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大众的“科学”
——科学传播视角下的科技综艺研究
2020-11-28米丹
米 丹
结合互联网技术,科学传播自媒体应运而生且广泛好评;以电视科普节目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也积极融合新技术、更进新内容,一改往日收视低迷的情况。面对当下科学传播在大众化中的问题,利用新媒介、创新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法。
1 当下科学传播大众化的困境
1.1 科学界与媒体的脱节
过去人们认为“科学”是讯息源,“传媒”是讯息媒介,它们彼此独立。相关组织在运用传统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时,往往过分信仰媒介的短期效果而忽视其涵化功能,表现为科普作品往往侧重于对科研和国家战略的宣传,或者是对某一具体科学知识的单纯输出,没有考虑到媒体和受众的需求。但在复杂的现代科技社会中,科学与媒体间已逐渐地演变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需要双方加强交流合作。
1.2 科学传播中主体意识的被忽视
科学家和受众是科学传播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在大众印象中,科学家要么非常神圣化,为了祖国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默默地贡献着他们的青春和才华;要么书生化,过于理性甚至呆板[1]。此外,受众在科学传播实践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人们相信只要用科学知识持续地“轰炸”受众,那么受众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并出现主流化和共鸣的效果[2]。其实任何人处理信息的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心理认知机制不能支持公众主动关注和学习与自己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科学知识[3]。
1.3 传播内容的片面性与同质化
我国的科学传播在内容上普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忽视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内容缺乏广度和深度,多倾向于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宣传或是对科学观点的报道[4]。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传播内容都十分同质化。伴随着科技发展,各种科技争议也甚嚣尘上:
一方面,科技争议大量涌入社会生活,并且与社会抗争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原来局限在科学界内部的专业性争议,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5]。随着科学对生活的日渐渗透,传播内容与公众需求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
1.4 “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受到冲击
在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和科学普及事业已经成了国家事务,科学传播工作往往以行政体系为基础。行政化虽然能够保证科学传播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但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导致了呆板的单向传播,也无法及时应对科技争议[6]。再加上科学天生具有的少数群体对知识的垄断性,导致事实上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对话,往往处于一种不平等状态[7]。
新媒体出现后,科学传播出现了新的新特点: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方式更为直接、互动性增强、传播方向由单向变为双向等[8],直接冲击了原本的传播体系。
2 科学传播的创新实践:科技综艺
调查显示,互联网和电视是我国目前公众日常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64.6%和68.5%[9]。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油!向未来》《机智过人》《我是未来》等科技类综艺节目应运而生。
科技综艺以“让硬科技软着陆,让冷科技有温度”为主旨,通过实验、演讲、竞技、科普短剧、喜剧演绎等多综艺表现手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科技之美、科技之趣、科技之光,让原本复杂艰深的科技问题成为大众传播的热门话题。科技综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科学传播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遇冷的问题。
3 科学传播视角下的科技综艺
本文选取了三档科技综艺作为具体案例,通过分析文本来探讨科技综艺解决科学传播问题的可行性。浙江卫视的《铁甲雄心》是中国第一档机器人格斗比赛节目,展现惊心动魄的机器人格斗;优酷的《这!就是铁甲》启用明星艺人作为战队经理,战队之间不仅比铁甲还比策略;湖南卫视的《我是未来》则是为观众们带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让科学家们亲自讲述未来的智慧生活。
作为科普节目的改良版本,科技综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成绩,部分节目还高居各类播放排行榜,一别传统科普节目收视惨淡的常态,为科学传播的大众化提供了借鉴经验。
3.1 科学家和媒体: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
科技综艺在保持科技内容的基础上,以综艺娱乐的手段来对节目进行包装。《我是未来》包含了科学实验、科学家演讲、现场演示等多个科学表现形式,又辅之以精彩的歌舞、场内场外有趣的互动,十分注重年轻化、趣味化的表达。节目中,张绍刚和微软人工智能小冰搭档主持,拌嘴成为家常便饭,惹得观众频频发笑;科技成果的展示环节更像一场“脱口秀”,科学家们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着原本深奥晦涩的科技密码。
