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2020-11-27邹声明
邹声明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既要保证人们日常出现安全,又要对当地地理环境因素给充分考虑,运用建筑系中的道路美学,推动市政道路良好发展。“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拥有吸收、储存、净化等功能,海绵城市理念则是让城市给排水系统能够收集雨水、储存雨水、利用雨水,以此推动城市长久稳定发展,避免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1 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意义
由于全球气候环境不断恶化,使得许多城市在雨季来临时,纷纷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观,严重影响城市居民出现安全。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城市在最初建设时,未能预想到气候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传统城市给排水系统无法满足雨季暴雨侵袭时的排水需求量,继而引发城市内涝。当前,我国逐渐开展市政改造项目,借助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应对恶劣气候变化,减少城市雨季内涝发生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增加雨水资源利用,从而节省城市市政建设资金[1]。
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给排水系统,不但可以提升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还能恢复水体受损情况,促进城市良好的发展。为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此改善城市水文特点,强化城市生态保护能力。随着全球沙化变得越来越严重,致使水资源变得越发匮乏,我国有些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极大影响。城市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当务之急就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城市给排水系统,为城市拥有更多的水资源提供渠道,对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2.1 车行道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道路路面是以非渗透性施工方法为主。该种施工方法虽然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但是这种路面会在雨季造成路面积水,还能阻碍雨水流入地下,继而形成恶性循环。海绵城市理念在设计车行道时,应对车行道路面予以重新改良设计,增加车行道路面的透水性,减少水径流量,为地下水提供大量补给。为此,公路施工建设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设计时,使其公路表面应用渗透性能较好的沥青混凝土,而公路路基与基底则使用不具有渗水性的施工材料,避免因雨水冲刷腐蚀损坏公路路基。这样雨季来临时,雨水一旦同路面接触以后会顺着横坡流向盲沟,然后在流向检查井与绿化带[2]。
2.2 人行道
在设计人行道时,倘若人行道使用不透水的路砖,雨季来临后人行道就会出现水坑或者泥浆等,为人们出现带来极大不变,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时,需对人行道路面予以透水设计,控制好路面的温度与湿度。这样既能降低路面储水量,还能增加地下排水系统。在设计人行道坡度时,应将其路拱横坡度控制在1.0%左右,而纵坡度则小于2.5%。
2.3 绿化带
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给排水系统时,需要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中都设置绿化带,通过大量种植绿化带才能保证水资源充足。为此,在设计绿化带时,应控制绿化带生长高度,然后将排水系统设计在绿化带位置,以便在雨季来临时使其变成雨水集中区。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借助渗透路面的地表径流,使其予以集中到绿化带的雨水沟。待雨水落到地面以后,绿化带内部还应设有过滤措施,保证雨水洁净性。这就需要在实际规划中,在绿化带内设置耕作土壤,科学合理布置砂岩层,再通过安装好的渗透管,将这些过滤净化的雨水流入到集中区,以此补给地下水。要想保证雨水顺利流入地下,就要对当地地形予以了解掌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置,改善路面积水问题,充分发挥沟壑功能,将雨水都集中流向绿化带[3]。
2.4 雨水口、路缘石、路肩边沟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时,除了上述设计环节以外,还需要对雨水口、路缘石以及路肩边沟等相关配套设施予以系统性设计。以往传统雨水口在流入大量雨水时,常常会携带大量泥沙、垃圾等物质,致使雨水口发生堵塞,引发路面积水量越来越多。路缘则是城市排水系统,该系统功能就是让雨水集中流入到雨水口。在海绵城市理念中,需将传统路缘石改成穿孔路缘石,这样可以在雨季来临时,加快雨水流经速度。沟壑作为雨水收集设施,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为了避免在雨水收集时存在垃圾污染物,应在传统沟壑设计基础上,增添拦截设置,以此保证雨水口流速通常。而路肩边沟属于排水系统的辅助设施,依照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可以将肩胛沟设计成草沟,其主要原因是草沟除了具有收集雨水、净化雨水等相关功能,还具有美化城市的功能[4]。
3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是当前较为新颖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通过改善市政给排水功能,促使城市长久稳定发展。倘若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需将道路路面改为具有透水混凝土材料,还要对道路内部结构予以重新规划设计,继而完善优化渗水、排水结构,促使市政给排水系统能够良好运行,有效避免城市内涝,增加城市水资源恢复,提升人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