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合作互动,有效提高图书质量
——图书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分工的问题和对策
2020-11-28褚蔚
褚 蔚
随着图书出版规模的不断扩张,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书出版,但图书市场参差不齐,尽管其中不乏优秀和精良图书,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图书产品,图书质量依然堪忧。
图书质量包括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通常情况下影响图书质量的主要是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问题,这也是一直以来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关注和治理的重点,每年开展图书质量专项治理活动,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出版社和相关责任编辑进行处罚。尽管制度完备、管理严格,但图书质量下滑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图书编校质量降低成为普遍性问题,制约着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
多年来,许多出版社在图书生产中推行策划编辑制,实行策划编辑工作和文字编辑工作分工,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在有些出版社,特别是一些采取策划编辑个人考核模式的出版社,采取将书稿策划与文字加工截然分开的简单方式,又没有设置相应完好的配套政策,导致确保图书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两项工作脱节,甚至引起编辑部门工作的混乱,反而不利于选题策划,又大大影响了出书质量。
笔者试从策划编辑工作和文字编辑分工中加强合作的角度,谈提升图书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1 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工作分工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专业化分工使得编辑和出版工作效率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这种模式的多年延续,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形”合作而“神”不形成合力,工作中产生矛盾,有时相互置书稿质量于不顾,最终降低了图书质量和出版社的社会效益。
1.1 责利分离,不能形成合力
在一些出版社,策划编辑只负责与作者联络交往和组织稿件,组来稿件后,或者因为加工时间急,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一般做不到认真通读,往往只是大致地翻阅一下,甚至压根儿不审读就直接交给文字编辑,策划编辑的审稿环节形同虚设。
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采取图书效益与策划编辑的收益挂钩的考核制度,而对于文字编辑采取的是计件工资制,与图书的效益无关,仅仅与加工的字数有关,以致文字编辑侧重加工的数量,而不注重书稿加工的质量。
图书出版后,一些看重选题策划的出版社将策划编辑让视作是责任编辑,一本图书的内容经过加工提高后,文字编辑不留名,似乎与其无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文字编辑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因此实际情况中,出版社的很多文字编辑在工作中容易产生倦怠感,加工书稿时只愿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修改,不愿全心投入书稿,为提升书稿质量尽力。
由于职责不明,两者之间不能真诚合作,无法持续“1+1>2”的合作优势,甚至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导致图书的质量无法满足出版的要求。
1.2 策划编辑疏于审稿
一些策划编辑平常忙于市场调研或公关,热衷于与市场沟通、与作者沟通,打交道能力很强,通常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独特的市场嗅觉、敏锐的判断力、良好的沟通力,一心捕捉最新动态,组织稿件。但他们时常忘记自己还是一个“策划+编辑”的策划编辑,在他们的观念中,工作中的重点就是要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而不是要进行编辑加工。出版过程中,他们过分依赖分工,书稿的内容加工完全交由文字编辑,自己乐得做个袖手等待者。
重策划而轻审读,这是一种退步。策划编辑不审稿,就不能够发现书稿是否达到具体的策划要求,如果一些本应该退修或者退稿的书稿进入了编辑加工的环节,这就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和人力。策划不编辑审稿,也不能把握书稿结构的合理性,无法就稿件加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文字编辑进行全面沟通和交流,这样很不利于文字编辑在加工中有效提升图书的编校质量。
1.3 文字编辑忙于应付
文字编辑整日埋头于书稿中,他们中很多人内心不平衡,认为自己是为策划编辑“做嫁衣裳”,不能从真正从心底将编辑加工的书稿看作是凝聚自己心血的成果,而只是为了完成文字任务而敷衍了事。工作中遇到疑问也懒得查、懒得推敲,只为确保稿件中没有明显的错别字,疏通一下病句,只想保证校对差错率在合格范围内就行。书稿加工的质量可想而知。
同时出版社的文字编辑,应是策划编辑最有竞争力的后备军,如果文字编辑为完成书稿的编辑加工而忙于应付,则不利于选题策划新生力量的培养。
2 加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工作有效合作互动的对策
2.1 落实策划编辑审读制
