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剧《流浪者之歌》“树祭舞”舞段中道具运用的特点

2020-11-28尹素雯邓晨霞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林怀民道具

尹素雯 邓晨霞

【摘 要】舞剧《流浪者之歌》,是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编创的。该作品使用非常多生活中常用物品作为舞蹈道具,例如稻米、树枝、树干、铃铛等。道具的运用颇有特点。本文选取了舞剧中“树祭舞”舞段为研究对象,对舞段中所使用的舞蹈道具进行探讨,从道具的原生性、空间性、意象性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道具在作品中運用的特点,并思考舞蹈背后的意蕴世界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流浪者之歌》;道具;树祭舞;林怀民;云门舞集

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105-02

一、《流浪者之歌》“树祭舞”舞段的概述

舞剧《流浪者之歌》出自台湾著名舞团云门舞集,是一部现代舞经典之作,被称之为云门舞集中最安静的舞蹈。作品刻画了求道者对自我的救赎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编创者林怀民也是云门舞集的创办者。他是著名的舞蹈家、编舞家、作家,其艺术作品包含了人文、宗教、历史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人性、欲望,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了诸多优秀舞蹈作品,例如《行草》、《九歌》、《流浪者之歌》等。

《流浪者之歌》的创作灵感是林怀民在印度旅游途中所获得的,在旅途中林怀民的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怀着这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之心,他从印度赶回台湾,创作了这一“关于求道者对于内心平静的追寻和苦修”的舞蹈作品。

庄点在《谈<流浪者之歌>中的禅意》一文中将整个舞剧共分为十章,分别是“祷告I、圣河、祷告II、跋涉I、树祭、祷告III、跋涉II、火祭、祷告IV、终结或起始”。本文研究的“树祭舞”舞段是舞剧的第五章,“树祭舞”舞段通过舞者无声的肢体动作和树枝这类原生性的道具表达出求道者身心合一的忘我境地,也表达了求道者对生命与希望的一种渴望。“树祭舞”舞段在整个作品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树祭舞”舞段中道具运用的特点

(一)“本真自然”的原生性特点

原生态道具,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过的原生性的道具。舞剧《流浪者之歌》给人带来的感觉正是这种原生性的“本真自然”,从舞者们的衣着再到道具的选择,都可以看出来它的原生性。舞者们的穿着非常简单,像原始人一样上身赤裸,只遮挡下体,这种着装虽然有些“单薄”,但丝毫不会限制人体的表达,使观众们首先在感观上就感受到一定的“原生性”。此外,道具的选用也是非常原生态的,例如树枝、树干的选择,这些道具本身就是生态环境中所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原生性,让人感受到舞蹈带来的“淳朴”。

“树祭舞”舞段的原生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舞蹈艺术形象的准确表达。林怀民先生曾在采访中谈到“树祭舞”舞段中的道具“树枝”,他说是表演前专门从云门后山上砍下来的。采用树枝、树干等富有生命力的原生性道具,表现了求道者对生命的崇拜与渴望。其次,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拉近与观赏者的距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当它们被拿上舞台,会增加亲切感,从而拉近作品与观赏者的距离。所以树枝、树干这类贴近生活的道具,使作品在表演效果上更具有张力,容易与观赏者产生共鸣。

道具在一定程度上受舞者操控,但是也延伸了舞蹈动作的表现力。林怀民选用粗布麻衫、树干、稻米等最为“淳朴”的道具,在渲染舞剧主题的同时,也表现出求道者们对于求道的虔诚。人出生之初本就是“无”,舞者们使用粗布麻衫遮挡下体,就如同初生的人类单纯、美好,这是人类的原生性。而舞剧的主题是求道,何谓“道”,“道”是一切的本源,而“原生”是人的本源。在被世俗影响之后,人们更想要返璞归真,通过“求道”来达到人们所追求的“原生”。树的产生已有亿年之久,林怀民选择这种具有古老历史的原生态的“树”作为舞剧的主要道具,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是想让大家在这个繁华、浮躁的世界中注意到生命的本真,去掉所有复杂的内容,回归到自然中去感受内心的宁静。

(二)“虚实结合”的空间性特点

空间的形态有两种体现方式,一种是真实空间,是观众可以直观看到和直观感受到的真实存在的空间;另一种是虚拟空间,是通过现场传达的氛围与观众的情感产生联系后形成的意识的、虚拟的空间。舞蹈作品中除了真实空间外,虚拟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树祭舞”舞段中,林怀民通过道具空间的虚实结合,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象传递给观赏者,通过观赏者的内化形成了一个新的意象。

在舞段开始的时候,有一名男舞者拿着晒谷耙子推着稻米,晒谷耙子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劳动道具,突出了道具的真实空间。同时通过舞者坚定踏实的步伐,以及舞者的脚、晒谷耙子与地面三角构图的稳定性,营造一种虚拟空间,体现出求道路上求道者坚定不移的求道精神。舞段最后一部分,女舞者手拿树枝握在胸口集中蹲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低空间的小圈,男舞者手托着树干用沉重的步伐在女舞者之外又围成一个大圈,把树干从低空间变化到中空间再变化到高空间。树干从横向变化到纵向,像牢笼一样把拿着象征希望、生命的树枝的女舞者囚禁在圈内;女求道者挣脱牢笼后,将带有希望的树枝从低到高地举起,让人感受到希望的升起,表现了求道者对于生命和希望的渴求。

