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1-28翟永政钟炜瑜蔡灵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中药房应用效果

翟永政 钟炜瑜 蔡灵芝

【摘要】 目的 分析在中药房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中药房运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设为对照组, 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中药房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管理, 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药品审核、调配正确率以及药品差错情况。结果 研究组药品审核正确率97.5%、调配正确率98.0%均高于对照组的95.0%和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处方差错率0.2%、医嘱差错率0.2%、调配差错率0.6%、总差错率0.9%均低于对照组的0.8%、1.2%、1.4%、3.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中药房的管理可以加快药品的审核及提高其正确率, 更好的保证药品提供流程的顺利, 进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医疗服务品质。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中药房;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78

中药房是每个医院必须设立的科室, 但是就目前来说, 大部分的中药房管理都比较混乱, 这也直接导致了整体医疗服务品质的下降, 增加了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中药房混乱管理的原因当中, 用药的不准确和药品出差错是其最主要的原因[1]。而传统的中药房管理方法不能很好地改善这种混乱, 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中药房管理的需求。经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 在中药房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显著改善用药不准确和用错药品的情况, 进而从整体上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并且提高了医疗服务品质[2]。正因如此, 经过良好的管理, 也提高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在中药房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中药房运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设为对照组, 共发放97000件药品;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中药房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管理, 设为研究组, 共发放89700件药品。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中药房进行管理。包括:中药房定期开窗通风, 保持整洁、卫生, 各种仪器定时做好保养工作, 中药房工作人员需掌握仪器简易维修方法, 掌握各类药品的用法用量、储存及注意事项, 根据类别标记好各类药品的标签, 做好防潮、虫鼠措施, 做好药品分类的管理、定期清点药品, 定期定时对中药房进行空气消毒[3]。

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房进行管理:①计划(plan):在进行中药材的选择时, 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药品药材的准入标准, 由正规渠道购入品质优良的药材并且让主管中药房的药师进行严格把关审核, 只有通过审核的中药才能进入库房, 并且由专人进行登记[4]。药材进入库房后, 根据各类中药材药性的不同、保质期的长短选择合适的存放方式和顺序, 从而尽可能保证药材的药效不被流失。让主管药师联合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中药房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进行记录(如处方、调配、医嘱等差错), 登记后还要分析这些可能出现差错的原因并且寻找解决方法。定期对中药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并在此的基础上进行奖励和惩罚, 以确保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过关, 改善药品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 进一步提升其医疗服务品质[5]。由于每种药的药性都不一样, 有些需要磨成粉再服用, 而有些需要切成片, 所以中药的包装也各不相同, 因此对中药材进行规范性包装是十分重要的, 让中药房的管理人员甚至都不需要靠嗅药品的味道、观察药品的形状来分辨药品, 只需要查看包装就知道里面装的是哪种药材,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药品调配差错的出现。不止是药材, 医生开具的处方也需要进行严格审核, 因为处方出的差错所占的比例也不小。一般来说, 中药房的管理人员在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的时候应当更加仔细, 要注意用药是否对症、用量是否准确、药名有无错误等。②执行(do):在中药房中设立单独的监管小组, 工作范围包括:对中药房的日常情况进行监控, 药品入库、处方审核、药品调配与发放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防控中药房具体工作出现差错, 保证患者及时、准确地能够取到自己需要的药品。③检查(check):中药房的单独监管小组应对中药房的药材每天进行检查、清点, 仔细认真进行需要记录的数据和事情。④处理(act):每天都要对中药房进行全面的检查, 若是在检查中发现了问题, 则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尽可能找出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尽快制定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监管过程中发现工作疏漏, 应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各工作人员的意见, 综合分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并进行优化整改, 在下一个周期中观察其实施的效果, 并进行下一次管理效果评价, 整理并分析其不足与原因, 整体优化方案再进一步实施, 在管理循环周期中不断进行优化。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药品审核、调配正确率以及药品差错情况。

1. 4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药品审核和调配正确率对比 研究组药品审核正确率97.5%、调配正确率98.0%均高于对照组的95.0%和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药品差错情况对比 研究组处方差错率0.2%、医嘱差错率0.2%、调配差错率0.6%、总差错率0.9%均低于对照组的0.8%、1.2%、1.4%、3.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药房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负责管理处方、调配药品、管理药材, 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 不但影响临床的治疗, 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6]。因此选用一个良好的管理方法, 对中药房的管理乃至于整个医疗系统来说都是重中之重的。

PDCA循环管理法是将质量管理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执行,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 符合各项企业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 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它要求将计划中要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按照标准作出具体计划并进行实施, 继而通过检查评估实施效果, 将实施过程中值得肯定和可取的部分作为下一个计划的标准, 摒弃其中不可取的部分, 并进行总结优化, 于下一个循环周期中确定解决方案[7, 8]。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PDCA循环管理法的管理下, 研究組药品审核正确率97.5%、调配正确率98.0%均高于对照组的95.0%和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处方差错率0.2%、医嘱差错率0.2%、调配差错率0.6%、总差错率0.9%均低于对照组的0.8%、1.2%、1.4%、3.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加快药品的审核及提高其正确率, 更好的保证药品提供流程的顺利, 进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医疗服务品质[9]。

综上所述,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中药房, 有效改善原本中药房管理混乱的局面, 更加高效地管理中药房, 并且能减少药品各种出差错的概率, 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温明铃, 张兰旭. 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 西部中医药, 2013, 21(12):42-44.

[2] 陈艳, 宗强, 陈爱民, 等. 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药事与药物使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安徽医药, 2014, 18(2):365-368.

[3] 卢兴, 钟慧, 陈彪等. 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干预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效果分析. 中国药房, 2018, 29(11):1466-1469.

[4] 许斌, 夏卫东, 曾玲, 等.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中药房的效果分析. 中国药业, 2015, 20(13):46-47.

[5] 李敏.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26):30-32.

[6] 林岚, 赖静雯, 叶颖霞, 等. 戴明循环管理对降低中药房处方内部调配差错的影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0(10):187-188.

[7] 史文华. 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探讨. 医学信息, 2015, 32(13):222.

[8] 王金金. PDCA循环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引用效果. 光明中医, 2018, 33(8):1205-1206.

[9] 石敏. 中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的效果评价.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 25(4):75-77.

[收稿日期:2020-05-06]

猜你喜欢

中药房应用效果
中药房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观察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