从台前转向幕后,科技综艺里的科学家不仅提供技术资源支持,也参与节目制作,身份从“把关人”延伸到了“制作人”。在《我是未来》的创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传播局就根据节目组要求推荐了诸多善于表达的科学家进行节目录制、联络和动员知名科学家宣传节目,以及为节目内容的科学性把关[10]。《这!就是铁甲》和《铁甲雄心》专门设有“科技总监”一职,参与节目策划和进行质量的把控。
3.2 尊重受众需求,发掘科学家的“背面”
科技综艺传递出了科学家对于科研工作饱满的热情,以及热爱生活的诉求。科技综艺里的科学家终于摆脱了“神圣化”和“书生化”的固有形象,回归“本我”。《我是未来》中,无人机之父拉菲罗教授来到现场了展示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同时讲述了自己业余时间经营科技公司的经历;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奋斗在国产电动车第一线,工作繁忙但家庭始终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环。科学家们“接地气”的表述,可以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价值,从而增加接受科学传播的自觉性。
当下科普节目的逻辑已经由“传者本位”转向“受者本位”,精英意识淡出、视角及话语趋近大众化,[11]迎合观众喜好成为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考量。《这!就是铁甲》和《铁甲雄心》聚焦的“机器人”本就是一个大众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起源于国外的机器人格斗比赛在上世纪末开始被国内电视台引进,是不少人的机器人启蒙。在《铁甲雄心》之前,中国还没有这种大型平台来集合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机器人爱好者。《我是未来》的选题紧扣社会热点,囊括了医疗、紧急避险、食品安全、安保等观众感兴趣的科普主题。
3.3 丰富节目内容,诉诸人文关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不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个通过科学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的解读与延伸,复合思想理念、艺术价值、娱乐效果等文化属性的传播过程[12]。传统电视科普节目形式、内容单一,而科技综艺却在题材和表达方式上下足了功夫。例如同样是机器人格斗的《铁甲雄心》和《这!就是铁甲》,前者采取两两对抗,优胜劣汰的赛制;后者则引入“明星经理人”的概念,让明星艺人的个人符号融入铁甲战队赛,增加更多看点。
科学传播是科学与人文交互融合的过程[13],科技综艺往往通过对科技选题的深耕,找准了科技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展现了科技的温度。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制作了一款为听障人士专门设计的超感律动服,并主张“科技有不同的可能性,但是要把它用来帮助人”。科技综艺肯定了科技的积极影响,也通过科学家们对科技的解读和讨论来直面科技争议问题。就“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从事工业机器人制造的王江兵谈到,“机器人不是人类的取代者,而是人类的伙伴,人类的帮助者。”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没有把人类与人工智能看成对立的双方,他认为机器和人工智能继续往前发展也会像人类一样发现真善美,人机并行一定是相互勉励的。
3.4 突破单一的传播模式,增加对话的可能
借助新兴技术,科技综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科技类节目的科普局限。《我是未来》很好地把握住了“我”的概念,“用户体验”式的观看感受拉近了观众与节目和科学家的距离。嘉宾设置上,节目包括两位主持人、4位未来体验官(分为两组)和两位科学家,未来体验官的角色被定位为“体验”,加之张绍刚和机械萝莉小冰两位主持人一实一虚,两人的互动就是一种科技体验。另外,观众们面对科学家的最新科技时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他者”,观众能够真切体验科技带来的心跳,节目最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测量观众心跳的手环,来决定战队得分情况,以此证明了人类的情感是可被测量的,这一小创意很好地将观众纳入到了节目建构之中。
4 总结与反思:科学传播中的“科学本位”
随着媒介资源的丰富和传播技术的革新,受众的自主权力得到大大增强;同时受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影响,市场因素日渐重要。在此背景下,原本被动的受众地位发生逆转,开始成为科学传播“追逐”的对象。
大众媒体是持续影响公众对科学的态度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通俗化、大众化的科学传播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并为解决当下科学传播的困境提供了参考,但是科学传播中娱乐元素威胁科学主体性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尽管有诸如《我是未来》《这!就是铁甲》此类的高收视高口碑作品,但科技综艺仍然受到了“借科技之名,行娱乐之实”的质疑。明星艺人加盟科技综艺,往往成为了观众诟病科技综艺娱乐性太强的症结所在。
爱奇艺推出的《机器人争霸》直接让“门外汉”明星艺人来操作铁甲本就备受争议,再加上节目照搬已有的综艺节目套路,作为主角的明星们表演性太强,不能融入铁甲的世界更不能激发观众的铁甲热情,本该成为主角的“科学”好似在为综艺节目作配。迎合受众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娱乐化则会损害科学传播的精神内核。
立足于我国科学传播的实际情况,在走向公众参与模型的过程中,科学界的参与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公众参与科学传播中的主动性较差,需要科学界与媒体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科学传播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推广科学知识,而是塑造知情的公众[14]。无论运用何种方式,都应该突出科学的主体地位,而不应该是用娱乐或者其他事物代替知识的地位,然后走向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