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再造
2020-11-28赵文雅
赵文雅
【摘要】问题的提出,学习型队伍的基本特征要求,现实困境分析,学习力是构建学习队伍的应有之义,学习力再造之途径。本文所說的学习型队伍,基于一种组织名称,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一样,是由学习型组织借鉴、引申而来,是学习型组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学习型队伍的基本特征要求,必然具有学习型组织自身特有的属性和内在品质要求。
【关键词】学习力 习惯 能力 学习型队伍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目标,就是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以智能手机、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新媒体时代,正在转变人们摄取知识的方式,改变着传统的治学和思维模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终端移动设备的智能化,使得碎片化学习,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显著特点。甚至有人戏说,人类正处于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随时被打断,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强。尽管碎片化学习是一种趋势,很多过去难以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变得唾手可得,阅读也显得非常轻松、容易。但因其所传递的内容的碎片化,快餐化、零食化,却不可避免地切断了我们的学习脉络,打破了我们的学习氛围,导致对于长文阅读能力下降,阅读容忍度越来越低,造成逻辑思维能力衰退,情绪化偏见流行,使得知识学习与积累缺失了其应有的精神营养成分。这种碎片化时代下的学习特征,显然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所倡导的整体化、系统性学习有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确保组织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是构建新型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队伍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二、学习型队伍的基本特征要求
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基于上述表述,学习型队伍可以理解为是指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论和机制,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与创新力,拥有激发每一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有强大集体智慧、旺盛活力和良好工作绩效的政治组织。其基本特征和要求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共同而明确的愿景目标。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源于成员个人愿景而又高于个人愿景,是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和抱负。它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前进。学习型队伍围绕履行工作职能,格尽职守,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政治方向,明确光荣使命,为实现共同理想目标主动努力学习、开拓进取、追求卓越。
(二)善于不断学习。学习型组织是以学习为基础的组织,坚持不断学习,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这一过程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和终身学习。以项目为单位,应为他们提供学习与进步的机会和时间,学习体现在工作的时时处处,充满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强调学习与工作不可分离,既要把工作过程看作学习过程,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又要把学习与工作一样对待,提出要求,进行规划、检查、考核。
(三)团(队)体力量不可忽视。在学习型组织中,团体是基本的学习单位。学习型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学习型(机关)科室”“学习项目”“学习型家庭”等团体组织形式加以实现,通过大力倡导“团体学习”,并藉此提取出高于个人智慧的团体智慧,形成多个创造性团体,以不断的创新、创造推动整个企业队伍的发展。
(四)强调学习行为向创新能力的转化。学习型组织讲求学习,但学习本身不是目的,自的在于推动创新,实现发展。学习型队伍必须使每名职工明确创新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对项目职工进行必要的创新思维培训,使他们掌握创新的基本思维规律:,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迅速应用到工作中,转化为创新成果,促使成员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的同时,推动队伍自身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进而提高队伍整体创造力。
除了以上基本特征外,由于施工单位自身性质和组织成员特殊的职业要求,学习队伍还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如较高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心理素质等。同时,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要求学习队伍还必然具备“下好一个子,走活一盘棋”的决策能力,“运筹帷幄,从容淡定”的组织指挥能力,“人情人理,谈话谈心”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观察判断能力,具备敏锐的搜集信息能力,清醒快速的反应能力,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情况审时度势、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锐意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能力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现实困境分析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企业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但对照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要求,创建学习型队伍,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困境一: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动力,表现在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两个方面。自我需求越强劲,约束激励机制越严格,学习动力才会不断增强。现实情况是,学习队伍中,部分同志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习惯用老的经验来处理问题,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缺乏学习的紧迫感,感觉不到本领恐慌的压力。究其症结,一方面反映了工程单位特殊的性质,导致部分职工对社会竞争力敏感程度不高,缺乏一种社会生存能力的危机感,项目整体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全员学习的理念没有真正得到确立和强化。客观方面看,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队伍中优秀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在运行中也暴露出结构体系不完善、权力配置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一些人重关系而不重能力,注重迎合上级需要而不注重个人素质提高。另外,学习、教育培训的考核与评估制度,激励和约束机制,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困境二:学习的毅力不强。学贵有恒。学习需要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精神,更需要挤和钻的钉子精神。而碎片化的时代,尽管每个人都在刷新客户端和朋友圈,以求跟上潮流,每天都在对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再循环。但在这种碎片化掩饰之下的知识再循环,带给我们的不是一个科学积累的理性过程,而是一个片面追求信息更新的非理性过程,这种浮光掠影的阅读方式只能让我们知道一些事情,却不能增加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0。学习的毅力不强,究其根源,在于主观学习意识不坚定,挤和钻的精神不够,停留在“要我学习”的阶段,没有上升到“我要学习”的层面。这种学习毅力的欠缺,对学习队伍的建设无疑是一种硬伤。
