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火电厂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对策

2020-11-28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外委火电厂人员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龙分公司,贵州铜仁 554001)

1.公司当前安全现状分析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龙分公司,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境内,是贵州东部电网的重要枢纽及支撑点,其交通便捷,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公司现有装机2×300MW机组,两台机组于2006年10月投产,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连续安全运行5207d,公司累计发电483.17亿kW·h。

在抓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狠抓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以及处理违章方面,多次召开公司安全大讨论,为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公司将依据现阶段的安全问题,在保证问题得到精准、可靠、有效解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强化岗位技能与技术监督保证、严格把控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等手段,推动新时期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的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2.当前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

虽经过长期的安全教育、监督、管理,公司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由于“重检查、轻问责”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人员在履职的过程中,存在懈怠以及取巧心理,进而导致了部分人员责任心不强,其履职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人员是生产操作的直接执行者与责任人,为此,需要对于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以及岗位职责方面的内容,加以宣传及教育,以此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

2.2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在安全生产方面,设备系统运行方式的优化与设备治理,是保证安全风险被有效规制的前提,但由于设备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相应的安全基础较为薄弱的现象存在。例如:脱硫、除灰设备在其应用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使用成本较高、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电除尘效率低、纤维强度不高、5μm以下的微粒的去除率较低、能耗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设备的改进与优化是当今提升安全防护基础的重要问题之一[1]。

2.3 外委工程、外包队伍人员素质低

在外委工程以及外委工程的落实中,通常由于外包公司的人员在整体素质方面,存在着与公司实际安全运营规范不相契合的情况,导致了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部分外包人员的资质不足、安全技能低、安全培训时间短、外包单位在人员的使用中缺乏定量化的考核标准、外包公司在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对于生产工作的技术交底性以及检查标准不高等问题。

2.4 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基层部门、班组)执行难

杜绝安全风险的发生与存在,需要通过全环节安全管理有效实施以及安全管理手段的执行来对于安全问题加以规制。但现阶段的生产中,存在着基层部门以及班组对于安全管理问题执行难的现象,进而限制了安全管理政策的完整性,阻碍了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5 安全监管难方面

在现阶段我国的火电厂行业中,通常缺乏有效的监管部门以及监管手段,对于安全管理问题加以制约,进而造成了在平时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对于安全问题加以检测与监督。例如: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人参与,由于监管机制的不足,会导致在发生安全问题后,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进而降低了责任意识以及安全风险管控意识的降低。

2.6 脱硫脱硝缺陷相对较多

在生产工艺的应用过程中,尤其是脱硫脱硝技术的实施,由于人员基本认知以及技术操作技能的不足,会导致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脱硫脱硝的工艺使用不能很好地被执行,造成现场的跑烟问题严重,脱硫效率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要求,如吸收剂的利用率低、设备的磨损、结垢现象较为严重等,加之维护的难度大,进而导致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不足,不利于安全生产。

3.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3.1 安全责任制方面与安全制度建设管理方面

为保证火电厂的安全有效运行,需要通过生产全环节安全意识的提升,为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提供支撑与助力,进而更好地优化生产的稳定性,保证安全生产策略的有效落实。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渗透人员的岗位意识,进而有效提升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人员对于安全操作技术以及操作程序的自觉遵守性。此外,在安全生产制度方面,要通过技术的合理制定,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后,有效强化人员的岗位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升安全生产体系的覆盖广度。

3.2 技术保障与人员技能培训方面

为保证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的科学执行,需要在人员的意识以及操作中,强化安全生产的渗透性,进而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的适配率。例如:要依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地培训内容设置,在检修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中,落实设备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并引导人员以稳定可靠的操作技术,应用到生产运行的整个过程中[2]。

3.3 重点时段作业管控:夜间、节假日、大风、低温、凝冻等极端天气、高温天气管控

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要依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就重点时段的生产实际要求,落实层级化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而提升安全管理的侧重性以及梯度性。例如:在夜间以及节假日等用电的高峰时段中,要提升管理强度,依据生产的实际需求落实轮班制,科学制定安全运行与维护周期。

3.4 重点人员管控:特种作业人员、高空作业人员、外委单位人员管控

在人员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1)特种作业人员,要强化特种人员的防尘、隔热意识,在作业前要检查好操作设备以及防护用具的完备性;(2)高空作业人员,高空作业人员要在作业前指导其对于挂钩、揽绳等的安全检查,并在发现安全问题时及时与总台进行联系;(3)外委单位人员,在工程外委的过程中,要就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

3.5 防范人身伤害重点措施与风险分级管理方面

在防范措施方面,要引导掌握发电部专业技术人员、班组技术骨干和人员配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好内部调配。确保设备完好,保证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安全工具和防护用品符合规定,并检查督促其正确使用。管理人员要组织制定运行部门安全文明检查制度,编制安全检查表和检查考核通报,领导开展好安全检查活动,制定落实整改方案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对待事故和违章作业行为。

3.6 确保各项污染物超低排放,实现绿水青山新发展要求

针对于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要从总体上收紧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标准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指标体系,增加汞的排放限值和燃气锅炉排放限值。并且要依据实际生产情况增设适用于环境敏感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3]。

4.结论

为保证火电厂的长效稳定运行,需要通过对于现阶段安全风险问题的有效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决策,并通过科学的落实手段,对于火电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加以解决。为此,要通过人员业务能力的强化,以及人员对于岗位责任以及安全风险的有效认知,为管理手段提供基础,并且利用科学的作业资源配置,合理应用生产资料,以此适配新时期的发展内涵,构建安全稳定的火电厂运营机制。

猜你喜欢

外委火电厂人员
加强后勤外委单位管理 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研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民航飞机维修外委质量控制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火电厂节能分析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