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优化科学教学

2020-11-28韩建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多媒体优化

韩建芳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和发挥好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势,将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72-02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要具有开放性”。因此,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注重传授课本知识,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做到资源整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等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层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断加大投入,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在日趋完善。就我们大西北的基层学校来说,也装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录播室,配备了高质量的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等仪器,实现了“一网通”“班班通”。这些现代化设备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优化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教师常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运用多媒体优化科学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感兴趣的事情才喜欢参与,这是小学生普遍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常常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提问题”“观视频”等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声音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风雨声、鸟叫声、小孩欢笑声等,让学生听声猜物。学生听后个个兴高采烈,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生猜测后,我提问:“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们想知道原因吗?”“想不想一起探究?”……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顺利导入新课,又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为接下来进行“问题—质疑—研究—总结”的探究活动做好了准备。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把“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放在了首位。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始就开设科学课。在科學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打破以往直接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科学结论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课堂四十分钟和科学教材的束缚,巧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和喜悦。

科学课本中有些知识远离学生生活,且抽象难懂,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另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紧扣教学重、难点,想方设法通过视频、图片和演示等手段,使课堂“活”起来、画面“动”起来。这样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探究新知。例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鼓励学生先大胆猜想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再通过课件播放“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演示画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简图。这样教学,使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了日食和月食的整个形成过程,既生动形象,化难为易,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通过“由扶到放”“扶放结合”等策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通常实验课是教师先演示实验,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再放手让学生去实验。但是,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常会看不清楚,导致实验效果不佳。于是,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课前把一些演示实验做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微课,直接让学生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我适时进行讲解和强调,规范实验的细节和要求,在学生看完后再让他们分组实验,这样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巧用多媒体进行评价反馈

科学课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还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因此,我在课堂上常采用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交流总结,并充分利用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手段,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使他们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例如,教学《各种植物的叶》一课时,我让学生把采集回来的叶子先进行分类,再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评价,我把各小组的分类过程和结果通过网络上传到电子白板,让学生共同评价,判断分类标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了不浪费资源,课后我让学生用手中的叶子粘贴成各种图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有的学生用叶子做成房子,有的学生用叶子做成蝴蝶,还有的学生用叶子做成鱼、牛、羊等动物……这里,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媒体手段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反馈,收到了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拓展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不能仅限于书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方法有效地向课外延伸。为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场地,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增长知识。

例如,教学《蚕》一课时,由于北方学生对蚕的生活习性、成长过程、吐丝和做茧都较陌生,所以我用课余时间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学生浏览网页、查找信息、独立思考,自主获取知识。多媒体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变得有生机、有活力。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为了拓宽活动空间,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教师可以将实验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让学生在家里做实验、到大自然中去开展实验活动等,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思想。此外,学校还可以组建“手工制作”“发明创造”“拼图游戏”“电脑绘画”等科技小组,让学生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科技活动,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总之,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当然,教师不能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适时运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多媒体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