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困局简论与思考

2020-11-28王文照

艺术评鉴 2020年19期
关键词:困局戏曲人才培养

王文照

摘要: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祭祀,经过百年发展衍化逐渐自成一门,跻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列,发展至今却面临愈加严重的失语境地。戏曲内部与外部均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而梳理戏曲艺术发展困局有助于探索戏曲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戏曲  困局  人才培养  继承创新  票务市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9-0034-03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远绵厚,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祭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衍化,逐渐自成一门,并跻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列。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戏曲吸收了文学、舞蹈、武术、杂技、音乐等多种因素,在迎合观众喜好的同时,依旧保持着戏曲的本质特征,又因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联系紧密而在文艺舞台上实现了文学、戏曲双生并茂的态势,如著名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经典悲剧《窦娥冤》在文学史上声名远播,在戏曲中亦久演不衰。现今常见于舞台的大小剧种,有许多诞生、兴盛于近代,如京剧、越剧、评剧等,它们在新旧更替的历史巨变中有更为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而吸纳来自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也拥有了更多走出国门与世界文艺交流学习的机会。例如1930年梅兰芳携剧团访美,以《晴雯撕扇》《青石山》《汾河湾》《麻姑献寿》等经典剧目震撼纽约,开启了京剧走向世界的帷幕,梅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世界亦惊叹于中国戏曲艺术的严肃与精致。近一百年来,诞生了一些新剧种,也有部分剧种日渐消亡,至今我国戏曲剧种共计348个,传统剧目数不胜数,其中京剧被尊为“国粹”,有“国剧”之美誉,而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也荣列五大戏曲剧种之列,各地小戏繁花如锦,民众基础广泛而深厚。

戏曲因其娱乐性、游艺性、非生产性在历史上往往沦为上层统治者娱乐戏耍的玩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戏曲从业者终于摆脱了供人娱乐取笑的低级地位,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表演艺术家。在国家文艺政策的扶持下,这门古老的艺术光辉盛放,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得到抢救性的挖掘保护,新编剧目不断推出,扩充着戏曲剧目宝库,如戏迷观众耳熟能详的卓越之作《曹操与杨修》《宰相刘罗锅》《刘巧儿》《穆桂英挂帅》等。当代戏曲陷入发展困局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新鲜丰富的娱乐方式涌入民众生活,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成为时代主流,而戏曲悠缓细腻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无法安心“坐下来”慢慢欣赏、细细品味。另外传统戏曲剧目多演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内容,思想与当代现实生活相差甚远,难以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影视剧的普及,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饱览中外明星;戏曲作为舞台艺术需现场欣赏,而这又涉及到演出时间、场所、剧目与演員安排等问题。写意为主的表达手法、内涵丰富的文化背景让一般观众难以在短短两小时中获取更多滋养,有时甚至连故事脉络都未弄清。耗费了金钱、时间却无法得到实质性愉悦体验,自然遭到普遍拒绝。

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社会责任感、文化危机意识的人士对戏曲艺术“施以援手”,力图扭转日渐危机的局面。树立戏曲从业者先锋典型、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与中国戏曲大会等大型节目对广大青少年的熏陶助益良多。随着年轻观众群又一次在戏曲领域延展开来,戏曲市场潜存的问题也浮出水面:部分戏曲“码头”城市票务市场病态化、剧团体制僵硬限制性强、新编剧目偏重歌颂性而从业者艺术水平堪忧、年轻观众往往以追星态度对待戏曲明星而鲜有以严肃精神对待戏曲艺术本体者。凡此种种,戏曲行业也多有关注并为化解困局而做着内向与外向的思考、探索。

一、当代戏曲艺术的内向探索

戏曲的重整与振兴首先需要内部人员的警醒与努力,改良戏曲人才培养模式,从剧目继承与创新上汲取先进经验以实现长足进步,是戏曲人应当孜孜以求的内向探索与实践。

(一)戏曲人才的培养与匮乏

培养戏曲人才,关键在于戏曲教师。享誉梨园行的“富连成”科班即是典型案例。富连成原名喜连成,成立于1904年,是京剧界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培养班社,共培养出“喜”“连”“富”“盛”“世”“元”“韵”七科共计600多名京剧演员,对京剧事业的传承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开班之初,筹办人叶春善即邀萧长华、苏雨卿等人共建班社,诸位先贤戮力同心,将丰富的舞台经验悉心传授于学子,如今梨园行内外耳熟能详的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均出自富连成。反观现今戏曲院校,许多优秀老艺术家在现行招聘制度下无法被学校聘用,只能小范围收徒施教,其技艺面临失传境地。院校内中青年教师们绝大部分从学校毕业即继续留校任教,舞台经验缺乏,工作重心也在教学上。从近年来北京舞台上教师们的汇报演出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师无论是嗓音条件还是舞台把控力、熟悉度都和院团演员相差甚远,这样的教师如何教出能成“角儿”的学生,实在令人忧心。

