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型交通桥关键施工技术浅析
2020-11-27肖毅
肖 毅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1 工程概况
某小型交通桥连接两岸的公路。具体设计参数如下:交通桥跨度9m,桥面长度11.2m,桥面宽6m,面板厚300mm,由3条主梁和4条次梁组合而成。主梁截面尺寸400mm×1200mm,次梁截面尺寸200mm×800mm,设计荷载为20吨,使用年限为50年。
2 施工工艺
根据该交通桥所处的地理位置,离地面高度约60m,采用常见的满堂脚手架支撑方案造价高且安全风险大,基于此考虑在桥墩中预埋工字钢,通过悬挑的工字钢作为临时支撑点,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预埋工字钢→搭建平台→安装支座→安装模板→钢筋制安→仓面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考虑到施工动荷载和其他干扰的影响,对交通桥的主梁次梁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分二层完成,第一层先将主梁浇筑500mm高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至封仓面。
2.1 临时支撑搭设
首先将工字钢预埋在桥墩设计图纸固定的位置,施工时连同桥墩混凝土一起浇筑,工字钢伸入混凝土长度2m,工字钢自由端采用槽钢与桥墩预埋铁板连接,与为搭建工作平台创造安全条件。然后在工字钢上搭建工作平台,采用120mm×120mm方钢连接,梁底部采用3条40mm×80mm方钢连接,上面铺厚木板找平。桥墩混凝土封顶时预埋桁架钢筋,桥梁三分点处采用4根φ22的圆钢作为反拉拉条,并固定在桁架上,两根工字钢之间使用两条40mm×80mm方钢连接,接头焊接牢固。
2.2 仓面准备工作
第一步是模板加工安装。施工前按照图纸进行测量放线,标出桥面位置及实际高程。根据放线高程安装模板,模板采用槽钢或组合钢模板,模板需要与桥面铺装层钢筋或梁上钢筋焊接加固,模板顶面与交通桥设计高程齐平。
第二步是钢筋制安。钢筋在加工厂加工完成以后运至桥面处,用汽车吊吊装到位,清理基层上的杂物、油污,现场绑扎及焊接钢筋。钢筋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员校验模板,质检员检查验收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焊接焊接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第三步是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装料运至桥面位置,使用汽车吊垂直运输至仓面。浇筑混凝土时由梁一端向另一端水平推进布料,第一层铺料厚度为500mm,第二层浇筑至封仓面。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
第四步是表面处理及混凝土养护。板顶面振捣整平后,采用钢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抹板搓压三遍,使其表面密实,最后进行表面拉毛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麻袋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间保持麻袋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14个天。
3 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各工序必须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操作,尤其是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仓面作业等主要环节,应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1]-[2]。
3.1 质量技术交底
施工前组织作业队伍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明确施工质量要求,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难点部位进行分析并制定预案措施,确保施工参数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施工工艺明确、应对措施明确。
3.2 原材料检测
钢筋、水泥,型钢等原材料,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书,并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抽检。水泥材料进场后,必须堆放在有通风防潮的仓库内。
3.3 仓面准备作业质量控制
第一步模板质量控制。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所有测量数据都必须进行内业作业和现场计算校核,放样严格按照《施工测量控制程序》进行操作。
第二步钢筋安装质量控制。钢筋加工按照设计图纸和钢筋放样单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做好标记。现场绑扎连接或焊接连接,必须按设计图纸和测量放样点进行施工,焊接搭接长度要满足施工规范的规定,焊缝饱满,接头错开,焊工持证上岗,以提高钢筋施工质量。
第三步模板加工安装质量控制。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和建筑物特性,采用牢固可靠、施工快速、成型质量好的模板。模板出加工厂前应严格检查,按规范要求对模板的尺寸、表面平整度、表面光洁度进行检查,模板安装时,必须要测放足够精度的控制点,以控制模板安装质量。
第四步预埋件质量控制。预埋件包括混凝土的铁件埋件等,在埋设前应仔细检查和核定,并做好标记和记录。预埋件埋设时,应加固牢靠,并加以保护,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执行经监理工程师审批过的施工措施,防止浇筑过程中移动和损坏预埋件。
3.4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严格按审批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配料,试验员跟班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质量。混凝土下料时铺料要均匀,遇到预埋件或钢筋密集部位采用人工撮料。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混凝土级配、结构部位分别配用手持式硬轴振捣棒或软轴振捣棒,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