审稿和加工是两个不同的环节,是图书质量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策划编辑审稿重宏观,从总体上把握和评价稿件质量,决定稿件取舍。而文字编辑加工的目标是使书稿达到出版标准,提高稿件质量。审稿是编辑加工的基础和前提,编辑加工是审稿的延伸和补充,是审稿的细化和深入。对于策划编辑而言,首先要审查稿件是否达到了合同原定的要求、选题是否适当。出版社管理中,应加强对策划编辑审稿制的落实。也有人提出,应该让策划人员担任书稿的二审或者三审[1]。落实策划编辑审读,不仅能够避免书稿中出现政治性以及思想性的问题,减少技术性问题的出现,同时还能够增强后期编辑的加工效率,对于书稿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2 改进出版管理模式,完善考核制度
出版社在成员绩效考核的理念上也应作调整。在绩效考核中,可以把不同编辑岗位的绩效考核合二为一,对策划编辑考核发货码洋,对文字编辑考核中,可以将文字审校和工作量根据一定的比例折算成码洋,以计入考核。这样有利于平衡文字编辑与策划编辑之间职责与利益的关系,增强两者的融合[2]。文字编辑经过认真加工过的书稿,如果图书获奖,获奖的各项奖励应该对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共同颁发,文字编辑同样也应该获得一定的效益奖。同时在图书出版物署名方面,也可采用改良办法,改变只认策划编辑是责任编辑的做法(也有的出版社是将加工编辑署名为责任编辑),可确立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共同担任图书责任编辑的办法[3],从身份上将二者的职责统一起来。
加强文字编辑培训制度。出版社应该经常组织文字编辑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书稿加工的实务能力。可将手边编辑加工后的书稿或总编审读后的书稿扫描投影,供编辑校对人员学习借鉴,避免一些常见的或有共性的错误出现,形成全社相对一致的书稿编辑处理共识,快速提高年轻文字编辑的业务水平。
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文字编辑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对图书质量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2.3 增强编辑主体意识,提升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书稿质量
文字编辑在书稿加工工作中要树立自己的格局、摆正态度,不应该将自己看作是从属于策划编辑的配角,认为选题策划与自己无关。如果持有这种心态,就不能积极对待书稿、对待书稿中的问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时间一长,就成了文字“加工匠”。具体在书稿加工中,不能只注重文字性加工和技术性加工,只改改标点符号、改改错别字、改改病句,更要着眼于书稿的整体和全局,在内容安排上使篇、章、节的层次安排更具逻辑性。书稿加工过后,再将详细、中肯的加工意见汇成报告,与策划编辑交流,或者与作者交流,保持良好的协调互动。每接受一本书稿的加工任务,都应该看作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文字编辑还可以在书稿加工中培养自己的悟性。徜徉在书稿中,随着知识和信息的逐渐积累,特别是与自己专业及方向相关的书稿看多后,可以增强自己的判断、理解、分析能力,从书稿中学会对作者的学术水平进行判定,了解本书作者的优势,感知该学科发展的方向,提高悟性。编辑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养成悟性的过程。对书稿的敏感度和悟性培养起来后,文字编辑无形中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策划能力。
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应该有着较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过硬的文字功底,除了能很好地策划选题外,对组来的稿件比文字编辑更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编写意图,更能对书稿的创作思路、作品结构和风格等进行解读和鉴别,故对书稿的框架、结构、内容进行修改时更能得心应手。有时候一部内容一般的书稿,经过编辑的妙心巧改会变成一部内容更好的图书。反之,若策划编辑完全放弃书稿加工,而文字加工编辑又不能很好地领会策划编辑的意图,或许会让一部内容原本不错的书稿,因为没有能够通过编辑认真巧妙的加工和提升而成为一部没有特色的图书。同时,策划编辑参与审稿和加工,对作者的书稿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甚至提出作者没想到的创意,则更能得到作者的尊重,增强了与作者的良好关系,之后也就能从优秀的作者那里得到更多更好的书稿。
另外,策划编辑在策划选题和组稿中不应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随意涉足不熟悉的版块选题,因为学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字编辑与策划编辑很难做到相互对应,有些选题的编辑加工难度大大超出了出版社文字编辑的专业范围,编校质量可想而知。对策划编辑而言,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自己的主攻方向明确的选题上下功夫,确立品牌意识,力争创造精品图书。
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左右齐一者强”,在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分工的大势下,虽然两者在工作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是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图书质量,出更多的好书、精品书,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部分。策划编辑和文字加工编辑在工作中应该互相理解,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方式;而出版管理者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责权利,通过相对合理、公正的措施来调节,保证图书生产流程的顺畅,这样也利于出版社编辑队伍的建设;作为编辑主体,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书稿中自觉投入精力,努力优化和提升书稿内容,尽力将精心组来的稿件做成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