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果型西瓜新品种“甬蜜7号”的选育

2020-11-27张蕾琛张华峰邢乃林王迎儿应泉盛

蔬菜 2020年11期
关键词:糖度自交系株距

张蕾琛,张华峰,邢乃林,王迎儿,应泉盛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 宁波 315040)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是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兼具药用功效,有消暑止渴、利尿解毒、润肺和降血压等多种作用[1]。西瓜是我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统计,2018年我国西瓜生产面积达151万hm2,占全国蔬菜生产总面积的13.7%,总产量达6 302万t[2]。

在建国初期,我国西瓜生产主要以地方农家品种为主,核桃纹、喇嘛瓜、三白、滨瓜,还有宁波的少白瓜、嘉兴的马铃瓜等。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才开展西瓜育种工作[3]。目前,浙江省主要栽培的西瓜品种以早佳84-24的栽培面积最大,达到同类型品种的95%[4]。为了丰富浙江省西瓜品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了西瓜的种质资源搜集、亲本选育和新品种培育的工作,其中培育出了西瓜新品种“甬蜜7号”,其具有早熟、易坐果、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适合浙江及相似生态区域的春季设施大棚栽培;2019年10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1 选育过程

母本YX-3是由2012年春季从新疆农业科学院引进的西瓜品种早佳84-24,经过多代自交筛选而成的纯合自交系。从2012年春季开始,经过6代比较筛选,在2014年秋季育成优良纯合自交系YX-3-15-8-10-2,命名为YX-3。该自交系早熟,长势中等,春季时全生育期为95 d左右,果实发育期33 d左右,第1雌花节位在第7节左右,易坐果;果实为高圆形,果皮浅绿色覆核桃纹、有蜡粉,瓤色粉红,肉质松脆,口感佳,中心折光糖度为11.7%,平均单果质量为4.97 kg,果皮厚约为0.98 cm。

父本TRM是由2007年从日本引进的西瓜材料(编号为WJ081),经过多代自交系筛选而成的纯合自交系。从2008年春季开始,经过6代比较筛选,在2010年秋季育成优良纯合自交系WJ081-5-16-8-5-6,命名为TRM。该自交系早熟性,长势中等,春季全生育期为98 d左右,果实发育期约为35 d,第1雌花节位在第7节左右,易坐果。果实为高圆形,果皮绿色覆墨绿色齿条带、有蜡粉,瓤色红,质地松脆爽口,口感极佳,中心折光糖度为11.9%,单果质量为3.58 kg,皮厚0.9 cm,皮韧耐裂果。

2015年春季,用YX-3、TRM等15份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56个。2016年春季,在宁波高新农业技术实验园区塑料大棚内开展西瓜组合比较试验,筛选出YX-3×TRM优良组合,定名为“甬蜜7号”。2017—2018年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2019年10月31日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西瓜(2019)330484。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6年2—6月,在宁波高新农业技术园区塑料大棚内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早佳84-24为对照品种,爬地栽培。小区面积62.5 m2,每小区栽30株,行株距为400 cm×50 cm,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由表1可知,甬蜜7号每667 m2平均产量为1 809.97 kg,比对照增产9.28%。

2.1.2 区域试验

在2017—2018年的2—6月,甬蜜7号和对照早佳84-24分别在宁波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宁波市乐味果业有限公司(宁波象山)、平湖市绿叶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多点区域试验,爬地栽培。试验采取小区对比,行株距为400 cm×50 cm,小区面积62.5 m2,每小区栽30株,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

由表2可知,2017年甬蜜7号在3个区域每667 m2的平均产量为1 757.93 kg,平均比对照增产3.64%;2018年在3个区域每667 m2的平均产量为2 163.75 kg,平均比对照增产15.08%。2年每667 m2的平均产量为1 960.84 kg,平均比对照增产9.66%。

2.2 生产试验

2019年2—7月,在宁波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平湖市绿叶果蔬专业合作社、安徽蚌埠市乐泉家庭农场进行生产试验,大区面积335 m2,行株距为400 cm×50 cm。由表3可知,宁波、平湖和蚌埠2019年每667 m2平均产量分别为1 910.81、1 833.03、2 012.27 kg,3地平均产量为1 918.71 kg,比对照增产7.94%。

2.3 抗病性

2018年,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对甬蜜7号和对照早佳84-24进行了西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试验。试验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网室进行,调查方法、记载标准等均参照《浙江省西瓜枯萎病抗性评价行业标准》进行。其中,甬蜜7号枯萎病发病率为56.67%,对照早佳84-24发病率为62.97%,都表现为中感。

2.4 品质

2017—2018年春季,在宁波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对甬蜜7号和对照早佳84-24的生育期、果实性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表4),甬蜜7号平均全生育期为98 d,果实发育期平均为36 d,与对照一致。甬蜜7号平均单果质量7.00 kg,比对照略高;平均果皮厚为9.8 mm,比对照略厚。甬蜜7号果实中心糖度为12.36%,边缘糖度为8.14%,略低于对照。甬蜜7号瓤质松脆,汁液多,纤维少,口感好。

3 品种特征特性

新品种“甬蜜7号”为早熟、中果型西瓜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弱。春季设施栽培果实发育期约为36 d,全生育期约为98 d;果实近圆形、剖面好、单果质量7.00 kg,果面有蓝绿色覆宽齿条、光滑、有蜡粉,果皮厚度中,瓤色粉红,汁液多,瓤质松脆,纤维少,口感好,中心糖度平均为12.36%,边缘糖度为8.14%;春季大棚栽培可采收2批左右,每667 m2第1批西瓜可采收约1 919 kg。适合浙江及相似生态区域的春季设施大棚栽培。

表1 西瓜品种甬蜜7号比较试验结果

表2 西瓜品种甬蜜7号区域试验结果

表3 西瓜品种生产试验结果

表4 西瓜果实性状试验结果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种育苗

选择无毒、无菌的健康种子,建议播种前晒种1~2 d。春季于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于3~4叶1心期移苗定植。可采用32孔穴盘或营养钵育苗。

4.2 整地做畦

每667 m2施基肥:商品有机肥400 kg、三元复合肥25 kg、硫酸钾15 kg、硼砂1 kg。采用爬地栽培,每667 m2定植300株左右,株距50 cm,行距440 cm,3蔓整枝。

4.3 田间管理

早春大棚西瓜开花期较早,昆虫传粉较少,应及时人工辅助授粉。从第2个及以后雌花开始授粉,每株留1~2个果。膨果期施膨果肥,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5 kg、硫酸钾7.5 kg。

4.4 采收

西瓜采收前7~10 d控水,适时采收,防止采收过晚造成西瓜果肉起沙,品质降低[5]。

猜你喜欢

糖度自交系株距
‘蜜红’‘白玉龙’火龙果果实糖度分布规律分析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