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传播思考

2020-11-28潘昱含

科技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走出去策划内涵

潘昱含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蔓延,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输出,也应该顺势而为,以影视、出版等为载体,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尤其在图书出版领域当中,做好高质量的精品书,将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用多样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体现出版人独具匠心的品位和智慧,才能依托“走出去”战略将出版物传播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被翻译成各种语言,进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

1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意义

1.1 为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增添活力

受新媒体行业的冲击,传统的出版行业中纸质图书的销量和关注度逐渐降低,市面上标榜的畅销书,销量也大不如前,导致许多小型的出版社纷纷倒闭,大面积裁员的情况也层出不穷。在这种境遇下,出版社中的不少编辑也丧失了工作的动力,所策划的图书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但是基于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将图书的策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食、服饰、文字以及历史等内容融合起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出版社的编辑增加灵感。而且这类图书有专门的营销渠道或出口渠道,一旦做好,不仅会在国内市场上增加口碑,甚至远销海外,被翻译成各种国家的语言,不仅增加了相关编辑的自信心,同时也能为整个出版市场增加活力[1]。

1.2 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邃的内涵和幽深的品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但是随着近几年西方文化的入侵,无论是国外的书籍还是国外的影视资源,在中国的发展都非常顺利和迅速,不少作家、影视编剧纷纷效仿,可见文化输出的效果非常明显。反观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虽然孔子学院、古装影视剧获得了一种的认可,但是影响的范围还非常狭窄。基于此,将出版物与传统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从少儿绘本到经典读物,从四大名著到怪异杂谈,使一大批优质读物和文化经典真正地走出国门,让国外友人能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着迷,在树立品牌文化自信的同时,有利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播和发扬,对我国文化建设来讲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

1.3 以文化的力量促进经济、外交的发展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必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及相关单位,实施了以“丝路书香工程”为首的文化传播工程战略,并与达成共识的29个国家签订专属政府协议,旨在促进多边的文化互动。基于改背景,我国出版社纷纷成立专项策划小组,共同创办国际书展、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品味别国文化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图书结合的魅力。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的引导下,相关单位联合外文书店,还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图书线上线下一体化国际营销网络平台,旨在为世界的人们提供优质的文化图书资源。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强化经济建设以及外交事业来讲具有很深远的影响[2]。

2 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传播路径

2.1 易于理解是关键,创新是根本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对于初学者或者是由文化壁垒的外国人来讲,让他们理解孔子的儒家道义,让他们体会诗经中复杂的禅意,想必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传统文化图书的策划,无论是策划编辑还是营销执行人员,都应该将通俗易懂或易于理解作为图书策划的首要标签,无论内容是华丽还是淳朴,都需要本着简便和通俗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要体现创新性,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如用插画的形式表现诗经中男女隐晦的爱意;将古代的诗歌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歌谣。用全新的编纂和创作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和重组,既能提升出版物的价值,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例如《论语》想要真正地“走出去”,编辑和营销人员应该剖析其本身传达的价值观和内涵,将孔子与弟子们交流时所使用的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用经典案例解构的方式将日常待人接物、尊重他人的思想内涵表达出来,告知读者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以及怎样去承担这些责任。表面上,《论语》是教导他们行为规范,但是一经出口,其表达的就是中国文化的温婉和简约,具有极强的传承和传播价值。

除此之外,编辑在策划图书之前,还需要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意识形态进行有效的了解,以便于对出版物进行具体的说明、解释和书评介绍等,并将这些解释放置到前言的位置,只有深刻了解这些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才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才能真正地提升书籍的销量[3]。

2.2 内涵结构是核心,深度是灵魂

外国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是从影视剧或者是旅游得来的,因此饮食、服饰等渗透更为广泛。为了能够使其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层次和更广泛的了解,在策划图书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分层次和深度的解读,包括中国养生常识的汇总、中国建筑的起源和科普、中国节日的渊源和介绍以及中国书法的派系和发展等。这些内容可以编纂成一个套系,分不同的册,集中出版。

例如,想要介绍我国不同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可以将该册命名为风俗。除此之外,在介绍中国风俗的时候,还可以适当与西方的风俗文化进行对比和例证,以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包容性。例如,在介绍清明节的时候,中国对亡者的敬畏和缅怀,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如焚烧、寒食、踏青等,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慎终追远的精神内核。而西方对于死者的祭奠是在万灵节,通过弥撒或举办庆祝活动来祭祀亡魂。文化差异造就了不同国家,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精神内核却存在高度的统一。这种对比结构的形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共鸣。除此之外,注重出版物的深度,防止点到为止,也是对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一种尊重和还原,是出版人员作为文化传播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在。

2.3 技术结合是新方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严重冲击了传统出版行业,但是另一方面也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商机。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图书出版领域,在光盘刻录、语音识别以及有趣的辅助阅读视频等,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的书籍阅读形式,一些附加的属性和功能,也成为增加图书销量的法宝。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类的书籍中,增加3D 建筑模型的附加功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还能手动将书籍按照折痕或指示,折成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这些图书的制作成本和人力成本都相对较高,但是传播的效率和传播的效果却异常明显。

除此之外,新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多种语言的即时互动上,读者通过特定的点读工具,放置到中文上,就能听到英文的详细注解,既方便理解,也便于外国友人学习中文,消除语言壁垒。甚至随着数字出版的盛行,外国人利用平板电脑,通过营销平台就能直接购买想要的电子书籍,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省去了物流等相关环节,大大提升了文化输出的效率,为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商机[4]。

3 结束语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行业也应该顺势而为,将文化内涵与图书出版联合起来,顺应“一带一路”的倡议,真正地“走出去”,提升文化交流的效率,强化传统文化传播的功能。在实际的图书策划和出版营销中,也应该尊重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通俗和深度的解构,并依托新媒体和互联网优势,构建国际图书营销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统,提供优质的营销渠道,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猜你喜欢

走出去策划内涵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