另外,戏曲院校是否该有“寒暑假”,这一问题也备受梨园行内外的关注。“寒暑假”是我国院校的统一制度,戏曲院校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戏曲有其特殊性:戏曲本就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天”和“三伏天”是最“出功”的,正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方能练就超凡的基本功,戏曲的繁荣也源于此。但现在每逢寒暑假到来,学生们的“功”一停,练出来的“功”便“还”给老师了。如此几年下来,反反复复,不仅学戏成果大打折扣,一些很有戏曲天赋的孩子也被浪费了。不少戏曲演员代表曾利用参政议政资格就此问题提出议案,但并未完全在戏曲院校推广开来,这对培养出能够挑起戏曲大梁的新生代人才实现戏曲代际传承很是不利。

(二)戏曲继承创新的得与失

在当前思想开放、物质富足的利好背景下,戏曲发展前景值得乐观以期,但这更需要广大戏曲人居安思危,毫不懈怠地为之做出实际努力。近年来梨园行内外对戏曲艺术“继承与创新”问题讨论颇多,见仁见智,涌现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实践成效显著。

1.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挖掘继承

戏曲界针对传统资料的挖掘继承做出了诸多努力,功勋缺憾并存。90年代起“音配像”工程的开展抢救性地保存了许多年事已高或已谢世老艺术家的录音资料,通过本人或其弟子的配像表演,让观众得以欣赏到该流派的表演特色,并方便从艺者研习。近年来一些院团推行“像音像”工程,即让年壮期优秀演员为自己的录音配像。一出“像音像”剧目平均录制一到两天,一个唱段、场次往往要录制两三遍甚至更多,由艺术指导、导演等人从中选取表演状态最佳的录像采纳使用。为此演员疲惫不堪,因录制而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很大。当代录音录像技术已十分发达,时常可见官方或者私人在剧场内录制实况演出,基本不存在20世纪50年代前杰出演员的动态舞台风貌很少留存再现的情况。另外戏曲始终属于舞台艺术,有时正是实况演出的不确定性造就了演出之精华、艺术之可贵,反复录音录像合成的作品看似“毫无瑕疵”,实则生气匮乏。

2.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创新实践

80年代以来,戏曲青年观众数目出现断崖式下降,戏曲前景形势严峻。如何赢得青少年观众,让戏曲在多重文化冲击挤压下获取更多生存空间,这一问题在各界共同探索下,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绩。

首先,戏曲主题动漫作品收获低龄群体关注。将戏曲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将戏曲剧目改编成网剧并邀请专业演员演出,创作推广含有戏曲元素的歌曲邀请专业演员演唱……这些举措使戏曲在多媒体平台上迅速收获大量低龄“粉丝”,很多年轻人对“戏曲”形成了一个粗略的第一印象。如前些年网络知名度很高的IP“京剧猫”,广受喜爱的京歌《梨花颂》,取材于武侠网游《剑网三》的新编粤剧《决战天策府》等等。

其次,迎合观众需求重编旧剧、创编新剧。继承与创新是传承戏曲的重要话题,二者不可偏废,打造出保留戏曲本质又富于时代性、欣赏性并获观众喜爱的新作,戏曲才有“活下去”的生命力。创编历来围绕现实问题展开,一般表达剧作者、演员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从元明时期的《窦娥冤》《琵琶记》《西厢记》,到清末民国的“时装新戏”如《哭祖庙》《党人碑》《瓜种兰因》《宦海潮》,戏曲从剧本到舞台都与“革新”这个思想紧密相连。尽管先例在前,但近年来能够获得观众好评甚至流传开来的新编戏实在不多,大部分作品尽管广泛流传于舞台,备受关注但争论不一,这些剧作在主题上难与观众产生共鸣,服、化、道方面追求宏阔华丽,唱腔设计流于歌曲化,唱词缺乏诗韵美感。

