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千益气润肠食疗方治疗肺脾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2020-11-27孙颂歌邱新萍马万千
孙颂歌 邱新萍 马万千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101300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它与结肠癌、老年痴呆、乳腺疾病等疾病关系密切,用力排便甚至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1]。便秘的患病率已高达30%,西医认为便秘包含结肠无力或慢传输型便秘、正常传输型便秘、盆底或排便功能障碍这3个亚型,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并不单属于一个亚型,有的是属于肠易激综合征型[2]。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马万千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在便秘的治疗方面学验俱丰,他认为便秘患者以气虚为主,尤以肺脾气虚型为多,针对肺脾气虚患者制定益气润肠食疗方,运用药食同源理论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研究益气润肠食疗方治疗肺脾气虚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特开展本项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门诊就诊的肺脾气虚型便秘患者,共72例。按照信封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4±3.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1.3)年。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56±4.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1.9±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肺脾气虚便秘证的辨证标准(参照2011年的《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主症:①大便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②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次症:①便后乏力;②神疲懒言;③舌淡苔白;④脉弱。上述证候确定: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必须符合上述肺脾气虚便秘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70岁之间,性别不限,有能力配合治疗者;③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有确切的联系方式,近期生活及工作较稳定。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正采取其他方法治疗便秘者;③经检查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引起便秘者;④患有糖尿病、肠易激综合征的便秘患者;⑤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一般状况差、无法配合治疗者;⑥正在参加或近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①经知情同意、并筛选合格进入随机化试验的受试者,因故未完成本方案所规定的疗程及观察周期,作为脱落病例;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纳入者;③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接受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天枢、支沟、足三里穴位按摩,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给予益气润肠食疗方:茯苓10g,山药10g,郁李仁10g,杏仁6g,大枣4 枚,粳米50g,蜂蜜适量。将以上各味洗净,同煮熬粥。每日服用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配合天枢、支沟、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随访,建议所有患者合理饮食,限制饮酒,戒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和定时排便的习惯。
1.7 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胃肠病协会2005年制定的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leveland Clinic Score,CCS)[3]对患者的便秘情况进行评分。CCS量表包括:①粪便性状: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4],1 分为细小圆状团块,2 分为团块状,3分为干裂状便,4分为条状便,5分为软的团块,6分为泥浆状,7分为水样便。②排便时间:0分为<10分钟,1分为10~15分钟,2分为16~30分钟,3分为>30分钟。③排便频率:0分为≤每2天排便1次,1分为每3天排便1次,2分为每4天排便1次,3分为≥每5天排便1次。④排便困难程度:0分为排出无困难,1分为排出稍有困难,2分为费尽全力才能排出,3分为需借助帮忙,如手抠等。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以CCS评分计算治疗前后减分差值作组间比较,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控制:疗效指数≥95%,显效:70%≤疗效指数<95%,有效:3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30%。
1.9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的便秘症状积分(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在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各项便秘症状改善的效果更好。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便秘症状评分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CS评分 单位: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C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CS评分具有可比性,治疗后C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的C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无明显异常。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便秘是一种独立的病证,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一般是指大便的秘结不通,排便的时间延长、次数减少(一般是2~3天或更长时间1次);或虽有便意,每天排便1次但粪便干燥艰涩难以排出,粪便不干但排出不顺畅,有排便不尽之感,同时多伴有腹痛、腹胀、紧张感等多种表现。便秘为慢性病,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多见于中老年人及女性。调查研究显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胃肠功能逐渐下降,便秘患者数量显著增加[5]。
