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管理专业机构科室设置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2020-11-27赵润栓许峻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科室设置部门

赵润栓 许峻峰

作者单位: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102211

在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已发展近20年,业已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市场。据统计,全国仅体检机构已经发展到上万家,休闲、保健、运动健身等非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机构60多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1]。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大多数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都是在谈健康管理对慢性病干预的积极意义及健康促进策略,鲜有关于健康管理机构在科室设置与运行机制上的布局这方面的探索研究。笔者认为,合理的部门设置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不仅对健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也是促进健康管理学科发展和规范行业的有益探索。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作为国内专业从事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机构,在业内已形成一定影响力,我们有责任率先去思考和探索。通过尝试与试范对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健康管理机构的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1.国内健康管理专业机构科室设置现状

通过查阅近10年健康管理领域的文献发现,大多数健康管理专业机构的科室设置还停留在体检中心诊室设置的层面(如对外宣称设置了内科、外科、妇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并没有站在健康管理的角度去考虑,科室设置还是停留在初级或低级层面。健康管理机构应涵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帮助教育等职能,部门之间该合理衔接和有效协调。

研究发现,“健康管理”是国内目前形形色色的机构热衷使用的身份,可见市场对健康管理机构的界定还较为模糊,社会资本的引入催生了诸多健康管理公司,如某健康管理公司、某健康服务公司、某健康调理中心、某健康咨询公司、某保健中心、某养生机构等等,其实大多数的这种机构是不符合健康管理的专业要求。

关于“健康管理专业机构”业界尚无明确的界定。这里所言是指能够为客户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信息采集、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并给出干预建议和可行性措施,同时有干预效果评估和干预方案再修订,以及承担健康传播和健康促进等职能的机构。对应机构的职能,其人员、设备、场地、资质都应有相应的要求。目前国内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健康管理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的体检中心(或健康管理中心)、专职的体检中心、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这些机构是推动中国健康管理事业发展的先驱,也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索中国健康管理事业该如何步入正轨、稳健发展。

2.以北京小汤山医为例介绍健康管理专业机构科室设置

2002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开展了健康体检工作,2006年开始针对慢性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方面的探索,2010年被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评选为全国首批二十家“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之一,2012年,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我院为“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这是由省市级政府批准的全国第一家健康管理医疗机构。2013年成为“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基地”。中心建筑面积6237平方米,每年服务客人数4万人左右,工作人员数量127人,高级职称人数26人。能够开展包括CT、核磁、基因检测在内的各种身体检查,并能够做出疾病预警和危险因素干预,承担省市级课题10余项。多数员工都参加过健康管理师资质方面的专业培训。有多名北京健康科普专家与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每年开展健康讲座数百场,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微博、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健康传播和健康宣教。因此,从专业技术、人员、场地、资质、规模、质控等方面,小汤山医院均符合“健康管理专业机构”要求。

但即便是这样一家专业机构,在健康管理部门设置上,也是走过一段探索历程的。这与机构对健康管理学科内涵的不断认识和提升有关。2010年医院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属于医院的一个业务部门,中心下设健康体检部、健康管理部、健康教育部、传统医学部、办公室5个部门。这样的部门设置,已与健康管理学科内涵很接近了。不过,当时的健康体检部,其职能中包含了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疾病预警和重要阳性结果通知、随访等内涵;传统医学部的设立,只是为了突出中医体检的特色;健康教育部工作有一段时间是放在科研教育处的。因此,虽然这样的部门设置在当时已属先进,但与健康管理学科内涵要求尚存差距。并且这样的部门设置,在绩效考核、质量控制、工作衔接、科室管理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

从2016年开始,医院即着力于机构改革的思考。2018年改革方案基本成形。目前医院的健康管理职能统归于“北京市健康管理促进中心”名称下,该中心是与医院名称平行并列的机构,将健康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归口在这一机构名称下,比作为医院名称下的业务部门之一,工作开展起来更加纲举目张、秩序井然。同时也标志着作为一家健康管理专业机构,从管理上更科学、更规范,是促进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的一次提升。

2.1 专业健康管理机构科室设置 专业健康管理机构的科室设置应按照职责分工,以设置下列科室为宜:

2.1.1 健康体检部门:任何健康管理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收集,这是健康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因此必须设置体检部门。为保证体检工作的优质、高效,健康体检部的工作内容应主要集中上检线上。前期的客户联系、后期的客户维护,以及体检结束之后的分析、预警、干预、发放报告等工作,全部退出健康体检部的工作职责范围,体检部门只负责客户接待和合理安排体检诊室、优化体检流程。

2.1.2 健康风险评估部门:体检结束后,由该部门负责汇总、整理客户的所有体检信息,根据各诊室提供的身体数据,对健康风险提出预警和干预建议。同时也负责对团体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疾病和健康风险评估报告。如果在评估过程中发现重要阳性体征和指标(如肿瘤预警、危急值指标),由该部门第一时间通知到客户,安排复查或进一步检查。该部门也接受客户对体检结果的电话和现场咨询。

2.1.3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部门:这是健康管理落地的部门,负责根据评估部制定的干预意见,制定详细的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健康干预作为执行手段主要包括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2]。这种干预可以是群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群体性的健康干预一般是短期、集中、住院式的健康管理。将某个功能社区的一群人集中起来,从提供的饮食、运动训练、作息安排、健康讲座、身体监测诸方面,让这个群体脱离对健康不利的环境,短期内达到改善健康状况的效果。加上健康教育,让这些人认识到健康风险,变被动接受健康干预为主动提升健康素养。个体性的健康干预对个人的健康改善是最恰当的,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往往需要先从纠正理念上着手,再逐步建立习惯,客户的依从性往往是健康干预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经过干预的群体或个体,健康风险评估部会根据反馈的干预效果给出干预方案的调整建议,由干预部再执行。

