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020-11-28辛金钦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精准扶贫

摘 要:精准扶贫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对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精准扶贫;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的重要内容,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和贫困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必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中国化、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历史实践中,彰显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中国化

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治理贫困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新发展、新体现。马克思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时就提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而不应当去寻找一些小的弊病”。[1]“资本家剥削无产者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了无产者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为资本家带来利润。资本家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原因在于劳动力能创造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人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及人与人相异化的劳动异化,致使贫困问题更加普遍,资本的有机构成加剧了贫困的严重性。”[2]则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是导致无产阶级普遍贫穷根原。

列宁在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苏俄贫困治理实践,提出了面对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解决贫困问题不能仅改变生产关系,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消除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必须采取新经济政策,不能通过直接下命令的方法,要通过迂回的各种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补助的办法发展生产力,把发展大工业、农业、商业作为苏俄消除贫困的重点工作,统筹协调地物质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形成了中国化的贫困治理体系。毛泽东在总结中国社会贫困问题时认为,旧中国的贫困要通过革命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要消除贫困就要建立新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工业化道路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领导人,希望通过生产关系变革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思路,与马克思的贫困治理理论一脉相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邓小平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优势所在,”[3]强调要消除贫困必须全面的改革开放,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出路。在解决初级阶段社会普遍存在的路径上,选择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4]的道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探索解决贫困问题,是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和列宁贫困治理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结合的产物。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代普遍贫困已经不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提出了:“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5],扶贫重在精准是从我国贫困治理的国情出发,在充分尊重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和差异的基础上,总结我国贫困治理经验教训,提出的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二、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多次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答应不答应、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6]作为检验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这其中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价值追求得到彰显。特别是2013年10月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扶贫工作的“六个精准”,围绕的中心是贫困群体,追求的目标摆脱贫困,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心、服务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准扶贫只有激发贫困群体穷则思变的斗志,精准扶贫的各项扶贫政策才能得到最广大贫困群体真正拥护,才能变成贫困群体的自觉行动,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贫困治理的工作中来。

精准扶贫的“谁扶、扶谁”,需要明确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问题。“谁扶”体现的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贫困群体等的共同参与、组织和实施。“扶谁”体现的是精准扶贫处于主体地位的贫困群体,谁真正脱贫、脱贫是否顺利、脱贫成效如何,最终发言权在贫困群众。贫困群众不仅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参与主体、受众主体,也是评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效性、公平性的检验主体、监督主体。要使精准扶贫工作从源头上做到有效和公平,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重要环节,必需有贫困群众的参与、检验和监督,让贫困群众能够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元化的形式,参与精准扶贫的全过程,保障扶贫事业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就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92年南方谈话又强调:“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消除贫困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把深化改革作为突破口,先后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改革措施。针对我国因地区发展、城乡发展等差异因素造成的贫困,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打破平均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劳动积极性,都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断探索改革,我国的贫困治理成绩瞩目:“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了94.4%,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7]谱写了人类贫困治理历史的辉煌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把真扶贫和扶真贫得到落实,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激活了广大贫困群众的创造力,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8]。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9]贫困问题复杂多样,贫困形成日积月累,解决贫困问题必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过程,世界上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面临着贫困治理的艰巨任务,唯有中国共产党才会立下铮铮誓言: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更是一个执政党有担当、负责任体现。

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体现人民主体地位,保证最广大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完善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体现,是确保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稳定推进的制度保障。

解决贫困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是检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推进和检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习近平创造性地将党的领导与精准扶贫实践紧密结合,明确了各级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职责、权限、要求、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党纪党规,细化了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日程安排、工作流程、评估考核、监督保障,体现了党的领导在推动精准扶贫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精准扶贫推动了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执政为民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彰显了以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是新时期执政兴国、实现小康的有益实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探索。

五、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描述的末来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0]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摆脱贫困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越来越充分的条件。精准扶贫的扶持对象精准,就是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把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等个性化的差异摸清,引导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体探索符合实际的脱贫道路,为每个贫困个体的摆脱贫困提供有特色的扶持,只有实现了困难群体的精准脱贫,逐步走向富裕之路,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贫困群体也才能在脱贫贫困的奋斗历程中展示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项目安排精准,就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结合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以及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特点,区别对待项目安排,对于硬件设施条件较差,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贫困地区,主要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等公共项目投资,完善乡、镇、村道路建设和技术标准;对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科学评定环境等级,综合整治现有水资源,加大抗旱水源和饮水安全建设。在农村电网、互联网基本普及情况下,加大网络技能、技术培训力度,提升现有医护人员的水平,加大激励社会医护工作者参与扶贫力度。

资金使用精准,确保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扶贫资金本质上是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专项资金,是解决社会贫富悬殊,协调社会突出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资金。针对目前扶贫资金相对短缺、使用浪费的双重问题,需要在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解决好资金使用浪费、低效的问题,特别是要制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扶贫项目,对于扶贫资金绩效考核不达标,难以提升贫困群体自我造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必须坚决终止,否则摆脱贫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难以实现。

措施到户精准,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人文关怀。在精准识别、动态调整的基础上,根据贫困程度、脱贫能力、脱贫水平,进行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确保扶贫措施精准对接、精准受益;因村派人精准,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奋斗的人生最美丽。选派干部精准就是要选派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驻村干部,因村选派、人尽其才、发挥特长,不断提升驻村干部的政策水平、科技知识、市场信息获取与转换水平,加强督导、督查,完善考评办法,对无法正常履职的驻村干部坚决调整。脱贫成效精准,让贫困群众感受到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历史的检验,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个体,选择统一量化标准、差异化标准评价脱贫效果,强调没有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扶贫将永远在路上。

总之,践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就是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扶什么等问题,真正做到识别贫困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效果精准,围绕精准扶贫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理论体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不仅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1

[2]曾令元.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研究[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06):8-1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2

[4]鄧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1997-02-19

[5]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四年来[D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17-11-03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3

[7]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D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18-08-29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

[9]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n/,2018-12/18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作者简介:

辛金钦(1962--)男,山西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精准扶贫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