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果市场发展分析研究

2020-11-28何琳纯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9期
关键词:预测分析发展

何琳纯

[摘    要] 文章首先从水果品种种类、生产优势区域及水果市场的变化方向的角度阐述中国水果市场现状;其次分析了中国水果市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中国水果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分析了中国水果未来发展将向生鲜电商、全渠道营销和包装多样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国水果市场;发展;分析;预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9. 064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9- 0149- 02

1      中国水果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的水果生产品种为香蕉、苹果、葡萄、梨、柑橘、荔枝等。

2017年全国水果总产量约为2.5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1.40%,继续维持全球第一大水果生产国的地位。截至2018年全国总产量约2.57亿吨,同比增长1.98%,其中苹果水果产量0.39亿吨,梨产量0.16亿吨。

中国水果市场特点主要体现为规模总量第一,果品种类丰富,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技术水平与规模化程度逐渐提升,机械化技术加速发展,但产能过剩,供需结构失衡以及价格相对较高也是主要特点。

2      中国水果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约束明显增强

受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经济危机影响,国内水果市场出现销售难,部分品种严重积压,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供求矛盾突出,外贸订单减少,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苹果、柑橘、梨等大宗水果的价格全面下降,柑橘下降幅度最大。

2.2   水果种植有风险

(1)水果种植和经营风险较大

水果種植风险较大。自然灾害、价格波动、质量安全,诸多风险分散于产业的不同环节,借由产业链进行传导和汇集,如经长时间累积或突发事件触发,行业将遭受沉重打击。

(2)水果种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简单概括来说,主要包括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同时种植户主要以中小规模的农户为主,信息搜集能力与市场研究能力低,市场失灵现象显著,种植的自发性、盲目性品种低,加剧了市场波动。此外水果产品的标准不足,机械化程度低也是较为显著的薄弱环节。

2.3   水果品种结构不合理

我国水果供给虽然总量充足,但供给结构不合理。大宗品类如苹果、梨、香蕉、葡萄等供给较多,特色品类如大樱桃、百香果、火龙果等供给较少。另外,品种熟期结构不合理。同类水果集中上市且同质化问题严重。

2.4   水果品牌建设不足

(1)水果品牌效应较弱

水果卖难时有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水果大多欠缺品牌效应,以致产量高、价值低。

(2)水果品牌建设滞后

我国的水果产业的品牌与品种与农业部认定的地理标识为主,水果经销商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2.5   水果市场规模化程度较低

中国的水果行业的规模化程度相对于粮食等大田作物规模化程度显著偏低主要是由于水果区域性,种植环境(多为山林)机械化难度大,劳动力成本高,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大规模储运设施不完善,深加工率较低等多种因素的阻碍。

3      对水果市场的规划建议

3.1   调整水果产业的结构,优化水果产业布局

其一,调整我国水果的产业结构,为使得水果的发展更加适应市场化的变化趋势,并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化是水果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政府要引导果业的大规模经营,将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政府在科技、资金等方面基于一定的支持。其二,优化水果产业的布局,将水果的种植集中在优势区,并积极开发荒山,发展适宜的水果品种。

3.2   依据科学技术提高水果生产质量

为提高水果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科学技术提升水果的质量无疑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水果是一种园艺类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要采用良种壮苗、控冠改形、疏花疏果、配方施肥、人工授粉、节水灌溉、病虫防治等技术,积极提高果品质量,发展优质果品。

3.3   建立出口基地,提高我国水果国际市场竞争力

为提高我国水果产业的出口量,可以建立水果出口基地,在水果基地的建设中,需要提高水果的质量标准。投入一定的资金、采用高科技技术,进而获得高收益。

3.4   加强采后水果的商品化

处理为提高水果商品的质量与附加值,延长水果商品的保存时间,就要提高水果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水平,对水果进行“美容”工作。在商品化的处理过程中,还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先进贮藏或保鲜技术的推广,突破传统的贮藏保鲜模式,积极引进外资,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果品加工产业。

4      中国水果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4.1   对中国水果市场的分析

目前我国水果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总体可以概括供需结构失衡。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水果产量,但供给质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物质需求不断发展,对水果的需求向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国内的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消费者的需求,进口水果高速增长。

中国的水果产品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显而易见问题,品牌落后、流通体系不畅,技术水平较低,质量参差不齐等等。这些问题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但这些问题仍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只是我国水果产业在发展中所体现的农业的“工业化”问题,究其根本,是水果产业中社会农业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是土地制度与制度创新的问题。

4.2   对中国水果市场的思考

水果行业总体仍有许多不完善制约着行业快速发展,由于涉及地域广阔、环节众多、商业形态以及消费各异,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难以做到迅速应对市场变化,进行持续的技术升级,农业的服务业发展很有必要。

5      未来中国水果市场发展方向分析与预测

5.1   中国水果市场发展方向分析

(1)生鲜电商的崛起

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进步,水果行业吸引了很多电商进入,缩减中间流通环节,提高毛利水平成为水果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且随着互联网工具的加入,水果品牌因素旳展现、传播变得容易,消费者还可以便捷、系统地了解水果的产地、品质、知识等,甚至,消费者还能够直接面对小型批发商或者果农,直接促成交易。

(2)全渠道营销兴起,更讲究时效性

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物流三者结合。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就是全渠道。由于线上成本过高,且用户体验不如线下,纯电商公司将面临发展瓶颈。线上线下结合,会成为水果零售行业的适宜方式。

5.2   中国水果市场发展规模预测

本部分尝试利用自然年份构建水果产量预测的线性模型。首先预测水果产量2019—2030年的数值,本文采用水果产量与时间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水果产量用Q表示,时间变量自2009年始至2030年止,用t表示,分别取值1至22,回归结果如下:

Q=1 8815.519+728.27t

R2≈0.976     F=324.63

水果产量与时间相关性比较高,显示该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时间变量的系数值显示水果产量每年平均提高728.27万吨,实现水果产量快速增长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本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于预测。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中国水果行业供给将持续增大,预计到2030年水果产量达到34 837.45万吨。

5.3   中国水果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健康和营养将成為消费者选择食品时重点的参考指标。一方面,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及营养膳食观念的改变,提高了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以及对水果营养价值的重视程度,高品质的水果受到市场追捧;另一方面,受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在消费水果时偏向于选择天然、新鲜、洁净、易于加工的水果,水果的天然营养价值、产品品质及质量备受关注。

同时,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水果安全成为重中之重。能否率先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获得国际市场及高端客户认证,决定着水果企业能否抢占市场先机。

主要参考文献

[1]邓秀新.中国水果产业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趋势.现代农业装备,2018(7):18-25.

[2]武婕.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水果市场分析及热点聚焦[J].农业展望,2019(5):11-15.

[3]周洁.财务共享服务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9(9):53-59.

猜你喜欢

预测分析发展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