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

2020-11-28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20期
关键词:准确性环境监测实验室

(苏州市张家港环境监测站,江苏张家港 215600)

0.引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响应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号召,应不断重视和发展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指正确分析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它能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进行环境监测时,容易造成数据误差,通过实验室质量控制,能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意义

1.1 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

实行有效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提升数据准确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方法主要是根据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环境质量的分析,环境监测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差,这种误差多是客观性的,目前的科技设备不能完全地杜绝误差,但使用实验室质量的控制措施,能有效减少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起到一定的防范误差的作用,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1.2 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进行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时,监测人员在开展监测工作时,通过各种技术和设备监测环境数据,经缜密地分析判断,能较为准确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所在,通过从源头上控制误差,减少和解决造成较大数据影响的外界因素,在解决完根源问题后,监测工作中的环节步骤可以起到优化的效果,减少了对数据较大干扰的外界原因,能有效地简化工作流程,并提升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

1.3 有利于对新技术考察

实验室是研发新技术的重要场地,使用实验室质量控制能有效地对新技术进行考察,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否会危害环境,是否能大规模地推广,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严谨的考察,能分析出实验室的理论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存在较大的误差,能确保后期的新技术投入应用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较少,通过在环境监测上加强监督,有效地减少新科技的隐藏弊端,实现检验合格后的使用新技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健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健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能用环境监测的标准理论和技术规范等理论,支撑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多数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只单一地开展在监测任务完成环节,在监测工作中的各个具体的环节缺少相关体系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结合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理论材料进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建设,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增强环境理论数据的准确性,并使环境监测工作方法更为可靠[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在建立时参考了实验室评审以及资质认定等要求,能有效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但仍有部分监测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了解不够,因此,负责质量控制的部门在工作中应在各个环节保障质量管理能有效地落实应用,尤其是体系中的内部审核和考核评价,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建立,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工作。

2.2 提升环境监测人员能力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主体,在工作中通过加强环境监测人员能力,可直接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作用[2]。在培养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时,可以选择培训的方式,对监测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践培训,选择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监测人员作为培养者,传递工作经验和理论指导,以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作为主要的培训方式,在交流中能帮助参与培训的工作人员发现自身短缺,并在工作中及时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监测技术。在完成培训工作后,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开展理论和实践的相关考试,在考试中结合奖惩措施,能有效地提升监测工作人员培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监测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另外,除了培养监测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应加强对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在工作中通过树立责任意识,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化作为一个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使命感。

2.3 科学管理监测仪器和设备

在实验室开展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使用到专业的仪器设备,做好仪器设备管理,能有效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进行设备管理时,首先,环境监测部门应配备能分析各类项目的仪器以及实验场地,例如,天平室、仪器室、快速甲醛检测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其次,在准备完善实验设备后,应做好一机一档,将实验设备和仪器统一管理,并按照使用要求,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当仪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按流程提交维修申请,并在完成维修工作后,做好相应信息的记录,以便下次检查维修时,能有工作数据进行参考,帮助检修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在存放保管时,还要注意仪器设备的有效期,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张贴标识,对停用和报废的仪器设备要及时处理,确保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在有效的使用期内。

2.4 加强质量控制监管力度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实验室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并按计划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监督和内部审核。监督员应不定期监督实验人员的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并予以纠正。实验室每年要开展全要素内部审核,内审员应审核实验室的全部人员和工作,提出问题并通知相关部门整改。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质量的分析和自我控制。监测分析人员在平时的样品分析工作中要利用测定空白样、平行双样分析、加标样测定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也可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实验,或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测定标准物质等方式,找到本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实验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自身实验技能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力度,明确实验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给予有效控制,更好地满足监测分析数据在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要求[3]。

2.5 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工作质量和数据质量有直接联系,工作质量是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数据质量是工作质量的成果体现。在实验室完成环境监测后,开展数据处理工作需要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各类项目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文件,作为工作的理论参考依据,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可靠的数据,加强复核、审核等监督管理,质量管理人员面对实验中的可疑数据应进行分析核查,是否存在人为工作失误,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在编写分析报告时,应加强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在报告中注明所采用的方法标准、所用的仪器设备、所引用的评价标准等,并结合绘制空白质控图等方式发现其发展趋势,为领导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3.结语

环境监测对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为环保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实验室监测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并按照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工作,通过加强监管工作,能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性,助力环境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准确性环境监测实验室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