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南县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技术要点

2020-11-28时厚林

绿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白蛾测报飞机

时厚林

(江苏省灌南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江苏 灌南 223500)

1 采用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的原因

1.1 传统的防治方式不能有效控制疫情

2012年下半年,美国白蛾开始侵袭灌南县,最早处于灌南县堆沟港镇最东边的化工园区附近。灌南县林业局组织人工进行树上喷药、剪网幕、涂药环、绑草把等防控。由于灌南县的林木树种以杨树为主,杨树比较高大,除第一代美国白蛾可以进行剪网幕、喷药防治,第二代、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都爬到树木更高的树枝上,防治根本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尽管在灌南县各镇、村都分发高程喷雾器,组织防治工作队进行喷药防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美国白蛾迅速蔓延至全县各乡镇。传统的防治不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疫情。

1.2 江苏省森防站的要求和指导

根据灌南县防治美国白蛾面对的严峻形势,江苏省森防站要求灌南县林业部门向县政府申请财政资金,进行飞机防治美国白蛾,并对灌南县的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给予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从2015年度开始,在江苏省森防站和灌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飞机防治美国白蛾(以下简称飞防)取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控制了美国白蛾疫情。

2 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的主要技术要点

2.1 建立健全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领导机构

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份,在美国白蛾越冬蛹调查时发现越冬基数和成活率较上一年度有大幅增加,灌南县林业局及时把情况向县灌南委、县政府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灌南县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林业局长任副组长,海渔、财政、公安、住建、交通、水利、气象、广电、环保、电力、移动、电信、河道、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县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灌南县飞机施药防治美国应急预案》《灌南县飞机施药防治美国实施方案》下发到各乡镇,切实加强防控指挥领导,统一部署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效果。

2.2 建立防控责任制制度

灌南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美国白蛾防控责任状,明确防控目标任务,并成立督查小组,制定了考核办法。镇、村之间也签订了责任书,分解落实防控任务。确保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

2.3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经灌南县林业局及时向灌南县委、县政府汇报美国白蛾疫情,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2015~2017年,县、乡财政先后共计投入专项资金700多万元,确保防控需要。全县购买了虫情测报灯、杀虫灯和性引诱剂诱捕器,开展美国白蛾成虫监测和灯光诱杀;配备大型车载高程喷雾机和其它各种类型药械;加强了低毒、无公害农药储备。

2.4 加强美国疫情的监测工作,掌握准确的防治时机

明确监测任务,落实监测责任,实行全面监测。全县共设立了16处固定监测点,每个乡镇至少有1处灯诱测报点和3个性诱剂测点,基层测报点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县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性况,会及时调整测报设备安放位置。为便于监测数据观测和设备看护,主要将测报灯或性诱剂安放于老百姓的家前屋后有林地,聘请户主担任测报员,既能准确监测美国白蛾成虫发生动态,又便于测报员观察情况及记录测报数据。县森防站对测报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后签订合同,明确约定测报要求和技术方法,于每年底支付测报员工资,工资额根据测报任务情况而定。通过这样安排,在美国白蛾虫情监测中,及时掌握了成虫羽化、卵孵化、幼虫发育进度,较准确预测了网幕危害高峰期、破网暴食期、美国白蛾成虫期、产卵期、卵的孵化期及1龄幼虫的始现期,确定最佳防治时间。近几年,根据虫情调查的情况,灌南县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适宜时间一般在6月1~2日左右,具体以实际虫情调查而确定。

2.5 制定飞防方案,签订飞防合同

灌南县政府批准飞防后,灌南县林业局经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符合条件的飞防公司。投标人必须同时具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及为航空资格的独立法人;投标人不同时具备两项资质的,可由具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的单位作为牵头方,与具备航空资格的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拟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飞行作业人员必须具有民用航空器商业驾驶执照。中标人所使用的所有药品需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产品标准号)齐全,若非中标人所生产的药品必须提供生产厂家授权书并附药品上述三证复印件加盖公章。在以往的政府采购中无违规、无违纪的行为,并要飞机载药量400 kg以上(含),飞机性能必须完好、安全,喷药设备先进、采用超低容量喷雾。