困境三:学习的能力不够。有人曾断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当前学习队伍中,有少数人虽然有学习的愿望,也能够自觉坚持学习,但学习目标性不够明确,存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性,尽管出力不少,学习效果却不明显。另外,施工建设工作自身存在的诸多客观制约因素,也造学习能力不够。如广大技术人员担负着现场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管理的双重任务,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在客观上分散了技术人员学习精力和学习时间。有的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获得培训学习的机会和途径较少,加上学习资料缺乏,信息闭塞,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给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理解学习新的理论观念增加了难度。
困境四:学习的创新力不高。学习的过程,本质是创新的过程。然而,现实学习队伍中,不少人缺乏系统思考的理念,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以学习推动工作的意识不够强烈;工作的前瞻性和开拓意识不强,工作讲求按部就班,满足于现有水平,不能够“温故知新”“推陈出新”。对于施工建设队伍来说,学习的创新力不高,是影响施工稳定的潜在隐患之一,也可以说是最大的隐患。因为人的因素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学习队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低下,容易造成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精神面貌和战斗意志也会持续低迷和消沉。由此带来的是,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安全敏感度的降低,是对工程安全质量的漠视,对自身思维定势的熟视无睹。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因此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缓慢甚或停滞不前。
四、学习力是构建学习队伍的应有之义
不论是碎片化時代带来的“快餐式”学习,还是学习队伍中学习动力不足、毅力不强、能力不够、创新力不高的客观现实困境,给我们带来自我反思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为学习型队伍构建,提供了理论支点与实践突破。这个支点和突破点,就是学习力。
学习力既是一个概念,更是一项管理理论;既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总和,也包含“学习效率”、“学习创新力”、“学习转化力”等内容。它是人们获取(学习)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
提升“学习力”是央企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剧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是“学习力”的竞争。新的历史时期,央企的发展改造观念和制度必将进一步受到世界的关注,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这将对施工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严峻考验。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思想武装入才,用先进的知识技能打造人才,站在战略的高度培养人才,用国际化的眼光发展人才,形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专业素质精通,纪律作风严明,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习型人才队伍。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力”的支持,只有依靠强大的“学习力”,才能真正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快速持续发展。
提升“学习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建设学习型队伍是施工企业及各项目的共同责任。要尽心履行这个责任,在于每名职工都具有很强的“学习力”,才能改变个别部门和少数员工素质不高、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才能学会用理论知识和技术专业知识来指导工作改革创新的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高速公路、铁路事业发展面临诸多的新任务、新要求,这就需要每名职工持续、深入、快速高效的学习。人与人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学习上的差距。学习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工作的成效,学习的有效性最终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素质、境界和发展。提升学习力,是个人充分发挥自身全部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手段。若每个人都有了很强的“学习力”,就能够为发掘个人潜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才能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五、学习力再造之途径
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掌握新知识、适应新变化的能力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重塑学习理念,改进学习方法,追求学习效果,学会如何学习,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现实课题。学习力再造,把握提升“学习力”的途径与方法,是构建学习型队伍的必修课。
(一)强化主体引导,变革学习理念
通过前面现实困境分析可知,传统的学习主体存在两种缺陷:一是个体在学习中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仅仅把学习看成是职业生涯的前奏;对知识的衰竭和更新认知不够;对知识信息主动筛选、获取和创造不够。二是团队学习主体缺失。表现在:把学习当成是个人行为,没有组织学习、团队学习的概念,更谈不上组织、团队的学习力;重团队现有能力的发挥使用,轻团队学习潜力的挖掘培养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提升学习力的首要切入点,就是要通过创建学习型队伍,来唤醒职工个体沉睡中的学习意识,并大力培植团队学习意识,树立共同愿景和目标,打造新的学习理念平台。
引导树立“组织学习”理念。彼得圣吉认为“团队学习的最大优势是能发挥团体智慧的作用,通过团队内不同智慧的相互碰撞,激发一种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之和的群体智商”。学习型队伍,强调的正是这一群体组织学习的整体效应。
引导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第一义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从一次性学习、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使学习成为常态。
