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论语·先进》(第八)探寻孔子的处事观

2020-11-28陆晓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内容摘要:《论语·先进》(第八)记述: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后,其父颜路请求孔子卖掉坐车替颜回买外椁,但孔子拒绝了。后世很多人在解读这个故事时对孔子此做法大为不解。笔者用“以经解经”的方式,探讨身为圣人的孔子的处事观。

关键词:《论语》 孔子 礼文化

《论语·先进》(第八)上说,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后,其父颜路请求孔子卖掉坐车替颜回买外椁,但孔子拒绝了。孔子拒绝颜路的原话是:“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椁”是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孔子对颜路的拒绝,成了后世反孔的人攻击孔子的一支矛,说孔子不近情理,讲究摆谱,一辆破车,既舍不得为自己的儿子付出,也忍心拒绝用于自己最得意弟子的身后之事。对于这样的看法,笔者始终怀疑,难道我们这位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仁人君子士大夫的楷模、历朝历代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老夫子,就是这样的气度胸襟?

孔子之拒绝颜路,所说的话,载之于书,人所共见。然而,孔子拒绝颜路的真正意思,是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否言外尚有深意?而这个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深意,才是孔子的初衷?笔者认为,孔子的话只是托辞,其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或者说他对颜路不失时机的教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隐藏得很深,需要一番辨析思索才能了然于心。

孔子学问通天彻地,时人无法望其项背。颜回慨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子贡也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夫子之门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子张》),但孔子不是一个囿于成见、不知灵活通变的呆板的人。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大家公认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却有完全不同的回答,对子路的回答是:你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就去做呢?对冉有的回答却肯定而果断:对,听到了就去做!这是孔子根据子路和冉有两人不同的个性所做的针对性教育:“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对于性格豪侠激进的子路,适当抑制一下,而对于迂缓退缩的冉有,则应该推一把。

《雍也》记载,子华出使齐国,冉求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小米,孔子起初答应给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点,孔子又答应给二斗四升,最后冉求却自己增加到了八百斗。孔子并没有过多责备冉求,只是委婉地说,子华“骑肥马,衣轻裘”,已经挺富有了,只需救济急难的人,没必要帮助富的人更富。与此对比,对于在自己家当总管的原思,孔子发给他九百斗小米,原思拒绝,孔子对他说:“不要推辞,你可以拿去分给邻居和乡亲们!”这就是孔子“周急不继富”的态度,当用则用,不当用则没必要奢侈浪费。

孔子“温、良、恭、俭、让”,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也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述而》)。朋友死了,没有亲人收殓,孔子就替他办丧事。碰到有丧的人,即使关系密切,孔子也一定敛容变色,哪怕在车上,也要俯身表示哀悯。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只问伤着人了没有,却不在乎马的情况(《乡党》)。

一个并非呆板,也不吝啬,却极富同情心的人,为什么就舍不得让出自己坐的车给最得意的门生用这人生最后一次?不能步行、需要坐车真的就如此重要、无法变通吗?这是孔子真正的理由吗?

颜回是孔子反复赞叹的弟子,他深得孔门道统,却不幸短命,三十二岁就死了。从《先进》篇知,孔子对颜回的先自己而去有多哀痛,反复说“天丧予!天丧予!”但是,孔子却反对厚葬颜回。后来,学生们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说:“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孔子自己非但不贡献车子出来,对于门人弟子铺张排场办颜回丧事的做法,也并不赞成,很遗憾地说出了上面这番话。将孔子的这番话与前边拒绝颜路的话对照分析,我们至少可以明确这样一点:孔子反对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厚葬!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只有棺,没有椁地下葬了。

对于道义礼仪,孔子自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对于他人,孔子只是提倡,却并不强迫。因为礼仪的本质是必须发乎内心,再形之以外,如果只有形式而无内在,那就没有讲究道义礼仪的必要了。在《阳货》篇,孔子关于丧期问题与宰我的对话中,就体现了“丧致乎哀而止”的精神。宰我认为,三年丧期太长了,改为一年就可以了,那么孔子就问他,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能够安心吗?宰我回答安心,孔子说,你安心,就那么做吧!君子居家守丧期间,吃美味的食物不香甜,听音乐也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也不觉得舒服,所以才不那么做,如今你既觉得安心,你就那么做吧!宰我走出去之后,孔子说他“不仁”,连天下的“通丧”也做不到。相当于现在的老师批评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遵守校规校纪,是对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如今你这基本的做不到,成绩也达不到班上的平均分,你竟还能心安理得?