2.6 飞防作业区域和飞防避让范围的采集和输入

对需飞防作业的区域,由区划小组工作人员使用手持GPS卫星定位仪对各防治作业区进行准确四点定位,填入“灌南县飞机施药防治区块统计表”。为保证飞行安全、群众财产安全,飞防作业中飞防区内的桑园、养虾塘、养蟹塘、养蜂场、高压线路、高大建筑物等应予避让,可使用手持GPS定位仪对各防治作业区飞防避让范围进行2~4 点定位,填入“灌南县飞机施药防治区域内避让范围统计表”。在飞防前,把上述数据输入飞机导航系统,以准确防治与避让。

2.7 飞机起降点选择

根据林木资源的分布情况和飞防作业区地形特点,一般每5000亩设立1处停机加药点,配备一台加水车。对于轻型直升机而言,起降点的选择较为简单,大致需要具备四周空旷、地面硬化、无高大障碍物等几个条件。如果将路作为起降点,道路的宽度至少在6 m以上。

2.8 发布飞防公告

飞防前 1 周,应在当地主要媒体发布防治公告,详细告知民众飞防区域、时间、注意事项和联系电话。防治公告以县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名义发布。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实信息要及时辟谣,避免造成群众恐慌。经过几年的防治,灌南县居民对于飞机防治美国白蛾已经习以为常。

2.9 农药的选择及配比

飞防所用药剂为25%甲维*灭幼脲类、苦参碱、20%氯虫笨甲酰胺。灌南县飞防时虾、蟹等水产养殖区采用美国进口的康宽(20%氯虫笨甲酰胺)生物制剂,其它区域使用的是25%甲维*灭幼脲。该类药剂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等特点。用药量:每亩用量200 g,包括药剂50 g、黏着剂(尿素)6 g、沉降剂(食盐)4 g、渗透剂(有机硅)2 g和水。按照上述用药标准,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飞机药箱中,加入时需使用200目尼龙沙布过滤。

2.10 防治效果的评定

飞防专业组在各飞防通道林带、河流两侧林带等分别设置标准地,每个乡镇不少于2块,各乡镇专业人员在辖区飞防区域内设置2块以上标准地,同时调查防治效果,各级设置的标准地互不重叠。每标准地固定20株标准树,每次每树剪取1个标准枝(标准枝长50 cm),调查统计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计算死亡率,测定防治效果。调查时间一般为:飞防前2日、飞防后7日、飞防后11日、飞防后15日共4次。并对全县第二代、第三代的飞机防治美国白蛾情况进行验收调查。2015年7月2日,灌南县林业局组织人员根据《江苏省飞机防治美国地面调查与效果评定办法(试行)》,对飞防效果进行了检查验收,经验收组随机抽查飞防区域共计11个乡镇34块林地,调查林木3402株,其中有虫株数19株,通过验收。8月18日,验收组对第二代美国防治效果验收,随机抽查飞防区域共计11个乡镇20块林地,调查林木1620株叶片平均保存率94.6%,通过检查。9月28日,验收组对美国第三代防治效果验收,随机抽查飞防区域共计11个乡镇22块林地,调查林木1910株,叶片平均保存率90.8%,通过验收。通过对美国白三代的调查,虽然灌南县2015年是第一次飞机防治,但效果非常好。

3 如何防治美国白蛾的思考

虽然,经过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美国白蛾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如何在林木生产中减少类似的虫害疫情的发生。

3.1 加强植物检疫、减少美国等疫情的传播

要加强检疫执法行动,对各类绿化苗圃地、绿化施工单位检疫监管和森林植物及产品和包装村料的检疫检查,发现带检疫性和危险林业有害生物的应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调运检疫率要达100%,有效阻止人为传播。

3.2 调整树种结构、实行混交栽植林木

目前,杨树是灌南县主要的林木树种,树种比较单一,极易造成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以后的植树造林工作中,要加大其它树种的比例,近两年灌南县引进了直杆榆、皖槐一号等树种进行种植试验。另外在植树这程中,还要实行混交栽植,不能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纯林。

3.3 增加生物多样性

保持生物多样性是解决病虫害的要本途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形成病虫害的几率越小,生态越稳定。使林间有虫而不为害,保持林间的生物多样性,应该作为林木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林子里不仅要有混交的树木,也要有亚乔木、灌木、草、及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

猜你喜欢

白蛾测报飞机
美国白蛾在意杨上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浅析
飞机失踪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与对策研究
乘坐飞机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