便秘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论述,在《黄帝内经·素问》称便秘为“大便难”“后不利”,《伤寒杂病论》称“不大便”,《伤寒论·辨脉法》中有“阳结”“阴结”之称,《金匮要略》中称其为“脾约”,《丹溪心法》中称“燥结”。“便秘”一名最早见于清代的《杂病源流犀烛》,沿用至今为公认的病症名称。便秘病机主要是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所致的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性可分寒、热、虚、实,四者之间可相互兼夹或者转化。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马万千在40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诊治了大量的便秘患者,对便秘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他总结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在中医的九种体质分型中,便秘患者多归属于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和湿热质[6]。便秘以老年人和女性居多,以气虚体质为多,这类患者多伴有汗出、气短、乏力、神疲、肢倦懒言等表现,尤以肺脾气虚为主,肺主宣发肃降,肺与大肠相表里,脾气升发,脾主运化,脾气亏虚导致大肠传输无力从而便秘。马万千针对不同体质分型的便秘患者采用不同的食疗方,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针对肺脾气虚型便秘患者制定的益气润肠食疗方,治疗后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6]。
饮食疗法治病,最早在《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出现,建立了饮食理论,从“人与天地相应”为出发点,深入研究饮食对人体的影响,把食物与健康的相互关系贯穿到人体生理、病理、药学、诊断、治疗等各方面,从而形成较完整的饮食理论。《黄帝内经》论述了饮食及药物的应用,体现出“药食一体”的思想,包括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法。《黄帝内经》还记载了药膳调补法、寒凉饮食法、温热饮食法、限制饮食法等多种具体的饮食疗法,书中记载了13首方剂,大概有一半方剂中包含饮食物。典型的药膳方如“半夏秫米汤”,方中用一升秫米配伍五合半夏,用于治疗失眠症的阳不入阴型[7]。《伤寒杂病论》充实并发展了饮食疗法,书中的食疗学专篇是我国最早的对食疗的论著,同时在治病的处方中,主治各种病症的食疗方就有半数以上,饮食药物达到了40种以上[8]。饮食疗法在疾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辅助药物发挥作用,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体质偏弱或是久病初愈的患者,食疗比药疗效果更好,且食疗方便服用,也更易被患者接受。饮食能够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寒热虚实。药膳作为中医学和传统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9],药食并举,亦药亦食,服用方便,防治兼顾,疗效显著。《本草纲目》对药食治疗便秘亦有记载,如“大便不通用冬麻子半斤,研碎,水滤取汁,入粳米二合,煮稀粥,下葱、椒、盐豉,空心食”[10]。现代研究,于岳英[11]证明饮食调护可以改善便秘症状,且原发病也可不同程度获得好转。梁莹[12]按照中医体质对老年便秘患者进行饮食调节,疗效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屈玉华等[13]运用不同的饮食指导来治疗不同体质的便秘患者,观察得出对于不同类型的便秘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后,便秘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无干预者。库谦·阿维泰[14]运用益气养血润肠汤治疗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治疗组便秘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达90%。
便秘的非药物治疗在西医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4年便秘指南中就对一般治疗(即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在2013年的指南[15]中对饮食、生活的调适、心理反馈等方面论述地更为详细。在2016年的美国便秘临床诊治指南[2]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将饮食调整作为1B类中等质量的强推荐,将饮食调节作为便秘的初始治疗,可见非药物治疗在便秘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和肯定。
马万千认为,临床上常见的肺脾气虚型便秘患者本身肺脾已虚,再用大量泻下剂或峻猛之药,更伤脾胃,所以选用药食同源的健脾补肺、益气润肠的中药熬粥来治疗肺脾气虚型便秘患者。在综合考虑口感、味道等因素后,制定益气润肠食疗方,组方包括茯苓、山药、杏仁、大枣、郁李仁、粳米,以上药材同煮熬粥,加入适量蜂蜜,嘱患者每日食用1次。此方中,茯苓、山药、大枣益气健脾,郁李仁能润燥滑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杏仁可宣降肺气以通便,粳米健脾益气,蜂蜜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同时调和味道,全方表里同治,起到益气润肠、健脾补肺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苦杏仁中脂肪油占35% ~50%,它能增强黏膜对肠内容物的润滑,起到润肠通便的功能[16];郁李仁中的郁李仁苷和脂肪油均有泻下的作用,尤其是郁李仁苷泻下效强,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推动粪便排出,对便秘的治疗效果显著[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益气润肠食疗方治疗肺脾气虚型便秘患者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9%。运用食疗方治疗疾病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简、便、验、廉特色优势,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食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安全性高。本研究中治疗组便秘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纳入的样本量偏少、研究对象局限、缺乏生化指标的比较,仍需进行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更好地探索中医食疗方法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思想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体质、防病、治病、保健、调理等方面的特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