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智移云视角下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模式

2020-11-28张雪莲欧阳娟

现代企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智移云人才课程

张雪莲 欧阳娟

现如今财务会计正逐渐转变为管理会计,因此会计行业也会需要更多的共享服务,另外很多企业也会将会计业务外包出去,这是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广泛认可的思想。企业是会计人才的需求侧,高校是会计人才的供给侧,优化培养效果应将二者有效协调,构建协同和共享的良好格局,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一、大智移云视角下管理会计行业即将发生的变化

1.财务信息处理体现大智移云的功能。大智移云拆解开来便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智移云是将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兴技术融合起来,实现相互渗透。不仅会使社会大众的生产工作、日常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还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在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事业中,大智移云将成为重要的技术载体,而且还会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就智能化而言,除了关系到物联网之外,还包含了由大数据挖掘技术所支撑的用户体验。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相互之间的结合,也使所产生的大数据能够被有效采集。大智移云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云计算技术有效支持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使用。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也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和进步,在此期间软件和硬件的智能化水平就会持续提高。可以说大智移云是现代化高速发展形成的新兴事物,在该事物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同时整个财务领域也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此时企业所需要的财务办公流程应该是以大智移云技术为主,这也为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要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及时而又准确地分析,从而对现有资源加以科学地配置,促进企业经营增加经济效益。

2.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并整合财务数据。如今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呈爆发式增长,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也非常关键。运用大智移云技术能综合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信息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生产情况和财务情况。此时,企业内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利用大智移云技术来广泛收集这些信息,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提供信息支持。企业内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企业与各种信息和资料相互衔接的有效媒介。核算和监督是财务会计的固有职能,运用大智移云技术就能突破这种固有思维,利用该时代下所形成的背景资料,使得管理者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不仅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处理复杂数据形式的能力,能快速理顺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直观表明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情况。

二、企业需求侧的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

1.管理课程的科学外延。由于会计职业需求侧发生变革,倒逼会计人才供给侧需要做出改变。各大高校是社会人才供给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管理会计属于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内经过了大约10年的发展,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以管理会计的基本指引为依据,罗列出管理会计的内容组成:发展战略、财务预算、成本、企业运营、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员工绩效、财务风险。以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为指导,明确完成管理会计工作会用到的工具:战略图、滚动预算、作业成本、对本利量的分析、平衡计分卡。比如某学校在此方面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课程的外延上,将管理会计的课程加入到核心课程中,另外还将管理类的课程加入到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中,这些课程涉及到与财务战略、财务风险、资本运作、财务危机的内容。在加入了这些课程内容之后,对人才的培养更为全面,促进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

2.优化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课程。丰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课程应该对信息化有正确的理解,开发并利用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技术扩展,会依赖于网络、通信、软件开发、技术管理、技术集成这一系列的内容。可以说信息化是一种集成概念,所具备的层次性较为突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属于企业组织信息化,与社会和国民经济有紧密联系。高校能够借助大智移云环境,提升管理会计专业学生的数据分析、逻辑思维水平。通过增加会计管理和计算机融合的课程,为今后课程学习和实践提供技术指导,在大智移云時代下,培养信息化管理会计人才,满足企业需求。例如,管理会计专业可以在开设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增加C++、C语言、VF、Visual Basic等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具备数据分析、整理能力,成为复合类管理会计人才。

3.升级教学方法和技术。高校是会计人才的供给侧,会将行业调研作为逻辑起点,展开教学改革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包括岗位需求、工作任务、财务项目、工作流程、工具以及方法手段。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动态的课程开发机制,会确定出较为严格的人才培训标准,并规划出非常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确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可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资源,之后便会正式实施教学,检验教学成果。为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升级教学内容的工作也没有松懈。就升级教学技术而言,很多高校会引进教育云平台,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特征。比如某高效校运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课下也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相比于“填鸭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4.注重培养数据分析能力。高校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要能够有效适应数据时代的发展,积极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有必要开设与财经有关的计算机课程,并将此作为财会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在后续的专业课教学中也应该有这部分内容。当同学们学习了这部分的内容,后续的学习活动就有了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学习其他有关会计数据分析的知识也会更加容易,更好满足大智移云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比如某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技术除了有常规的软件操作课程之外,还有C语言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C++编程类语言的机会。学校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培养,开设了VF、Access的软件类课程。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类课程,能培养会计人才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会计管理类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具有高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会计的人才。高校应该对管理会计的专业特点有深刻而又正确的认识,对财会专业的职业发展趋势有密切的关注,分析管理会计主干课程的特点,适当增加预测和评价的比重,以满足战略性财务决策对人才的需求。应适当增加实训类课程的课时,增大业务衔接模块所占的比重。把企业内实际的财务会计的工作流程引入其中,加大研究力度,精准采集财务数据信息,并实现有效分析。

5.融入供需协同理念。协同供需科学规划培养会计人才,将金融思维和跨界思维融入其中。就金融思维而言,其中的核心思想是把未来的钱转变成现在的钱,其本质是逆向思考。站在未来的立场上看现在,规划融资并实现提前收款。在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人才供求双方出现任职不匹配的情况,这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在此背景下,招聘和求职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对此应该采取人才供需双方提前介入对方的手段,此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应该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工作中。另外还应该对学校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的工作提出相应的意见,完成这项任务时,应当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考虑在内。此时学校就能成功将学生未来的工作内容转化成为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对企业来说,未来的人才需求也会更好得到满足,学校的教学改革体现出人才的供需协同,还可以利用跨界思维来实现。其中的核心内容便是总结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其他行业和产品服务的收集和整理,由此构建出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生态圈,同时也将各方利益联系起来。

6.建立“全过程、动态化、循环性”管理会计教學体系。管理会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具,涉及到多个层次的内容,也会用到多种管理手段。主要工具包含四类,有预算、成本、绩效和管理报告。这四部分内容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也会起到互相决定的作用。所建立的管理会计教学体系需落实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上,加大对实务介绍的力度,能不断整合并充实学科理论知识,契合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依托大智移云的管理会计教学体系可以将“嵌入式”作为指导方向,依托VBSE会计实践教学模块,应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结合高校会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得出实训教学计划,进而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充分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培养高效学生专业素质。此模式可以被应用于大三、大四阶段,在学生临近毕业之前,积累管理会计岗位实践经验,提升其今后进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可以依托大智移云背景,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和企业建立连接,创设全新的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管理会计专业水平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综上所述,大智移云视角下管理会计行业所发生的变化有两方面表现:财务信息处理体现大智移云的功能;需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并整合财务数据。企业需求侧的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应做到管理课程的科学外延、重点关注升级教学方法和技术、注重培养数据分析能力、融入供需协同理念,促进会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智移云人才课程
“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研究
人才云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大智移云”驱动下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路径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