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作品中“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
2020-11-28于文倩
于文倩
【摘 要】鲁迅的文学世界是丰富多彩、复杂深奥的,虽然他的总体风格特色是沉郁、犀利的,但是他的作品中也有回忆童年温馨柔美的暖色,“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就是鲁迅作品中表现暖色常用的手法。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不只是关注国民性,他还关注儿童、理解儿童,“儿童”“童年”是鲁迅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亮色,这一亮色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鲁迅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艺术价值。分析鲁迅作品中“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儿童观以及他的现代性思想。
【关键词】鲁迅;“童年”;“成年”;儿童观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186-02
纵观鲁迅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鲁迅先生是通过“回忆”进行文学创作的学者,他的思绪经常徘徊在“童年”和“成年”之间。“童年”是鲁迅生长的乐园,是他心灵世界的一片净土,是他在绝望无助时的希望;“成年”于他而言则是充满压抑、充满愤怒、充满悲哀,染上世俗尘埃的一片落寞地,成年的世界在他眼里也许绝望大于希望。“童年”和“儿童”,无疑是他作品中一抹别致的风景。《故乡》《社戏》《孔乙己》等作品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
一、“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
《故乡》中“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是非常明显的,作品一开始描写故事主人公成年之后回到故乡的场景,接着运用插叙的手法回忆童年往事,然后将思绪拉回,描写成年后的境况。对“童年”的追思和回忆,对“成年”的反思和悲叹,是这部作品的总体格调。作者对于“童年”这一维度的描写,将作品提高了一个高度,儿童有属于自己的新的生活,有新生的希望。《故乡》几乎通篇都笼罩着沉郁的乌云,而童年的回忆却像一道万丈光芒,穿过黑压压的乌云,给作品染上明亮的色彩。当“我”回忆起儿时的闰土时,激动、惊喜、快乐不断闪现。少年时的闰土,见到人很害羞,但是不害怕“我”;湛蓝的天空中,金黄的圆月下,一望无垠的西瓜地里,他手里捏着钢叉,拼尽全力向一匹猹刺去。少年的闰土和迅哥儿亲密无间,回忆起儿时,他们在西瓜地里嬉戏的场景,轻松、欢快又愉悦。然而,二十余年后见到闰土,他的一声“老爷”却把“我”打入谷底,令“我”感到深深的绝望,“我”知道自己和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墙壁了。“成年”的残酷现实和“童年”的嬉戏玩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儿童天真纯洁的心灵和成人的世俗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希望有新的生活、新的世界来保护儿童,保护他们不可多得的那份纯真与童心。
《社戏》中,也有“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作者将在鲁镇看社戏的“童年”和在京城看京戏的“成年”进行对比。“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尔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成年”在京看戏已经缺失了精神上的支柱,仿佛已经变得麻木了。“童年”在鲁镇赵庄看的戏成了人生中看过的最好看的戏,看戏那夜吃的罗汉豆成了人生中最好吃的豆。不是说“成年”之后没有看过比这更好看的戏,没有吃过比这更好吃的豆,而是“童年”时代儿童之间的嬉戏打闹,热热闹闹的童趣、童心没有了。作品前半部分沉郁风格尽显,当描绘到“童年”生活时风格大转,语言变得柔美、细腻。“童年”时代处处温馨快乐,外祖母居住在平桥村,“我”和母亲在扫完墓之后抽空会去外祖母家住几天,“我”虽然是远客,但是这里有许多陪“我”玩乐的朋友,同“我”一起游戏,每天一起挖蚯蚓,把铜丝弯成小钩,看戏归来偷吃六一公公的罗汉豆。这些点点滴滴的童年的美好回忆,被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勾画出来,尽显童真和童趣。童年是儿童心性的表现,鲁迅作品中“童年”这一抹亮色使他比“五四”新文学时期同时代的作家更早地关注儿童、关心儿童,这与他崇尚童心的儿童观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孔乙己》中“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虽然没有《社戏》和《故乡》那么明显,但是作品中也存在着“童年”和“成年”的对比意识,从儿童叙事视角来看,《孔乙己》中存在儿童和成人的对比。故事的叙述者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小伙计作为一个少年和咸亨酒店的掌柜还有酒客,对于孔乙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小伙计的态度前后发生过变化。刚开始时,孔乙己去店里,小伙计和掌柜以及其他酒客一样,看见孔乙己脸上添上新伤疤会附和着笑一笑。然而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折后,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小伙计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最后一次孔乙己去咸亨酒店的时候,掌柜与酒店喝酒的顾客和平常一样笑他,而小伙计却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改变,作为少年的他与作为成年的掌柜和酒客是不一样的,他们在无形之中也形成了一种对比。在小伙计的眼里,孔乙己应该是被同情的,表现出儿童柔情的一面,这和成人的冷酷、麻木形成了对比,作者以这种对比手法进行创作,也应该是揭露和批判当时成人世界对“弱小者”、不幸者的冷酷无情吧。