树干围成圈,树枝在圈内,这是一个大家可以直接感受到和看到的真实空间。看到树干像牢笼一样,将充满希望和生命的树枝囚禁起来,是我们通过将直观感受到的现场氛围与自身情感进行联系后形成的虚拟空间。从此处可以看出,通过道具的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结合,不仅将道具的真实性与虚拟性融合在了一起,更是将编创者与观众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舞者和道具作为观众和编创者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引导观众感知编创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品的内涵意义,进行美的欣赏。

三、“缘物传情”的意象性特点

“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中,其中说到“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不过,此中的“意象”是卦象的意思。此后明朝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也有提到“乾坤之卦,体天地之撰,意象尽矣”,此时,“意象”一词开始运用到诗书方面。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了“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处的“意象”所表现的是审美欣赏的意象。从中可以看出,“意象”一词原本是记录万物规律的卦象,经过不断补充与发展,演变成如今具体可感受的“物象”。

舞段中,舞者们拿着绿色的树枝,绿色似乎是“沙漠中的水源”,表示希望。舞者们不停地用绿枝“鞭挞”着自己,表示对自我的反省与思考。到了舞段的后半部分,女舞者们手持树干,树干顶端绑上了鈴铛,干枯的树干代表了生命的干枯、了无生趣,但是树干上的铃铛,随着舞者在舞台上的舞蹈发出清脆的响声,或许是人们对于希望的渴望,对于神的呼唤。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树祭舞”舞段之前的舞段中,树干上的铃铛比较少,不是每一截树枝上都有,到了“树祭舞”舞段这一部分,每根树干上都挂着铃铛,仿佛代表着求道者对于希望、对于神的呼唤愈加强烈。

舞段运用了“绿色的树枝”、“干枯的树干”以及“树干上的铃铛”等道具,让人感受到求道者对于自我的反思、对于生命的渴望、对于希望的渴求等情感。人们想要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寻找“曙光”。若不是选择这种生活中最朴实的道具,就不能够如此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们对于求道的虔诚。此外,树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且生命年限较长,是由“天地精华”所供养的,使用树枝、树干作为舞段的主要道具,贴合了舞剧“求道”的主题。求道追求的就是原生、古朴,追求心灵上的“洗涤”,得道的人是怀有一颗慈悲之心的,对于世间万物都有爱,树正好就是这样一种“道”。

四、总结

林怀民创作《流浪者之歌》的初心就是想人们能够追寻内心平静。道具的原生性,使人们能够抛开世俗的浮躁,回归自然的宁静;道具空间的虚实结合营造丰富多彩的舞蹈意境;道具的意象性引发人们对自己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树祭舞”舞段中道具的原生性、空间性、意象性等特点突出了道具在舞段中的意义,表现出舞蹈作品的内容,凸显了舞剧求道、苦修的主题,使整部舞剧作品在表演效果上更富有感染力。

舞段中有黄金稻米、树枝、树干、晒谷耙子、铃铛等舞蹈道具。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道具提炼到舞蹈中来,不仅拉近了与观赏者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也使观赏者关注到生命的本源,引导观赏者去掉浮躁、复杂的内容,感受内心的宁静自然,追寻人类的“原生”。

树枝、树干是“树祭舞”舞段的核心道具,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象征性”,道具作为“物”是真实存在的,在作品中,“物”又不仅仅只是“物”,林怀民将情感赋予在了这个“物”中,使这个“物”具有象征意义,通过“物”来表达“情”,通过“情”与观赏者产生共鸣,领悟作品的真谛,领悟生命的真谛。观赏者将从道具、舞者、舞台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进行融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意象世界。

该舞蹈作品将对现实生活的描述,逐渐升华为对于信仰的追求。通过利用道具的不同特点展现出作品所涵盖的神韵和所要表现的审美空间,构建出具有深刻意境的舞蹈作品。该舞蹈作品从侧面反映出了一定层面的现实生活主题,从情感上唤起了观众们内心的共鸣,使人们产生一种历史责任感。面对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冲击,我们应该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文化基础,不被世俗潮流所影响。合理、充分地运用道具,将其融入到舞蹈的表演中,最终才能形成风格各异但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洪墨,胡博.浅析现代舞<流浪者之歌>的表现内容与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15,(21):121.

[2]庄点.谈<流浪者之歌>中的禅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81-82.

[3]刘悦钧.现代舞编创中道具舞蹈语言的艺术表达[J].黄河之声,2015,(14):106-107.

[4]段晓娟.缘物寄情 托物取喻——道具在舞蹈中的作用[J].艺海,2011,(04):92-93.

[5]张洪伟.舞蹈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5,(11):143.

[6]崔英美.浅谈道具在舞蹈中的使用[J].南方论刊,2010,(09):96-97.

[7]吴兰.林怀民舞蹈创作的艺术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14.

[8]张惟.林怀民意象类舞蹈作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林怀民道具
云门掌门人林怀民最后的谢幕
林怀民:一不小心走遍了世界
林怀民说《稻禾》:乡愁通世界
质朴的生命颂歌——舞作《稻禾》的多层舞蹈语言分析
云门舞集的两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