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冷链物流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2020-11-28王慧珍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物流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冷藏冷链一带

王慧珍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710077)

WANG Huizhen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 China)

进出口贸易,可有效维护贸易平衡并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基于这一认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将物流体系作为推动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工具,从而使各国的优势产业,得以与国际贸易体系相对接。农业是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产业,但在进出口贸易中,该产业对于冷链物流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发展物流体系,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诉求。有鉴于此,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深入分析冷链物流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寻找到更为高效的建设路径。

1 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是具有冷藏功能的物流体系。具体可包含冷冻食品生产、冷藏存储、冷藏运输、冷藏销售等环节。其主要特征可被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与物流体系紧密对接。冷藏物流的运输量并不稳定,因此,需要在储运淡季承接传统物流的运输任务。冷藏物流通常被视为物流体系的分支,其运行机制及标准,也与传统物流体系保持一致。二是对于制冷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制冷需要消耗能源,而先进的制冷技术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从而使制冷成本进一步降低,致使冷链物流领域内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三是建设与维护成本较高。温度控制与产品储运是冷链物流的主要功能,而温控设备与运输工具通常需要较高的投入,同时储藏场地与运输工具维修,同样需要消耗较高的维护成本。四是物流体系的延展范围较广。冷藏或冷冻商品对于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此类商品需要在生产至销售的全部环节内得到低温保存,因此,冷藏物流也涉及到产销两端的制冷存储。

2 冷链物流影响农产品进出口价格

2.1 冷链物流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机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农业生产技术相互融合,生产成本极为接近。而储运成本及质量,成为了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冷链物流贯穿农产品各储运环节,并会对产品质量带来直接影响。首先,部分农产品需要冷藏储存,但储存时间与储存技术的单位耗能,会对储存成本带来重要影响。例如,鱼类储存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因制冷需求产生的能源消耗会对鱼类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其次,农产品的运输线路较长,在多次转换运输工具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对应的成本。在远途运输中,电力制冷是广泛使用的冷藏技术,该技术的能耗较高,而这部分成本将被分摊入农产品的零售价格中。最后,新鲜程度与产品质量都会对农产品价格带来直接影响。而在长途运输中,冷链物流将成为维持农产品质量与新鲜程度的关键因素。有鉴于此,冷链物流将对农产品进出口价格带来关键影响。

2.2 “一带一路”倡议中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的覆盖面积极广,但多数沿线国家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冷链物流依托于科技发展,先进技术将使冷藏成本大幅降低,并迅速淘汰落后技术。由于多数国家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其冷链物流的耗能也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例如,东非国家的海产品需要在本国得到冷藏。但该地区的气候炎热,冷藏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当地的科技水平发展滞后,其冷藏技术也需要消耗较高的成本,若在该地区长时间存储海鲜产品,必将提升综合成本。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而冷链建设投资较高,部分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冷链系统,以致其无法与国际市场相对接,农产品进出口价格也将受到影响。再次,冷链运输会受到季节性影响,若闲置的储运能力未得到开发利用,则整体管理成本将相应提升。

2.3 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冷链物流,尚未实现体系对接,使用成本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冷藏技术的滞后,也将耗费更好的储运成本,农产品价格将随之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可委托专业技术公司,依托各国实际情况,设计出成本低廉且制冷效果显著的冷藏技术。例如,在热带地区,设计人员可将冷藏使用空间缩小,并依托太阳能技术降低室内温度。太阳能的使用成本极低,在热带地区采集也极为方便。但太阳能的发电功率较小,若能缩小冷藏空间,太阳能制冷的使用路径将得到扩展。同时这一技术也可被应用于移动运输、航运运输等环节中。通过灵活使用该技术,各国家的冷链运输系统将得以发展。同时在设计与生产环节中,各个国家应统一标准,从而使冷链体系准确对接。最后太阳能技术的使用途径较为宽泛,在冷链运输淡季,部分设备可用于供暖或发电。

3 冷链物流影响农产品质量

3.1 冷链物流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保鲜程度、残留污染、外观损坏等。冷链物流会对这三项因素同时带来影响。首先,冷链物流会对农产品保鲜带来决定性影响。农产品保鲜可受到温度的控制,当温度低于零度时,菌群的繁衍速度将大幅下降,农产品的腐蚀程度也将得到控制。其次,国际农产品贸易,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转运。例如,将我国蔬菜运往韩国,首先需要经过短途运输、长途运输、海运抵达韩国,到岸后仍然需要再经过陆路运输。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极易出现损坏,外部温度的变化也将对农产品质量带来影响。再次,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检测机制较为严格。在出现“三鹿事件”后,各国家针对我国农产品设计了较为严格的检测机制。但在冷链装卸等环节中,部分农产品较易受到污染。