2.1.4 健康教育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2010年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立健康教育科(室);暂不具备条件的确定相关科(室)负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接受当地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每个机构从事健康教育的专(兼)职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作为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健康教育部门必不可少。工作覆盖到健康管理全过程,对健康、亚健康、疾病人群进行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

2.1.5 综合协调部门: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需求酌情设立一个专职协调、监管各部门良性运行的部门,负责处理健康管理业务工作之外各项事务。

2.2 专业健康管理机构科室设置的指导思想

2.2.1 尊重健康管理学科内涵要求: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学科要求健康管理全过程要包含健康监测、风险评估、危险因素干预三个环节,并且通过干预效果反馈,及时修订干预方案,达到持续增进健康和促进全社会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的。健康管理专业机构的科室设置和工作内容设计,必然也应该遵从健康管理学科要求,突出三个环节各自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并且三个环节要形成闭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2.2 遵从健康管理行业发展需求: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了坚持预防为主,加强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控制,强化慢性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的基本原则,和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建立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等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地对疾病治愈的需求,而是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进行持续管理的需求[3]。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免受病痛的折磨,而是降低疾病风险,从社会、心理、环境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4]。相关研究显示,93.9%的受访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卫生服务体系不仅应该关注疾病的治疗,更要重视健康的维护与管理[5]。健康管理对解决控制医疗成本、慢性疾病和老龄化问题、满足多样化和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要求出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从疾病的全过程、生命的全周期提供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干预、教育等服务,而科学的部门设置和职责分工,是促进工作有序开展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2.3 健康管理专业机构科室之间的运行机制 健康管理学科的内涵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监测结果、改进方案、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可以用部门之间运行机制来解释。

在整个运行机制当中,综合协调部门负责体检业务的外部联络和部门间工作的协调,以及处理纠纷投诉、人员接送、车辆安排等非业务性工作。健康教育部门的工作贯穿健康管理全周期,并承担机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职能的实施任务。

健康管理的全过程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即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ction)形成闭环,持续改进。

3.讨论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中国居民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86.6%左右,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6]。

自2001年国内出现第一家经注册的健康管理公司至今,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健康管理的概念在全国已形成如火如荼之势。全国仅体检机构已发展到上万家。诚然,中国的健康管理是从体检兴起的,但体检不是健康管理。大多数的体检机构冠以健康管理机构之名,实际业务仅限于体检,并没有后续的干预。健康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的学科内涵决定了它的长周期性;同时,健康管理的方式方法往往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惯性相对抗的,所以常常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改变,实施起来很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的检测设备越来越先进,而干预手段却很难突破;再加上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也导致中国的慢性病患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国家在慢性病防控方面的政策和认识度都是空前的。自2009年8月5日全国第一个健康促进规划《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正式启动以来,先后又出台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可以认为,健康管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健康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其学科内涵建设必将受到新的呼唤,必将面临新的建设发展需求[7]。一个行业的发展,除了行业本身要求的技术性内容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之外,还应该包括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考核机制、服务理念等非技术性内容方面的不断提升和规范。良好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有利于理顺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学科发展。一个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在部门设置上,应遵循学科内涵,将健康问题的解决分为发现问题、评估问题、改善问题三个阶段,对应设置相应科室。

其中,健康风险评估部门是健康管理的关键部门。它通过健康体检筛查出的风险因素,按照医学统计模型或者临床专科疾病评价标准,对群体和个体进行未来健康或疾病风险的判断,并以此对服务对象进行分层,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8]。健康风评估部门是健康体检部门的下一站,同时也是健康干预部门的指挥所,负责接受信息和提出策略,并通过干预结果反馈,调整干预方案,切实解决参检人员通过体检发现的健康问题。调查显示,只有在个体服务中引入“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才能获得广大市民的认同度[9]。

健康教育部门的作用,除了对接受健康管理的个体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度和接受健康干预方案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形成全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提升自我健康维护本领方面的职能。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培养公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能够提升没有医学常识的百姓对健康相关信息的认识水平。

日本的健康管理发展较快,很重视国民的健康教育,在每一级别的卫生保健服务组织中都有健康管理人员的身影[10]。美国国家成年人素养研究(NALS)报告显示,75%长期患病的患者缺乏健康素养,这说明他们对于怎样处理自己的健康问题知之甚少。缺乏健康素养不仅对个人造成影响,对社会也造成更严重的经济后果。健康素养低的人医疗费用比常人高4倍,因个人素养低而形成的医疗费用使美国每年增加300亿~540亿的卫生保健费用,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危机”[11]。

国家卫健委第五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这意味着中国居民在如何维护和管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很贫乏。国内有学者总结了低健康素养的危害,认为低健康素养可以导致民众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失败、妨碍医患沟通,导致医患矛盾加剧、加重国家卫生资源浪费,加剧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易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等不利于国家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种种危害[12]。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上升为14.18%[13],虽然在逐年稳步上升,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国务院2016年12月27日印发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20%。

因此,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职能,通过健康素养教育,改变公众在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方面仍停留于有病就去看医生、服用药物或在医生帮助下康复的观念,帮助公众将维护健康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和使命,主动且自发地采取行动来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高度。

总之,一个学科和一个行业的发展,涉及面很广泛。技术性内容的不断成熟和提高固然重要,非技术性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提升也应不断探索。既然健康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策略,作为专业健康管理机构,理应承担起推动学科建设、促进行业发展的责任,还应肩负起提升公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使命。

猜你喜欢

科室设置部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爱紧张的猫大夫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