二、从“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看鲁迅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成人对儿童生活和心灵世界进行观照,而生成的对儿童生命形态、性质的看法和评价,是成人面对儿童所建立的人生哲学观。”“儿童”和“童年”这两个维度,提高了鲁迅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研究鲁迅不能忽略他对“童年”的描写,不能忽略他的儿童观。
(一)崇尚童心
从“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中,可以发现鲁迅崇尚童心的儿童观。《故乡》和《社戏》中都有对“童年”的描写,作者在描写“童年”时,笔触极其细腻温柔,和他冷峻的风格完全不同。不管是对少年闰土的描写,还是对双喜、阿发、桂生的描写,都可以看出他们身上那种儿童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天真无邪,充满童真和童趣。鲁迅把这些善良淳朴的儿童形象写得栩栩如生,作品中儿童的心灵世界和成人的心灵世界产生了隔绝。在《故乡》一文的最后,作者写到“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句的描写和前文对少年闰土西瓜地中刺猹的环境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相呼应,这应该是作者对于童心、对于给予儿童新生活、对于希望的呼吁吧。
(二)以幼者为本位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到了“幼者本位”的儿童观。“幼者为本位”显然是与中国的封建伦理相反的,“父为子纲”的儒家伦理是以“长者为本位”。“以幼者为本位”顾名思义就是把儿童作为世界的中心,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热爱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人格,发展儿童情趣,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以幼者为本位”是现代儿童文学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鲁迅作品中使用“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塑造出的天真纯洁、活泼好动、充满童趣的儿童形象,正是以幼者为本位的。鲁迅的“以幼者为本位”鼓励儿童追求、享受童年的幸福,如少年闰土、双喜、阿发等儿童形象,都是在追求童年的幸福。比如《社戏》中六一公公问他们有没有偷吃罗汉豆时,双喜回答他:“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最后反而责怪六一公公把他们的虾吓跑了。从这里不难看出作者提高了儿童的地位,作者笔下的儿童与成人是平等的,儿童并不是成人的从属、附庸。反观《风波》中的六斤、《幸福的家庭》中的那个小孩,终日在呵斥和打骂声中长大,他们的童年是灰色的,是暗无天日的。鲁迅借此呼吁世人关注儿童、关心儿童,儿童和成人有对等的人格,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与成人不同,应以幼者为本位。
(三)解放儿童
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到他的“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日记》中以狂人之口痛骂吃人的社会,在旧中国旧社会里,儿童是受压迫的一类角色。鲁迅提倡解放儿童,使他们获得和成人平等的地位,世人应该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解放儿童,让他们平等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历来主张教训儿童。儿童文学不应是“教育儿童的文學”,也不应是“规范”“框架”儿童的文学,而应是关怀儿童“成长”的文学。鲁迅作品中运用“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反衬出他解放儿童的观念。人类未来的希望在儿童这里,“救救孩子”也就是救救中国,救救人类未来。中国长期遭受奴役,遭受压迫,而中国的儿童更是生活在最底层,这不能不让人心痛。鲁迅作品中塑造出一些儿童,描写儿童的童年,目的是使他们摆脱封建思想的禁锢和束缚。解放儿童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儿童观,他站在儿童的根本立场上,引领儿童去谋取生命的健全成长和发展。解放儿童、热爱儿童、关注儿童,成为儿童文学亘古不变、至关重要的母题。
鲁迅对儿童文学有十分独到而重大的历史贡献,这些贡献在文学创作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深刻。鲁迅的《故乡》《社戏》《朝花夕拾》,虽然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但是里面刻画的儿童形象和描写的儿童生活,却令同时代的众多儿童文学作家自惭形秽。这些作品大多运用“童年”和“成年”的对比结构,通过对童年的回忆,对成年的反思,塑造了一系列的儿童形象,以儿童的视角反映独特而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不仅构成鲁迅文学世界的一道重要景观,而且还足以成为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儿童文学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经验的宝贵源泉。
参考文献:
[1]朱自强.1908-2012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
[2]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史论[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
[4]朱自强.经典这样告诉我们[M].明天出版社,2016.
[5]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8]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