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煤矿山企业极端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管理

2020-11-28田中超

绿色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排土场采场尾矿库

田中超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河北 迁安 064400)

1 引言

非煤矿山企业作业场所主要包括地下采场、地上采场、排土场、尾矿库,以及与之相关的油库、变配电室、车辆运行道路等,具有作业范围广、周边村镇多等特点,且暴雨、暴雪、大风、大雾、雷电、高温、道路结冰等极端气象灾害具有季节性、突发性、危害面广等特点,一旦发生极端气象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非煤矿山企业亟需在内部建立健全极端气象灾害管理机制,及时获取预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极端气象灾害安全风险。

2 极端气象灾害预警分类

对照中国气象局极端气象灾害预警分类标准,与非煤矿山企业相关的涉及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森林火险13种。

3 极端气象灾害安全风险分析

(1)暴雨。一是尾矿库因水位、浸润线、位移、干滩长度、安全超高等技术参数不达标,排洪系统设计不合理、不畅通等,引发溃坝等事故。二是露天采场边坡和排土场,因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不畅通或边坡检查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边坡软弱结构面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引发滚石、滑坡和塌方等。三是地下采场因地表径流或暴雨大量渗入覆盖层塌陷区、或洪水从主斜坡道口或井口进入井下,发生淹井等水灾事故。四是变配电室、路灯检修孔进水、采场高压线杆被雨水冲刷倾倒,引发触电事故。五是生活区地下水排水不畅,道路过桥淹没堵塞交通等。

(2)雷电。一是在露天空旷点位或高处点位引发雷击事故。二是雷击引发油库、加油站、液化天然气储罐火灾事故。三是供电线路受雷击引发瞬间过电压,进而造成火灾事故、罐笼等设备急停等。

(3)大风。一是因厂房建筑物、高大树木、广告牌、临时搭建筑物倒塌或高处悬浮物坠落引发砸伤事故。二是6级以上大风天气违规进行高处作业、吊装作业、动火作业,引发的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火灾事故等。三是电气线路被刮断引发触电。

(4)冰雹。冰雹引发砸伤事故。

(5)暴雪、道路结冰、霜冻、寒潮。一是气温骤降、道路结冰,引发车辆交通事故、人员滑倒摔伤事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车辆伤害事故和人员滑倒摔伤事故。二是因取暖设施使用不当引发触电、火灾事故。三是明火取暖炉子引发中毒窒息事故。四是露天平台、梯子、道路因积雪清理不及时造成滑倒摔伤、高处坠落。

(6)大雾、沙尘暴、霾。一是车辆因视线不清引发车辆交通事故、人员滑倒摔伤事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车辆伤害事故。二是因视线不清造成联系确认不到位引发事故。

(7)高温。引发中暑事故或工业气体气瓶、储罐受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8)森林火灾。尾矿库林区发生森林火灾。

4 极端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

4.1 建立健全应急值班制度

成立以公司行政一把手为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明确相关专业部门职责分工,将生产调度系统作为生产组织、应急响应的执行机构,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公司、厂矿、车间三级值班人员落实24 h值守,为信息高效传递、极端气象灾害及时应对提供保障。

4.2 规范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获取方式和发布流程

(1)在公司内部网页、微信公众号设置预警信息专属模块及浮窗,通过网页链接,实时显示属地气象局发布的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提升了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2)按照“分类预警、分级响应”的原则,对应极端气象灾害预警种类和和级别,在公司、厂矿、车间、班组4个层面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3个方面制定极端气象灾害防范措施,明确安全、技术、设备、生产等专业责任,各项措施到岗、到人,进一步提高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坚持“专业系统和调度系统”两条线并行,责任专业和逐级调度部门搜集到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通过早调会、专题会、调度平台或微信工作群等第一时间向下级专业和调度部门传递预警信息和与之对应的防范措施,并强化防范措施落地执行。