引导树立“工作学习一体化”理念。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把工作作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最好平台,进一步强化全体职工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创新管理模式,注入学习活力
建i}Q学习型队伍,说到底就是创新旧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凸显体制、机制对职工学习的激励约束作用,增加学习在单位考核管理体系中的权重。
构建强大的学习动力机制。要把学习的绩效与需求的满足程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个体和团体真正感觉到学习是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具体包括:完善员工考察、考核机制。要注重对员工德、才、学、识以及日常的学习、运用知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考核;完善激励机制。适度的激励是提高队伍学习力的一大“法宝”,要积极创设愿景目标,激发职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坚韧不拔地学习新知识,同时倡导个性化的学习,让职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成效,确保学有所获;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优待人,关心、慰问、了解职工学习中的疾苦;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学习标兵和技术能手浮是激发职工“见贤思齐,;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对学习好的、贡献大的学习人员给予奖励,增强职工的荣誉感、成就感。
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多元立体学习网络。创新学习载体,开展“学习型科室”“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评比活动;要健全和落实常态化、多样化的学习培训制度,加强日常学习、脱产学习、短期集中培训,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等,并在培训对象、培训时间上作出制度性规定,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提升学习力,既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也要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收获。
坚持深度学习,学思结合。碎片化时代,大量的短、平、快信息挑逗我们的视觉,填充我们的大脑,屏蔽和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與知识,容易导致被动接受,缺少深度思考,甚至产生认知方面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坚持深度阅读,静处学习,把书“读进去”,深刻领悟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内涵,锻炼自已的深度观察能力,培养建立自身稳固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锻炼系统思考能力。结合当前形势的发展,结合个人和工作实际,观全局、思时势,在学习中养成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的习惯,强化大脑记忆,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坚持广泛涉猎,学用结合。坚持学记结合、学用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切实培养和提高善于学习的能力。多学政治理论知识以养正气,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多学科技业务知识以增才气,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避免盲干、蛮干、乱干;多读文学艺术书籍以养灵气,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与和谐的心态,做到有文化、有情趣、有品位。
(四)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毅力
学习力是个封闭的“富矿”,打开它,取得宝石的钥匙是锲而不舍的恒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奋斗不息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毅力,是提升学习力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衡量学习型组织及其组织成员是否真学、愿学的重要标准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罗曼?罗兰也说过:“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不能始终保持学习热忱,就不能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这不仅不能不断成功,而且必将被时代淘汰。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学习之一就是“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
培养职工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毅力,要求每位职工牢固树立学习是生活和工作第一需要的观念,保持不断学习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行动上,要有相关的民远学习规划,有相应的学习机制,排除干扰,静心学习;在作风上,力戒形式主义,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姿态,始终如一地抓好学习,真正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自己坚定不移地追求和信念,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追踪先进的科学技术动向,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并最终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持续更新、持续发展的高境界。
(五)加快知识转化,增强创新能力
衡量组织学习力高低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取决于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在持续学习中,鼓励创新和创造精神,是学习型队伍建设的着力点。
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者的核心能力。创新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要否定和超越就必须建立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不同意见和观点,鼓励职工勇于挑战旧思想、旧习惯,对那些敢于探索有重大突破并取得显著效果的新思想和新观点,要给予重奖并保护知识产权,吸引更多的职工积极学习新知识,研究新事物,解放思想,激发潜能,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促进工作的创新力持续不断增强。
创造性学习是加快知识转化价值的有效途径。创造性学习包括带着问题学习,坚持批判性学习,进行研究式学习,强化自主学习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绝不单纯继承已有的知识,变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实现学习中心的根本转变,更加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实现真正的学习革命。[]当我们真正能够创造性地学习时,我们的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就会突飞猛进地提高才能够培养出胸有实能、腹有良策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