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学课堂”构建策略
2020-11-28张良
张良
摘 要:“三学课堂”是建立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上的一种课堂形态。从实际情况来看,“三学课堂”的合理构建,对于新课标育人目标的落实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笔者将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三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学课堂”;构建策略
简单来说,“三学课堂”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其中,“自学”、“合学”、“群学”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不难发现,这三者是一种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顺序。按照这一顺序,有利于逐步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并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三学课堂”的有效构建,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完善,从而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设计前置任务,鼓励学生自学
在“三学课堂”模式当中,学生的自学是基础环节。在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学生的自学应该开始于教学活动起始阶段。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后续学习活动的热情,又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初步的认知。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前置性的学习活动,并利用恰当的形式组织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前置性学习任务。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发挥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主要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且最终找到妈妈的故事。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读课文中的一些生字、生词,并感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普遍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如果让学生直接根据文本内容想象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无疑是有些抽象的。因此,结合教材文本的内容,我给学生提供了一段多媒体视频资料。具体来讲,这段视频是《小蝌蚪找妈妈》的同名动画片。从特点来看,这部动画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水墨画特色,并且融入了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加入了琵琶和古琴等中国传统的音乐。借助这段视频,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前置性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依據课文、视频等资料展开了学习。同时,我设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任务,如:小蝌蚪的形体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画面,想一想课文中出现的动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最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自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合学
完成前置性的自学活动之后,学生需要在课内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活动。同时,在前置性学习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知识疑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共同的疑问作为合学的线索。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思广益,从而使学生实现更加准确的知识理解。
以《祖先的摇篮》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前置性学习结果,阐述了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在这个摇篮中,人们会做什么事等问题。同时,学生也提出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通过总结,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什么祖先的摇篮会是一片原始森林呢?②人们每天做“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这些活动,会不会感到无聊呢?除了这些活动之外,人们还会做什么呢?③在祖先的摇篮中,人们的生活和现在相比会不会更快乐呢?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最终,在逐步深入的探索中,促使学生实现了思维发散。由此可见,在“三学课堂”构建中,“合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三、丰富语文活动,组织学生群学
顾名思义,“群学”主要是指一种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群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构建更加开放且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语文活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在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反思。
以《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为例。毋庸置疑,动画片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动画片。因此,在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向其他人推荐了自己喜欢的动画。在讲述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速度,并要让其他人听清楚讲话的内容。在聆听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学会提炼讲话内容中的重点。最终,通过这次活动,使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均得到听说训练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三学课堂”逐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课堂形态。为此,教师应该对“三学课堂”的内涵与要求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逐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新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下),2017,(12):120.
[2]刘桂兰.小学语文同伴合作阅读教学探究[J].新智慧,2017,(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