3.2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农产品质量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农产品质量普遍较高。其中印度洋沿岸国家盛产海鲜产品与热带水果,这部分产品在我国具有广阔市场。同时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相对领先,质优价廉的罐装食品与奶制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这部分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对于冷链运输的依赖程度较高,不完善的运输体系必将对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印度洋沿岸国家通常会利用海运将农副产品运往我国,但海运的耗时较长,不依靠冷链物流部分农产品的保鲜度将难以得到保障。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将受到影响。同时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检测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检测耗时往往较长,农产品质量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3.3 通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改进质量检测机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运输线路较长,且检测标准难以统一。在这一体系下开展运输,将对农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可依托信息技术,率先推行冷链物流的一站式检测机制。例如,在采购热带水果与海鲜产品的过程中,我国检测部门可随船开展质量检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检测部门可在冷藏柜内设置检测仪器,并对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与墙壁霜体进行检测,从而提炼出化学物质、农药残留等数据。之后针对数据超标的商品货柜,检测人员可进行进一步的检测。通过这样的措施,检测环节将进入到冷链物流体系中,入境检测流程将得到优化。同时在物流体系内设置检测仪器,有利于各国检测标准的统一。当前各国的农产品检测,主要会围绕数据标准以及监测机制展开。但在冷链物流体系内开展检测,会使检测机制更加统一,检测数据也将清晰呈现。各国的检测部门可依据本国标准分析检测数据,从而使检测流程更加便捷。

4 冷链流影响农产品进出口机制

4.1 冷链物流对农产品贸易机制的影响

海鲜、水果等农产品运输,对于冷链物流体系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冷链运输体系可被视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可对农产品贸易的定价、展销以及销售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冷链物流体系可对农产品定价机制产生关键影响。冷链物流的建设成本以维护成本较高,因此该领域的集中度极高,供需两端的议价空间较小。同时物流系统对于物流中心的依赖程度较高。依托物流中心,运输工具可开展维护保养,运输费用也将在运输中心结算。因此通常情况下,物流中心也将成为商品集散中心,而商品集散地也将发展为展销中心或经融中心。有鉴于此,拥有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将使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冷链物流中心也将逐渐发展为该物流体系内的商贸中心。

4.2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进出口机制的发展方向

“一带一路”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产业互补与物流体系建设,激发各国的市场需求,并建立起统一市 场。当前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产能并不具备竞争力。而我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工业产品将作为主要出口商品。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农产品出口已经成为部分国家的支柱产业。而我国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且存在土地污染、水源不足等问题。利用工业商品换取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将成为“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借助这一发展趋势,我国的自然资源可得到修复,沿线国家的经济收入也将得到提升,因此这一发展趋势将得到各国的配合与维护。再有,当代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已经与工业技术相融合。我国可利用工业技术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

4.3 依据发展趋势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一带一路”体系内,我国将成为农产品采购国。基于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应当承担起大国责任,并主动建立先进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我国应当推进技术研发,并在太阳能制冷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先进产品,从而使制冷能耗进一步降低。其次,我国应当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冷链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各国的冷链体系将于我国运输体系相对接,从而使该国的生产与储运体系实现无缝衔接,在输运环节产生的损耗将得到控制,同时我国应当依托现有的远洋运输企业,完善冷链物流体系。通过建立长途运输体系,我国将掌握生鲜等农副产品的定价权。再次,广西、宁波、天津是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集散地,有鉴于此,我国可鼓励这些地区举办商品展销会,并依托深圳、上海以及北京的金融优势,分别在广西、宁波、天津建立农产品贸易结算中心,从而使服务贸易得到同步发展。

5 结束语

冷链物流对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当前储运成本已经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冷链物流涉及产销环节,其对于价格的影响更为深远。其二,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温度是控制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保持低温可延长保鲜期。其三,是对农产品贸易机制的影响。储运中心必将发展为展销中心与结算中心,因此冷链物流会对贸易机制带来影响。

猜你喜欢

冷藏冷链一带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食物冷藏不要超过多少天
哪些应该放冷藏?哪些应该放冷冻?哪些不用放冰箱?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再谈冷藏保温车:市场已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