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乐府歌曲谈传统音乐与文化的融合

2020-11-28何纪玮王永振

语文建设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歌诗汉唐乐府

何纪玮 王永振

书名:汉唐乐府的文化阐释

作者:陈洪

出版单位: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

ISBN:9787550623194

定价:52元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是音乐所承载的对象,因而可以说,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中国音乐文化是建立在历史文化基础上的,传统音乐与文化相融合也使得音乐文化更加充满力量,历久弥新。以乐府诗歌为例,乐府歌曲就是在漢王朝时出现的首个“乐教”系统,当时社会比较安定,采集了很多歌辞与乐谱。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汉唐乐府文化内涵和自由多变的精彩内容,推荐读者参阅《汉唐乐府的文化阐释》一书。该书主要依托汉唐乐府的歌诗作品阐述乐府传统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述诗词曲目的创制、诗体意义、音乐含义、诗体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

全书共收录了汉唐时期的20篇乐府作品,从歌诗与写作关系、诗歌的音乐传播、乐府古辞的文本化、汉唐乐府诗歌题目的创制、诗体意义五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乐府学及其文学史意义,从而揭示出音乐与文化融合的历程。作者首先阐述司马相如确立了汉代郊祀歌创作的思想基础,成就了歌诗写作关系新论。通过对《天马歌》的考辨论述《史记·乐书》的真伪存疑之处,揭示出当时两部以马咏诗的重要作品产生的意义,寓意诗歌能够进入郊祀宗庙大典中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有必然联系。挽歌《嵩里》代表了从东齐的俗谣到乐府礼乐形态转变的标志性作品,而这个过程的实现也正是汉代礼乐建设行为赋予的深层含义,依赖于当时本身的挽歌文化内涵。其次,介绍了《乐府诗集》作者郭茂倩将“鼓吹”“横吹”曲辞的汉鼓吹乐的杂合状态中分离后单独设类别,对乐府学产生了重要意义,昭示了汉唐乐府诗的发展脉络;同时作者通过引用曹植的杂曲、魏晋相和歌辞的人乐辨析的作品,一一进行详细阐释,说明了汉代诗歌的音乐传播。最后,介绍了因各朝代音乐发展状况以及乐府文学的发展规律造成的拟作诗体,出现了分布不均的情况,详细对乐府诗题“行”“篇”音乐含义与诗体特征进行说明。综上所述,作者通过不同时期出现的诗集内容对汉代乐府文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旨在说明音乐的发展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都离不开文化背景的作用力。

与前人的研究作品相比较,该书的研究成果具有文学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全书共计20篇作品,单独成文都可以成为独立研究课题,可见每篇内容的重要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对汉代乐府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上,同时在文学历史上都具值得研究的意义。而作者驾轻就熟地在阐述每个单独课题时都能够运用自如,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历史底蕴深厚。该书对于热爱文学研究以及相关科研人员而言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何纪玮 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 王永振)

猜你喜欢

歌诗汉唐乐府
王阳明童蒙教育思想探究
乐府—清平调之二
小论“古典”两派
从先荀后孟之说看汉唐荀孟关系以及荀子在儒学中的地位
汉武帝立乐府之辨
歌诗达亚洲战略新布局 大力发展广州母港航线
全球邮轮继续开往中国 歌诗达要为中国市场量身订购
论吴国伦的乐府诗创作
歌诗达邮轮表彰中国旅行社合作伙伴威尼斯狂欢夜荣耀加冕“旅业菁英”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