧密结合,因此,对于焊条尺寸的要求也相当苛刻。焊条直径过粗,将无法精准地对焊接点进行定位和焊接,导致修复后的形状产生偏差,无法在生产过程中继续使用;直径过细,则容易在焊接过程中断裂,影响焊接过程的进行。

因此,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直径在2 mm 左右的焊条进行齿轮轮齿的焊接修复时有着很大的优势,既可以精确地对焊接点进行焊接,又可以保证焊条自身的可使用性。

2.2.5 焊接后的冷却处理

在焊接后冷却过程中,应采用缓慢冷却的方式或者采取后加热的措施,防止产生裂痕,避免影响修复后的齿轮轮齿的使用。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将焊接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处理,使其缓慢冷却,从而改善焊接接头处的金属性能,消除一些参与应力对物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焊接后的热处理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过程,在操作中要保证其连贯,不可间断。

3 焊机后的齿轮轮齿质量检验与分析

在对数控机床齿轮轮齿进行焊接修复后,对焊缝及其周围受到高温影响的区域进行了相关的检测,未发现焊接缺陷,不影响齿轮的使用。

3.1 焊接处的微观组织

采用DM12000M 金项显微镜对焊接处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其焊接母材的晶粒十分细小,融合区和过热区域的晶粒较为粗大。在融合区,加热的温度处于固液之间,该状态下,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相当不稳定,有着极高的不均匀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接头的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因此,融合区是最容易发生焊接缺陷的部位。

数控机床在焊接过程中所处的温度范围在固相线以下到1 100 ℃的范围之间,金属处于过热状态,受热胀冷缩的影响,金属中的晶粒处于严重膨大状态,冷却后便形成了粗大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属的强度,又使融合区与过热区成为焊接接头中最薄弱的环节。

从焊缝的微观结构可以得出,焊缝的组织为下贝氏组织,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塑性以及韧性,这些力学性质使修复后的断裂齿轮具有良好性能,促进数控机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焊接修复后的表面硬度

此外,通过THSV-800 适应度计对修复后的齿轮轮齿焊缝表面的硬度进行相关的测试,结果为687HV,与59HRC等效,相较于数控机床齿轮轮齿断裂前的硬度略高,这表明焊接修复后的齿轮表面硬度达到了使用的要求,可以投入实际应用之中。

4 总结

该数控机床齿轮轮齿的焊接性较差,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冷裂纹和热裂纹,因此,在焊接过充中要注意采用缓慢冷却技术或后热处理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保证焊接修复的有效性和修复后的齿轮的可使用性。采用焊条电弧焊接技术对数控机床的齿轮轮齿进行焊接修复后,齿轮表面的硬度略高于断裂前的表面硬度,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总而言之,采用焊接修复技术可以对数控机床的齿轮轮齿进行修复,修复效果可以很好地满足生产的需求,是生产过程中一项必备的技术。

猜你喜欢

焊条数控机床硬度
Cr12MoV冷作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及性能分析*
杭州华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
数控机床DNC网络管理平台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提高数控机床维修性的途径
金属表面镀层硬度的测量方法
极低温钢用Ni基合金焊条
低合金耐腐蚀钢用焊条的研制和选配
生命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