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下《老人与海》黄源深译本研究
2020-11-28王诗瑶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黄源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子、修辞三方面对译本进行分析,并讨论影响译者翻译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在译者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上,黄源深译文符合“求真兼顾务实”一般性原则,表现出较高的译者行为合理度。
关键词:《老人与海》 译者行为批评 海明威
一.引言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之作,它语言简练、内涵深刻,将人在面对暴力和死亡时展现出来的悲剧英雄的勇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版以来,国内汉译本众多,其中黄源深的译本获得了不少好评和多角度的研究,不过从譯者行为批评角度进行分析的,本文尚属首次。希望通过对黄译本的分析探讨其译者的行为合理度,同时能进一步探索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适用度。
二.译者行为批评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译者行为批评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理论,是属于翻译批评的评价理论,是外部与内部相结合、人本与文本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并旨在追求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三大翻译批评目标的多维方法论 (周领顺, 2019:30)。它是一种主要用于译后评价的理论,也是用来研究译者行为的工具。而“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则是该理论的核心架构。“求真”考察的是对原文之真,也就是在语言层面上译文靠近原文的程度,而“务实”考察社会层面上,译者为了得到译文最大接受度而做的努力(周领顺, 2014:76-77)。而从“连续统”一词可以看出,“求真”与“务实”两者不是割裂关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三.《老人与海》译文分析
译者行为批评研究需要对译者行为进行尽可能客观的描写,本文将从词汇、句子、修辞三方面的翻译分析黄译本的求真/务实倾向。
(一)词汇翻译
1. “Que Va,” the boy said. “There are many good fishermen and some great ones. But there is only you.”
“干吗那么说?①”孩子说,“好渔夫很多,有些非常棒。但你是独一无二的。”
①原文为西班牙。
2. He always thought of the sea as la mar which is what people call her in Spanish when they love her.
他常常把大海想成la mar①,那是人们喜爱大海时用的西班牙语称呼。
①西班牙语。mar是“海洋”的意思,la是前面的阴性定冠词,下文的el 是阳性定冠词。
海明威的西班牙语相当不错,而且《老人与海》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所以书中都出现了不少西班牙语表达。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据上下文无法推出意思,而且该词也没有需要译者拓展之处(如例1);第二种是根据前后文能推测出意思(如例2前文就提到了the sea)。对于两种情况,黄源深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直接译为中文,然后用脚注说明原文是西班牙语,二是保留原来的西班牙表达不变,然后在脚注中给出意思,并进行相关知识点补充(如例2)。方法一便于不懂西班牙语的译文读者阅读理解,体现了译者的务实努力;方法二保留了原文特色,尊重原作者表达,也照顾了不懂西班牙语读者的理解,是一种处理非常得当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译者在求真之时仍力求兼顾务实的倾向性。
(二)句子翻译
《老人与海》全文不过两万六千余字,但“and”的使用就有1277处,表达出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读起来还非常有节奏感。
1. The fish was silvery and still and floated with the waves.
鱼呈银白色,一动不动,随海浪漂浮着。
2. After that he began to dream of the long yellow beach and he saw the first of the lions come down onto it in the early dark and then the other lions came and he rested his chin on the wood of the bows where the ship lay anchored with the evening off-shore breeze and he waited to see if there would be more lions and he was happy.
后来他开始梦见长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狮群中的第一头狮子傍晚时候下到了海滩。接着,其余的狮子也来了。他把下巴靠在船头的木板上。船抛了锚停在那里,晚风徐徐吹向海面。他等着看更多的狮子下来,心里很愉快。
文中有很多像例2这种由很多and连接的长复杂句。黄源深基本按照意群,把原文拆分成短句。如例1的翻译,黄源深就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一气呵成,不加删减,译文也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和韵味。对于例2这种长句,黄源深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主语的不同,对原文进行了拆分,同时对语序进行略微调整,比如将原文的时间状语提前翻译,这样读起来更为顺畅,也更符合汉语读者的语言习惯,这就是在“求真”的基础上达到了“务实”的效果。不过有些地方黄源深的译文因为偏于“求真”而显得比较生硬,比如例2“come down onto it”中的“down”就不一定非要翻成“下”,翻译成“出现在海滩”会比译文的“下到了海滩”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三) 修辞翻译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使用了大量修辞,使得他的文字既简单又生动。本文仅从明喻和暗喻两种修辞方式讨论黄源深的处理方法。
1. He looked at the sky and saw the white cumulus built like friendly piles of ice cream and high above were the thin feathers of the cirrus against the high September sky.
他望了望天空,只见白色的积云已经生成,像一堆诱人的冰淇淋。高高的上空,九月高远的天际映衬着薄薄的羽毛般的卷云。
2. His sword was as long as a baseball bat and tapered like a rapier …and the old man saw the great scythe-blade of his tail go under and the line commenced to race out.
它剑状的嘴像棒球棒那么长,由粗变细,活像一把长剑。……老人看到大镰刀般的尾巴钻了下去,钓线开始飞速往外蹿。
例1中有一处明喻“like sth”和一处暗喻“were sth”,即分别用冰淇淋和羽毛来比喻积云和卷云。对于明喻,黄源深使用喻词“像”进行处理,形式和意义都和原文保持了一致;而暗喻部分则没有保留原文的暗喻表达,而是用“……般”改成了明喻,改变了原文的表达方式。因为此处译文并不好处理为原文“A是B”的形式。求真并不是说要对原文亦步亦趋,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例2也是明暗喻皆有,前部分将大鱼的体型比作长剑,后半部分是典型的暗喻,将大鱼的尾巴比喻为大镰刀。黄源深将“like”译为“活像”,用一个“活”字加强了语气,能让读者对鱼的体型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译者务实的表现。暗喻部分的处理同例1类似,但是此处其实也是能处理为暗喻形式的,比如翻译为“老人看到它那大镰刀尾巴鉆了下去”就能在意思和形式上同原文达到同样的效果。
四.《老人与海》译者行为成因探析
黄源深有过海外留学和访学背景,在多年的翻译实践、研究和教学的理论积累下,有着深厚的双语功底。黄源深(1992:32)认为译者要有自己的风格,但是要“谋求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的统一”,他清楚知道无法做到两者的完全统一,所以他认为翻译佳作是“那些把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到最小的程度”的译作。他在《老人与海》中的翻译正是体现了他的翻译理念,所以译文能做到在忠实于原文基础上还能有节制地融入自己的风格,符合“求真兼顾务实”一般性原则。此外,翻译无定本,时代不同,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和用词就会有所变化。黄源深的译本属于重译本,他在翻译时,就需要考虑当下读者的反应和接受程度,换句话说,黄源深给与了读者相当的关注度,以便能提高译文的接受程度。
五.结语
经过从词汇、句子和修辞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见,综合来说,虽然有一些遗憾之处,黄源深的译文还是十分精到,多数情况下他的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形式上贴合度很高,从加注也能看出他也兼顾了译文读者的感受,黄源深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所以使得原文的风采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展现。译文符合“求真兼顾务实”一般性原则,表现出较高的译者行为合理度。同时,本文也进一步证明了译者行为批评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黄源深. 老人与海[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2]黄源深. 时代呼唤具有独特风格的翻译家[J].中国翻译, 1992(02):33-35.
[3]周领顺.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
[4]周领顺. 译者行为研究十周年:回顾与前瞻——兼评“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41(02):21-34.
(作者介绍:王诗瑶,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