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人才缺乏背景下的非涉农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2020-11-28杜金波
摘要:近年来,农村电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在农村电商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电商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瓶颈问题。目前非涉农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及探讨正确的对策,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探究,主动涉农,旨在培养出适合农村电商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农村电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电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摆在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的重要位置。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掌握初级技能、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基层应用型人才的基地,面对农村电商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在触电的基础上,应该顺势涉农,对电子商务人才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合农村电商发展需求的人才,也是时代赋予中职学校的历史使命。
一、非涉农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
1.学生综合基础薄弱
由于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上一些实际问题的困扰,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基础薄弱,思维未得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电子商务专业初衷是想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而对电子商务专业和课程缺乏应有的兴趣和了解,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更是茫然。
2.教学目标模糊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它是一门融合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很多知识内容都还未有成熟的体系,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和变化的速度很快,中职学校和专业培养计划无章可循,以至于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模糊。中职学校的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且相对滞后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不能及时將电子行业的新趋势、新知识和新技术传授给学生,以至于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理论陈旧落后且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出现,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3.就业形势严峻
中职学生大多采用2+1的教育模式,所谓就业就是简单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结束,合格的学生被留下,不合格的学生被淘汰,而合格与否终归企业说了算。由于企业的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用工需求有一定的波动性,大多是由于短时间内的临时性用工,造成了企业对中职学校实习生哄抢的虚假繁荣现象,待实习生的身份优势丧失,很有能就成了企业抛弃的对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最低学历层次的中职学生,大多数从事管理层的基层第一线工作,承担着较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要实现边工作边学习来提升自己,对中职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二、非涉农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1.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巨大,轻视农业的传统观念依然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农、爱农、务农”教育和涉农相关政策宣传,纠正学生对农业的错误认知,让学生了解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结合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就业的实际,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热爱所学专业,培养学生热爱农业事业,投身到农村电子商务的事业中去。
2.明确办学目标,围绕产业办专业,适应地方经济
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主题应是服务“三农”,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出击,寻求学校与镇、村、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合作,并适时围绕产教结合中产生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调整专业建设、课程结构,讲求“实际、实用、实效”。而且电子商务专业应紧紧围绕地方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做“特”、做“精”。
3.师资队伍综合能力提升
电子商务是复合型学科,需要复合型知识背景的教师队伍。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既要懂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和商务活动,还要熟知涉农相关政策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还需要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不断更新已掌握的知识。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参加专业教师培训班、实践和网络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综合教学能力。
4.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和变化的速度很快,教师要保持对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和预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及其所产生的新知识、理念和技术,并且将新知识和理念及技术运用在日常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教学方法上,可以以农业为背景,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的途径,了解农业市场和消费者的特点,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农业电子商务的了解和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非涉农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农业和职业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增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走出校门之后就能投身到农村电子商务相关工作中去。当然,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和动态调整,理论与实践结合,与行业实际真正融合,才能培养出适合农村电商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书余.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视界,2019(16):173-174.
[2]蒋丽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与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2019(11):277.
[3]许英珍.移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探究[J].国际公关,2019:138.
[4]王宝菱.论中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J].读与写杂志,2019(1):244.
[5]苏道宏.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228.
[6]景文艳,付强.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赤子,2012(2):92.
作者简介:
杜金波(1989—),女,助理经济师,四川人,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
2018年度自治区二轻联社直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网店运营和管理》的研究与实践”(GXEQLS2018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