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 小学美术线上教学模式探索

2020-11-28蔡文轩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美育小学美术

蔡文轩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小学美术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从小学美术线上教学初期存在的相关问题出发,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切入点,围绕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因材施教、检验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性地提出进一步优化小学美术线上教学模式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线上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美育;核心素养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在疫情面前,我国各行各业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巨大影响。教育部于2020年1月做出“停课不停学”的重要部署,在此指导要求下,全国上下纷纷展开线上教学活动。

一、线上教学初期存在的问题

(一)平台选择性难题与网络支撑问题

在线上教学开展初期,由于平台众多,学校面临选择性难题。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学校针对平台的全面了解及后续支撑增加了沟通成本;另一方面是“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多数学校前期并未主动开展过系统性线上教学,在对网络教学平台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被动选择,甚至盲目选择,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平台使用不熟练,无法充分利用平台优势资源,甚至出现频繁更换教学平台的现象。此外,由于全国范围内集中采用线上教学形式,部分地区网络支撑不足,平台运营维护支撑不到位等情况亦时有发生。

(二)课堂管控难度加大,学生缺乏规范性统一管理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共同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完全起主导作用,能够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规范性管理,保障学生不会脱离课堂。但在线上教学模式下,由于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大,增加了教师的课堂管控难度,教师的主导地位降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无法知晓学生的听课状态,尤其是小学生,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普遍性问题,导致线上课堂只是形式上的统一管理。

(三)有效互动不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课需要教师通过活跃的课堂氛围和丰富的图像展示及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但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缺乏规范性统一管理,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如果教师无法通过平台感知学生的听课状态,则难以对后续教学做出有效调整,从而进入一种消极互动的教学状态。此外,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讲解与学生听讲之间存在网络空间距离,学生缺乏反馈,教师易陷入机械式讲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二、线上教学模式探索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最大的不足在于教师无法通过面授辅导学生并实时进行教学调整。由于沟通互动的限制,小学美术课堂极易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使整堂课陷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之教学观念的偏差,部分学校、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只是“一阵风”,并不在意对教法进行持续优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必将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模式,因此对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亦将不断深化。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效。事实上,线上教育正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之作为指导思想不断发展创新的。因此,为避免线上教学的诸多问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是首要任务。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线上互动形式,帮助学生融入课堂。二是搭建游戏化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线上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发布游戏任务,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视频素材,将美术作业转换为系列游戏活动,学生不用按照唯一标准去制作,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探索。三是增加学生展示环节,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均可采用分组展示的形式,进行生生互评或教师集中点评。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收获感、成就感,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实时掌握教学动态。四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要留意学生的身心发展。长时间线上学习会对学生视力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优化教学时间,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二)充分发挥“心理距离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线上教学中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平时在教室里不爱发言、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次数明显增加。在这里,笔者暂将其称为“心理距离效应”,即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能产生相互吸引的沟通效果,过近或过远的距离会让人产生胆怯、害怕、排斥或疏远的心理。对于平时在课堂上比较沉默寡言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积极与教师互动并非因为其不想表达,更多的是因为在相对封闭的教室空间里,教师与其形成的近距离感知,使其羞于表达。但到了网络课堂,这种压抑的距离感消失了,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达,积极地回答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应善于发现这一现象,正确应对,增加互动讨论环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案例赏析中,通过讲解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美育、德育融合并举,在保障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塑造健康的审美观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作为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主要指向美术表现,但其表现成果能否达到美术教育目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能力。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往往会干扰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甚至会出现“审美恶趣味”的苗头。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线上教学中注重德育内容的渗透,做到以美引善、以德育美,通过美育、德育彼此融合,强化学生的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倘若教师过于追求言语说教,则会导致课堂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影响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吸收。因此,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一要树立美育、德育融合施教的教学观念,用真情实感强化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二要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出发,生动讲解,比如通过讲述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的抗疫事迹及全国各地的抗疫感人故事,结合照片、手绘漫画等艺术作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情感道德的内在转化;三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扭曲事实的谣言、低俗恶搞的价值观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四)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优质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线上教学的持续发展,各类教学平台应运而生。这些平台不仅提供网络技术支撑,往往还会通过专职团队开发相关课程或是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相较于传统线下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師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也为教师的线上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如果教师一味依赖平台资源,而未针对班级情况的差异性、特殊性因材施教,则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陷入被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双被动”僵局。因此,合理运用平台资源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对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严格把关、认真研究,避免将不合规的劣质课程资源推送给学生;另一方面,应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平台资源进行筛选,并将其融入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实践等环节中。

三、总结

在“停课不停学”的指导要求下,线上教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如何发挥其优势,助力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个美术教育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未来,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的融合势在必行,亦将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范晓霞.提升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美育小学美术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美育教师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