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法创新,把握“取”与“舍”

2020-11-28徐佳慧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法句型语篇

徐佳慧

[摘 要]教法体现的是教学理念。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更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反思与创新自己的教法,把握“取”与“舍”,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英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教法;创新;取;舍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35-02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多停留在“灌输”层面上,教师的“主导型”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的探究空间,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思维等能力较弱,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完全放手也不现实,易于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创新教法,做出正确的“取”与“舍”,明白哪些是值得“取”的,要继续保留;哪些是值得“舍”的,要果断放弃。通过创新教法,教师重新设计教学,根据学生好奇心、表现欲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趣味的英语课堂。下面,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3 《Holiday fun》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一、明确创新目标,“取”与“舍”有方向

创新教法时,教师应思考“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正确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法有何关系”等问题,进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决定教法的运用。那么,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应该学什么呢?学生要记住英语的词汇、语法等,然而这些知识性内容只是教学目标之一,并不是全部。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关注学生英语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只有将“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要让学生获得哪些能力”等问题整合起来思考,创新教法才有可能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也才能达成。另外,在创新教法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具有的递进性。如教学语篇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语篇的内容,能够展开顺畅、流利地阅读,能够记住语篇的基本内容;对语篇文本架构的理解要把握条理性,能够归纳和表达语篇的文本内容。又如,在话题交际与语言运用上,要使学生能够实现语法、句型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够链接已知,创新应用新知;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教师就懂得如何进行教学的“取”与“舍”了。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是会读、会说、听懂词汇;二是能够理解、会读、会用句型;三是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并尝试复述文本;四是能够围绕话题展开语言交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五是习得英语文化,分享学习快乐。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创新教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

二、善于“抓”与“放”,促进理解内化

英语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建立对等关系,即围绕教学目标,细化教学方法,衔接教学内容。这样教学虽有一定成效,但往往以教师为主角,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失去学习的自主性和热情。创新英语教法,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从中积累英语知识,发展英语综合技能。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放手,要在“抓”与“放”的调控中,推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把握教学起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英语教学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学情,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英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如本节课的知识点,关于节日的话题,学生已经学过“一般现在时”,如“Where do you go?”“What do you do there?”“Do you...”等句型。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对话,引导学生回顾“一般现在时”的语法知识,为后续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评估学生英语能力,为“放”做准备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两种:一种是现有水平,指学生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水平,需要学生自己有所突破,挖掘潜能来获得更好的体验。因此,创新教法,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预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为导向,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拼读方法自学词汇,或根据所学的语法知识,对文本中的“一般过去时”、特殊疑问句进行辨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此确定“放”的程度。

3.梳理教学重、难点,做到“收放”自如

学生年龄小,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创新教法,就要客观分析学情,结合教学内容,梳理与明确教学重、难点。如教师除了要分析“学生会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什么”等问题外,还要明确哪些是学生做不到的,从而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明确教学重、难点。当然,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些是难学的知识,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疑问句语法的运用。教师要在学生对语篇内容基本了解、能够完成文本顺畅阅读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来突显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一般过去时”、疑问句语法的表达方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英语素养

创新教法,要将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发展英语思维,丰富英语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注重提问的运用,激活学生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手段,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思考、质疑、探究的机会与平台。如对本节课主题的提问“After reading the title,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渗透“What”“How”等疑问词,旨在使学生认识疑问句;对“Mikes holiday fun”展开提问,意在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如“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holiday?”“What did you do there?”等。很显然,通过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设置课堂活动,强化思维训练

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设置课堂活动。如在本节课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一般现在时”,所以教師没有按照“示范—引领—训练”的步骤导出新句型,而是创设过去时的应用情境,让学生直接练习新句型。当然,为了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以“holiday fun”为话题展开情景交流,深化学生对新句型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要把握好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自主练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更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反思与创新自己的教法,把握“取”与“舍”,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英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教法句型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典型句型大聚会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翻译误区逐个看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