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调查
2020-11-27王欣
王 欣
作者单位:沈阳急救中心皇姑三分中心 110003
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进展中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急性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证实急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1]。为证实此结论,本研究选择经沈阳市急救中心急诊救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经沈阳市急救中心急诊救治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条件:①有脑卒中的症状及体征;②影像学检查显示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③年龄≥60岁;④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条件: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③脑外伤患者。本研究入选经沈阳市急救中心急诊救治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83例(急诊脑卒中组)。对照组为同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区别(P>0.05),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杨德森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行心理应激评估,生活事件量表含48项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正、负生活事件,概括为3大领域问题:①家庭生活事件(28项),②工作学习方面事件(13项),③社交及其他方面事件(7项)。开始测评前由责任护士将生活事件量表评分方法和要求向患者或亲属交代清楚,由患者或亲属填写,选择每项内容最适合的等级分数后签字确认,各分项分值及总分越高代表个体遭遇的心理应激刺激量越大。
表1 两组对象一般情况基线数据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本项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分布比较用百分率表示,应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年龄及生活事件量表问卷各条目评分和总分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象心理应激指标评分比较见表2。急性脑卒中组的正性事件应激评分、负性事件应激评分、家庭事件应激评分、工作事件应激评分、社交事件应激评分和各类事件应激总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心理应激指标评分比较 单位:分
3.讨论
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社会生活变化,多数生活事件是不可预见的,由此会产生心理应激。这些应激分类为工作事件应激、家庭事件应激和社交事件应激,根据生活事件性质区分为正性事件应激和负性事件应激。根据这些内容和性质分类杨德森等编制了生活事件评估量表,用于测试心理应激强度和频度观察指标。一些报道[1,2]证实了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显著与精神、心理、情绪及社会因素相关,这些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急性脑卒中发生和进展。老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多有遭遇生活事件的经历,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组的正性事件应激评分、负性事件应激评分、家庭事件应激评分、工作事件应激评分、社交事件应激评分和各类事件应激评分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数据提示,急诊救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国内一些类似研究[2~4]观点也与本结论符合,刘华等[5]调查了一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评估结果与本文一致。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常常遭遇过频、过重的心理应激,因此,急救中心科室医护人员接诊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时,应注意收集、评估患者发病前的心理应激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