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8秦文
秦文
摘要: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设置问题---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总结反思4个基本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一系列问题中回顾理解知识,最终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PBL教学法;复习课
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方式的改革一直是火热话题,PBL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一系列问题中回顾理解知识,最终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一、高三复习课的现状
复习课一直是教师认为比较难上的课,因为它相对于新授课而言,教学课型单一,强调“建构知识联系”。在高三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复习课为主。这阶段的复习课是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网络,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高三生物复习课就需要教师能让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形成网络,提高学生在一定的背景环境去运用已学知识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大多数实行“满堂灌”方式,以知识点讲授为主,题海战术为辅。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指导下,难以适应当今这种以“注重能力培养与考察”为命题导向的高考,最终成绩可想而知。所以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创新与改革仍然需要教师去摸索和实践。
二、PBL在高三复习课中可行性的分析
PBL教学法能与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充分契合,但由于底层教师还比较陌生,导致流行度不高,所以在高三生物复习课教学中使用该方法还是有比较进行讨论分析。
PBL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各方面途径去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它相对传统教学方法而言,能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调动学生上课的热情和积极。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能够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当代生物课程的标准。PBL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针对高三的学生已经储备课本知识、能主动积极乐观的学习并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已经有所成熟;教师在复习课中采用PBL教学法,学生就会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回顾课本,请教同学,真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三、PBL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PBL教学法的基本流程:设置问题---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总结反思。下面就以高三复习课“育种”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1.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展示拍卖天价荔枝的消息,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趁热打铁提出:问题1:已知在荔枝的性状控制中,D(无绿线)对d(有绿线)显性,T(有甜味)对t(无甜味)显性。现有两株普通荔枝,一株的基因型是DDTT,另一株的基因型是ddtt。如果你是育种专家,能否将不同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有绿有甜(ddTT)呢?
通过对这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复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問题2:为了改良“西园挂绿”,如何把 “西园挂绿”改良为无籽、果大、糖分含量多的品种。你该怎样设计育种方案?
这一问题提问又可以让学生回顾多倍体的原理、过程和结果,并能够与前2种育种进行联系与对比。
问题3:荔枝营养丰富但不耐贮藏,但是荔枝没有耐贮藏的基因,为了解决荔枝贮藏问题,你将如何育种?简要说明育种方式和原理。
通过分析讨论该题,加深了学生对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知识的理解。
教师设置3个问题,就可以将5种育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联系,构建育种相关的整体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解题。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思考性、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具有综合性并且具有一定难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利于复习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思维紧跟问题激发复习欲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主学习
复习课中采用PBL教学法,将设置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复习。如在“育种”专题复习时,通过3个问题的呈现,让学生自主解决,查找教材。并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请教同学,真正的动起来。
3.小组讨论
教师设置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围绕问题主动复习相关知识。所以问题提出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组间的讨论不仅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还可以培养同学间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班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上课时要创造出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讨论。在这全员讨论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意外”情况,将他们的错误当做不可获得的意外资源,组织进一步讨论,彻底理解所复习的知识。
4.总结反思
利用PBL教学法复习就是一系列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时刻关注问题有没有解决。让学生讨论问题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通过各种方式讨论,能巩固所学知识,那么复习课目的就已经完成。教师不仅关注问题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并对学生争持较大的问题给以正确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例如在“育种”专题复习课中,对单倍体育种和花药离体培养两个概念就容易混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就及时引导“单倍体育种分为哪几步骤?”通过这个问题讨论,学生就很快得知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杨帆.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标准后生物学科高考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33-35.
[2]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5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