与之相较,重编旧剧则推进得相对顺利,“修旧如旧”,成效斐然。旧剧重编的核心即场次的调整,去粗取精、扬长避短的选择能力是对编剧职业素养与艺术眼光的重大考验;重编后必将创作部分赋予新唱腔,这种协调的音乐对设计者要求极高。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上海昆剧团走在了成功之路的前列,近年来不断重装推出一些鲜见舞台的昆曲传统剧目,如《桃花扇》《南柯梦》《白罗衫》等。重组核心场次,从服装、舞美、唱腔等细节上精打细磨,他们将昆曲艺术的古典浪漫演绎得淋漓尽致。以《白罗衫》为例,该故事源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昆曲原著出于清代无名氏,后全本散佚,只有部分折子载于《集成曲谱》《缀白裘》等,清末见于舞台者共六齣,为《贺喜》《井遇》《游园》《看状》《详梦》《报冤》,其中《看状》为全剧戏核。《警世通言》的叙写侧重情节推进与警恶劝善的号召,忽略了主人公徐继祖经历重大变故后思想情感的转变过程,至于悲剧的始作俑者——徐能的心路历程则几无着墨。而江苏省昆剧院推出的昆曲《白罗衫》共有《井遇》《庵会》《看状》《诘父》四折,删去了次要人物,情节凝练,毫无赘余,将大量笔墨投入对徐继祖与徐能的人生历程、内心困顿、矛盾纠葛与爆发的刻画,对人情与人性更是予以深入挖掘。另外唱腔设计古雅动听,切实做到了“修旧如旧”。剧目一经推出便受到昆曲内外观众的普遍赞誉,在历年春季的“春风上巳天”项目中演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相较于一众平庸乏味的新编戏,昆曲《白罗衫》等剧目堪称改编之典范。

二、当代戏曲艺术的外部困境

时代影响下戏曲行业中坚力量在20世纪60、70年代遭到严重破坏,80年代起新兴文化又填满了民众生活,导致戏曲观众数目锐减。多年来人们为抢救传统文化、戏曲艺术做出了良多贡献,但戏曲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困境。

(一)票务市场病态化

当前戏曲市场因上述种种因素而日渐萎缩,绝大多数剧团都无法只靠票房收入来实现正常经营,况且“赠票”是不少剧团、剧场的流行风气,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发展尤甚。以北京京剧市场为例,除李胜素、于魁智、张火丁这样极具市场号召力的演员贴出的戏码能够在短时间内售罄戏票,有时甚至因供不应求需要临时加座,绝大部分演出均凭赠票吸引观众。而不少戏迷票友以获得赠票为荣,将掏钱买票视为“和梨园行的人不熟”“本事不够大”才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之选”。病态化的票务市场为时已久,短时内难以扭转,目前只能依靠演员自身提升艺术水准、票务方严控出票政策、媒体舆论加强呼吁力度以及观众提升自觉意识、扭转是非观念等方式才有望改善。

(二)受众鉴赏力匮乏

近年来一部分热衷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戏曲,因此剧场内的年轻人明显增多,这是值得重视的利好现象。但通过微博、微信等年轻人使用率高的社交平台来看,很多出入剧场的年轻人抱着以下心态看戏:“秀”文化品位、追星、通过拍照录像结识名人获得合影签名、“八卦”演员生活故事等。这类观众对戏曲历史、演出规范了解不多,缺乏艺术鉴赏力,俗称“不懂戏”,更鲜有钻研戏曲、走入戏曲的研究领域者。年轻人走入剧场本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振興的希望,但这种关注戏曲的方式也警示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正确引导观众、营造踏实钻研之风、倡导有益鉴赏这样严肃深刻的问题。

如今戏曲想要突破困局,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确实不易,业内外不少人士也为之思索、探讨。期待有识之士能够戮力同心,探索戏曲发展创新路径,早日走出发展困局,真正实现戏曲艺术的再度繁荣。

参考文献:

[1]邵建红.市场化的戏曲生态浅说[J].文教资料,2006(36).

[2]张青飞.“青春版”视野下的当代戏曲生态[J].戏剧文学,2012(11).

[3]安葵.戏曲的美和现代生活的美[J].广东艺术,1999(05).

猜你喜欢

困局戏曲人才培养
困局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Trouble I’m In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