4.3 积极采取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降低极端气象灾害安全风险

4.3.1 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和责任体系

(1)加强极端天气生产组织管理。按照“超前控制、主动避灾,及时调整、迅速恢复,全力保障、确保安全”的原则,将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作为生产经营计划编制的考虑要素之一,强化生产组织管理,协调各部门超前采取避雨、避雷、避风、避雪等停机撤人措施。

(2)落实责任,加大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照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露天采场、地下采场、尾矿库、排土场、变配电等重点部位管理标准,明确逐级量化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隐患问题,确保重点部位长周期安全稳定。

(3)结合季节特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坚持以“防”为主的管理理念,汛期前疏通各部排水沟渠、修整采排场道路,对露天采场、排土场绘制雨季汇水走向示意图,合理疏水,定期分析采排场、尾矿库位移、浸润线监测数据,开展尾矿库调洪演算和雨后数据复核,确保汛期安全;采取高处悬浮物清理、加固、危险区域封闭等措施,防范大风天气高处落物伤人;定期对露天建筑物、变配电室、线路杆塔、油库、加油站、液化天然气储罐防雷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完好,严禁雷雨天在尾矿库、排土场等露天高处进行打伞作业,防范雷击安全风险;每年开展高温岗位职业健康体检,对高温禁忌人员进行调离,及时发放防暑降温药品、饮品,确保防暑降温设备设施完好,落实高温时段错时措施,杜绝高温中暑。

4.3.2 研究采取本质安全措施

(1)路灯控制开关实施防触电功能改造,源头防控暴雨天气路灯触电安全风险。一是在路灯控制总开关处加装远程控制模块,通过手机客户端远程控制路灯开闭,路灯管理部门在雨水水位超过检修孔之前,及时关闭路灯电源总开关;二是在路灯控制总开关处加装漏电保护器,即使第一种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也不会引发触电。

(2)推广应用测风仪和开展高大树木专项整治,降低大风天气引发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砸伤事故的安全风险。一方面在露天起重机、汽车吊、塔吊安装智能风速报警仪,当风速达到预警风速时就会在驾驶室自动发出声音报警,并延时进行联锁停机,彻底杜绝5级以上大风从事起重吊装作业;另一方面在露天作业岗位配备手持风速报警仪,达到预警风速后停止室外高处作业,降低高处坠落安全风险。

(3)设置防火隔离带,降低森林火灾安全风险。在尾矿库林区每隔50 m设置防火隔离带并定期清理,指定专人负责林区防火巡查,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林区,严密防范森林火灾发生。

4.4 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极端天气应急处置能力

4.4.1 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

编发安全培训教材,搜集典型警示案例,组织公司内部职工和尾矿库、采排场等周边村民宣讲尾矿库、排土场险情危害、应急逃生组织程序、逃生路线,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4.2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对应急物资实施专人专库管理,明确应急物资种类和数量,确保完好有效,具备随时取用条件。

4.4.3 开展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

按照“演练前制定方案、演练后进行评估和总结、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的原则,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切实提升突发极端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5 结论

(1)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极端气象灾害预警机制,解决了企业预警“最后一公里”管理的难题,堵塞了管理漏洞,提升了预警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2)通过制定完善企业内部极端气象灾害防范措施,实现分类预警、分级响应、责任明确、响应及时,大大降低了极端天气对经营生产、设备设施、职工安全的影响,切实提升了非煤矿山企业防范滑坡、泥石流、塌方、触电、高处坠落等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猜你喜欢

排土场采场尾矿库
莱比塘铜矿排土场安全风险分析及预防
石英脉型急倾斜极薄黑钨矿机械化 开采采场跨度优化研究
某铁矿山尾矿库回采工艺设计实例
强降雨作用下三维排土场的垮塌分析
降雨工况下银山矿百岭湾排土场稳定性评价
黑牛洞铜矿地应力分布规律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红沙泉露天煤矿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基于Mathews 的超宽采场稳定性评价与结构参数优化
关于尾矿库的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筑牢尾矿库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