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狼疮性肾炎

2020-11-28夏嘉编辑苏二

科学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狼疮生物制剂血管炎

文/夏嘉 编辑/苏二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累及多系统的疾病,世界流行病学的调查指出其发病率为(7.4—59.4)/10万人,而患病率为1.4%—21.9%。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睑及肢体的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在亚洲人群中累积发病率最高,有四分之一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0年后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大多数狼疮性肾炎是一种抗体抗原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狼疮患者的自身抗体可减少足细胞蛋白的酪胺酸磷酸化,从而导致肾炎。有的患者P-ANCA阳性,表明狼疮性肾炎具有血管炎的性质。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原位免疫复合物和血管炎性的病变一样,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在狼疮性肾炎中也很常见。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发病。

治疗方法为急性期诱导缓解、阻止终末期肾脏损害的发生和维持缓解的巩固治疗。糖皮质激素虽然疗效肯定,单用却难以完全控制住病情。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联合使用使狼疮肾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反复、激素撤减困难、对多种免疫抑制剂反应不佳。

目前,针对狼疮性肾炎的抗炎和/或抗自身免疫反应的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治疗尚未达成共识,而运用昂贵的生物制剂治疗的同时也会产生机体不耐受、感染等情况。

临床上,本病的中医治疗可辨证论治、分期治疗、自拟方的运用、兼证治疗等,治疗方法多为养阴、补气、益肾、温阳、活血、祛风、通络、化湿、逐痰、清热解毒等。中药虽然苦口,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可增加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猜你喜欢

狼疮生物制剂血管炎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
狼疮丸对降植烷诱导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一项单中心十年的血管炎住院病种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外周血OX40/OX40L及抗C1q抗体水平对狼疮肾炎的诊断价值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兼结核潜伏感染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