孔子赞成精简礼节,但精简的前提是必须能充分地体现礼的根本,即诚敬。《子罕》篇写到,对于礼帽由麻改制为更节省的黑丝绸的做法,孔子表示赞同,但对于臣见君,由原来堂下堂上各拜一次简化为只在堂上拜一次的做法,孔子并不赞成,因为那是傲慢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应该统一,而内容犹重于形式。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显然,礼乐的根本,在于诚敬,玉帛钟鼓之类,不过是借以表达诚敬的媒介,只讲究其外,不注重其内,是孔子所不赞成的。

对于人们所说的一番话,有时往往不能仅由字面理解其意思,这是由话语表达的技巧决定的。孔子也有不言而教,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的情况,甚至有时也开开玩笑。《卫灵公》篇就写到,卫灵公询問孔子关于军队列阵打仗的问题,孔子回答他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曾听说过,行军打仗的事,我没有学过。”说了这番话后的第二天,孔子就离开卫国了。显然,孔子这里是搪塞卫灵公,他不喜欢战争与屠戮,自然不会教卫灵公打仗的方法。《阳货》篇记载了孔子这样的两件事。第一件是戏谑子游。一天孔子到武城去,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就“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引得子游跟他发急,说以前我曾听您说过,人们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爱人,容易管理,我可是按您的教导做的呀!孔子最后不得不点透他:“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尔”!第二件事是孺悲想见孔子,孔子推说有病没有见他,却在传话的人出门时拿起瑟来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到。孔子不想见孺悲的真正原因,后人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孔子也有“言非其实”的时候,却是显然的,而隐藏在其中的深意,却不那么容易让人理解。有一则禅的故事说:一位徒弟入寺多年,每天洒扫庭院,端茶送水,尚未开悟,一天对师傅说,他入寺以来一直勤勉修行,自认非常尽心,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师傅的开示,请师傅教他一点真正的佛法,师傅说你可冤枉我了,每天你向我合十我对你低眉,你端茶水来我替你喝下,我无时无刻不在教你佛法,你怎能冤枉我没有教你!也许,我们就像那位愚钝的徒弟,理解不了圣人的不言而教。孔子曾经说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古圣先贤的教诲如太阳般无私普照,我们自己没有得到温暖,就说太阳没有发光,显然是不对的。

颜路如果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应该可以明白老师拒绝他的话当中的这么几层意思:首先,老师提供了他自身解决问题的参考:“鲤也死,有棺而无椁。”我也是因为穷,儿子孔鲤死后装了一层棺就下葬了,并没有椁。言外之意是,我以前这么做,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你不妨也可以这么做。其次,颜路还应该听出更深一层的意思:我自己的亲儿子我都没有卖掉车子为他置办外椁,如今对于我“视犹子”的颜回我也不会这么做的。最后,需要用车不能步行不过是孔子的托辞,尽管这是一个很实在的理由。那个时代庶民与士大夫礼仪有别、尊卑悬隔,“不能徒行”就是当时大夫的身份证或名片。但是也并不见得这部车就无法舍弃,只看是否值得,是否必要。就如同有人要来借我们一样东西,我们不想给,就拿一个很堂皇的理由来回绝一样。也如同《子罕》篇孔子对“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的评价:“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你不是真想呀,如果真的想念,那有什么遥远的呢?也正如俗话说的:要想做总是有办法的,不想做总是有理由的。孔子本来就不支持厚葬的做法,对于自己不赞成的事,最好它是办不成,而让自己牺牲掉一个常规的礼节去促成它,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假设,颜路是要借孔子的车去救颜回的命(或者随便任何一个人的命),孔子应该是二话不说就借出去了。

那么,如果颜路明白了老师言辞之外的苦衷,就应该知道老师是在教他为人处世的一个道理:做人要行其本份,别超越现实条件和自己的能力去做事。

笔者以为,上述理解应该更能接近孔子原话的本意,若光从字面去看就责备孔子,那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了。如同子贡告诫毁谤孔子的叔孙武叔:“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自量也。”(《子张》)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用《论语》为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作者介绍:陆晓珍,百色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