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

2020-11-28

绿色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恩施州生物价值

徐 敏

(1.湖北民族大学 林学园艺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2.恩施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湖北 恩施 4450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学者提出,人为干扰下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快速降低,预示着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悄然来临[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近年来恩施州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首次将“生态立州”上升为全州战略,2014年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的战略目标,2017年更进一步制定恩施州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方案。2002年到2018年相继出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保护条例》《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恩施州旅游条例》《恩施州山体保护条例》《恩施州酉水河保护条例》《恩施州山长制实施方案》等,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治和制度保障。10多年来,恩施州将“生态立州”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越走越有力,2019年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说明恩施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肯定,实现了新的跨越。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森林生态修复、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九大行动计划,恩施州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本文概括评价恩施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以期为恩施州地区的大保护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事业提供可行性建议。

2 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2.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涵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43年,由Fisher与Williams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最初被用来广泛简述自然界多样性的程度[2]。20世纪90年代,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明确,主要指地球上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还包括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3,4],包含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3个层次。

正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今天,生物多样性在维护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价值可以说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气候调节、食品生产、水土保持、废弃物处理等功能得以实现等方面体现了重要价值[5,6]。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价值评估,首先要熟悉和了解其价值的分类。199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织专家编写的《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指南》中,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划分为5种类型,即具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无显著实物形式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国外研究者D·Pearce则主张先从使用及非使用两个方向来考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划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使用价值分为直接、间接、选择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则从遗产的、存在的价值两个维度考察。我国学者薛达元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非实物的、直接实物的、生态功能间接与非使用价值3个层面,其主要是从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维度进行考量[7]。

总的来说,生态系统层面的生物多样性在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对于保护生物、生态多样性,以及全人类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和极其有利的。另外,生物多样性还是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生物多样性就好比水对于鱼,空气对于人类一样,因此简单的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生态中某一资源生物的生存与功能表达,往往离不开生态系统中其生物多样性的支撑和辅助。生态系统及其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它是否能够得以维持和有效的发挥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生物多样性。由此来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基本上等同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8]。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具体来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近年来各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开展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二是采取就地保护,主要是建立相关自然保护区,比如恩施州建立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三是通过迁地进行保护,比如恩施州将具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水杉迁到南京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号召全社会来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3 恩施州生物多样性现状

3.1 恩施州地理位置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鄂西南,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地处大巴山与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之间,东连荆楚,西临渝黔,南接潇湘,北靠神农架,全州国土面积约为2.4万km2,包括恩施、利川两市,以及鹤峰、宣恩、来凤、咸丰、建始、巴东六县。恩施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四季相对分明。常年平均气温在16.2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600 mm,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种类多,天然含硒,具有独特的富硒生物资源,被称为“世界硒都”。

3.2 恩施州植被类型及生物资源

恩施州植被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阔叶林、针叶林、灌草及灌草丛、竹林、沼泽和水生植被5个植被组型,涵盖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沼泽植被、灌草丛、水生植被等10个植被型[9]。

恩施州素有“华中植物园”“天然基因库”“华中药库”之美誉,境内生物资源非常丰富,高、低等植物相伴而生。据相关文献调查统计,恩施境内有维管束植物219科1038属4011种,其中蕨类植物34科69属224种、裸子植物9科31属81种、被子植物176科938属3706种,相对而言高等植物种类占较大优势。

恩施州众多植被资源中,树种资源尤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恩施州树种总数占据全国树种总数的1/7,全州共计木本植物有117科419属2060种。其中珍稀古大奇名木种类繁多,有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4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木本植物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木本植物33类,有国家Ⅰ级珍贵树种26种,其中国家Ⅰ级8种,国家Ⅱ级18种,更有篦子三尖杉 、香果树等56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恩施州森林广布,还有“鄂西林海”之称,其气候地形较为特殊,尤其适宜多种森林动物栖息繁衍,因此也构成了动物储量的丰富性和种类的多样性。据多次资源调查和科学考察统计,全州已知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0目91科544种。在动物资源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7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69种。

3.3 恩施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恩施州根据自身特点主要采用的是就地保护的措施,近年来先后建立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各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前后总建立自然保护区10处,森林公园7处,地质公园3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风景名胜区3处,合计自然保护地共24处,总面积达440913.07 hm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8.32%。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全州共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小区)45个,总面积达到20.36万hm2[9]。

武陵山区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列为中国优先保护区域和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其中就包括恩施州境内的木林子、七姊妹山、星斗山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因此,维护其生物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 恩施州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进展

恩施州生态功能地位突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武陵地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区、湖北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区。

根据《湖北省恩施州、十堰市生态价值研究》评估结果,恩施州2014年生态价值为107400亿元,其中生态资源价值97000亿元,生态产品价值1360.38亿元,生态服务价值9039.19亿元。与同期GDP相比,生态价值优势明显,2014年恩施州生态价值是同期GDP的175.5倍。从构成看,2014年恩施州生态资源价值占生态价值的比重为90.32%,从空间布局看,恩施州生态价值西北高、东南低,2014年利川市生态价值最高,其余依次为恩施市、巴东县、鹤峰县、咸丰县、建始县、宣恩县、来凤县。就生态服务价值而言,恩施市1378.8亿元、利川市836.97亿元、建始县973.12亿元、巴东县2516.75亿元、宣恩县349.17亿元、咸丰县2054.43亿元、来凤县378.68亿元、鹤峰县551.27亿元,按照恩施州2014年GDP计算,生态服务价值是同期GDP的14.8倍,巴东县的生态服务价值占据主导地位[10]。

5 结语与建议

根据恩施州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结合恩施州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加快构健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如制定综合性或者专门性的生物多样性立法。进一步加大各级各类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理机构,引进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科学化、信息系统化。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通过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增强全民保护意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严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行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禁止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危害大、威胁生态安全、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产业和项目。

(4)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保障生态红线安全。

(5)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建设。通过重点推进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极小种群、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网络建设、国家公园建设等,进而对影响生态安全的功能相对退化区,及时制定保护规划和采取措施,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对重点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则通过采取强制性措施,从而力争将生物多样性损失降到最小。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中国政府很早就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列为21世纪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制定并公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近年来,随着该“公约”的实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重点项目。全国上下都应积极履行公约,践行行动计划。开展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能大力推动地方和部门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各项政策、规划和措施,对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应大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巨大支撑、推动作用,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运用,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办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进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猜你喜欢

恩施州生物价值
生物多样性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恩施州开展校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专项治理
第12话 完美生物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