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信息素在甜菜夜蛾监测与防控中的应用

2020-11-27张桂娟严文胜聂清燕李福凯

蔬菜 2020年11期
关键词:花椰菜甜菜测报

林 雪,张桂娟*,陈 虹,严文胜,聂清燕,李福凯,陈 刚

(1.北京市大兴区植保植检站,北京 102600;2.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1102)

性信息素具有专一性强、无污染、成本低、极度敏感、有效期长、害虫不会产生抗性等特点,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1]。因此利用性信息素进行预测预报不仅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而且针对性强,不需要鉴定害虫种类,可以达到省时省工的效果[2-3]。其作用原理为性信息素在诱集成虫时,主要诱捕大量雄蛾,破坏自然种群的正常雌雄性比,也可使雄蛾长时间处于高浓度性信息素刺激下,无法正确定位性成熟的雌蛾,从而降低雌雄蛾的交配几率、落卵量及有效卵量(受精卵),达到减少下一代种群基数和危害的目的[4]。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为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5]。该害虫在北京市发生较普遍,根据其发生规律,甜菜夜蛾是秋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鳞翅目害虫之一,具有迁移能力强、成虫产卵量大、卵期短、幼虫抗药性强等特点,所以防治难度较大[6]。为了降低甜菜夜蛾的危害,虫情预测预报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诱集成虫,总结成虫盛期,结合生长历期及气候条件,推测幼虫盛期,进而进行短、中期的有效预报[7]。笔者对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2017—2019年间秋季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诱集成虫量进行了调查,并于2019年秋季开展了将太阳能自动计数与性诱捕器结合的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和甜菜夜蛾迷向丝的应用试验,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甜菜夜蛾性信息素运用在测报和防控中的效果,从而筛选出更优的监测方式和防控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甜菜夜蛾性诱捕器:16孔干式诱捕器,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甜菜夜蛾诱芯载体:有2种,分别是聚乙烯管甜菜夜蛾诱芯(有效成分含量1.0 mg)和橡胶头甜菜夜蛾诱芯(有效成分含量0.8 mg),有效成分均为顺-9,顺-12-十四碳烯乙酸酯和顺-9-十四碳烯醇,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根据不同诱芯,试验用诱捕器A即16孔干式诱捕器加装聚乙烯管甜菜夜蛾诱芯,诱捕器B即16孔干式诱捕器加装橡胶头载体甜菜夜蛾诱芯。

甜菜夜蛾迷向丝:有效成分为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乙酸酯和顺-9-十四碳烯醇,有效成分含量120~180 mg,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采用自动计数上报和性诱捕器A结合,在诱集过程中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花椰菜品种:九源70青梗松花菜,市场购买。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

试验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丁村的4块露地花椰菜田进行,田块A、B、C总面积均为6 000 m2,田块D总面积4 000 m2,各田块相隔2 000 m以上。花椰菜于6月22日播种,7月22日定植,菜田管理措施及管理人员均一致。

1.2.2 不同年份甜菜夜蛾发生规律监测

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3年的7—10月份在田块A进行,按照使用规格(每667 m2布放1套)在田间均匀布放甜菜夜蛾性诱捕器,共设置9个性诱捕器(诱捕器A)。固定选取3个诱捕器进行人工调查,每5 d调查1次,性诱数据取平均每5 d总诱虫量,分析甜菜夜蛾近年发生规律情况。

1.2.3 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和甜菜夜蛾迷向丝应用效果试验

试验于2019年8—10月份在田块B和田块C同时进行。田块B按照使用规格布放8个甜菜夜蛾性诱捕器(诱捕器A)和1套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含诱捕器A),田块C按照使用规格(每667 m2布放40根)在田间均匀布放甜菜夜蛾迷向丝,共计360根,并安装1套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含诱捕器A)。

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数据为每天自动上传。田块B中甜菜夜蛾性诱捕器的诱蛾量采用人工调查,定植后每5 d调查1次,结果数据取平均每5 d总虫量,与自动监测系统的每5 d诱虫量进行对比,以比较分析智能监测系统的测报准确性。另外,通过对比田块B和田块C的智能监测系统数据,以判断迷向丝的应用效果,为迷向丝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1.2.4 不同甜菜夜蛾诱芯载体对比试验

试验于2019年8—10月份在田块D进行,设置2种不同载体的甜菜夜蛾诱芯,分别为聚乙烯管和橡皮头2种(即诱捕器A和诱捕器B),按照使用规格均匀布放6个,2种诱捕器各3个,随机区组排列设计,3次重复,每5 d调查1次总诱集虫量,分析不同诱芯载体的效果。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甜菜夜蛾发生规律

图1试验结果表明,2017—2019年甜菜夜蛾在调查区域同期发生量有所差异,得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每年存在一定差异,虫量的最高峰值也有所不同,2019年较2017年、2018年调查初期的虫量更高。连续3年的甜菜夜蛾成虫发生量在7月底到9月上旬属于相对发生量较高时期,结合甜菜夜蛾的生长历期与露地花椰菜种植茬口情况,秋季露地花椰菜定植后到结球初期是甜菜夜蛾成虫发生较高的时期,同时也是防治甜菜夜蛾的重要时期。

2.2 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

根据图2结果可知,在使用相同的甜菜夜蛾诱芯的情况下,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诱集的甜菜夜蛾成虫量较同时期人工调查的诱蛾量高,且虫量的波动谱更加明显,说明将其作为监测预报工具可以更精准地确定虫情。

2.3 甜菜夜蛾迷向丝的使用效果

由于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测报结果准确且省时省力,在甜菜夜蛾迷向丝应用效果试验中也采用监测系统进行测报。根据图3结果可知,在布放甜菜夜蛾性诱捕器和甜菜夜蛾迷向丝的田间,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监测的数据结果表明,使用迷向丝后,自定植后到采收期,田间自动计数结果未发现甜菜夜蛾成虫,推断因迷向丝使得甜菜夜蛾无法正常识别配偶。田间幼虫调查过程中,也未发现甜菜夜蛾幼虫,因此推断使用迷向丝的迷向率可以达到100%。

2.4 不同甜菜夜蛾诱芯载体效果对比

本试验选取的2种甜菜夜蛾诱芯载体均为农资市场常见的载体,其中橡皮头材质的诱芯(诱捕器B)较聚乙烯管材质的诱芯(诱捕器A)价格略便宜。通过田间应用调查(图4),使用橡皮头载体的诱芯总体诱蛾量低于聚乙烯管材质的诱芯。单日诱蛾量的高峰值也是聚乙烯管材质的甜菜夜蛾诱芯效果更好。作为监测预报工具,其诱虫峰值越明显,越容易推断防治适期,说明使用聚乙烯管作为载体更好。

3 结论与讨论

甜菜夜蛾作为迁飞性害虫,每年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同一区域的发生规律有所差异,是露地花椰菜秋茬生产防治的主要害虫之一,从定植开始到结球初期均为防治关键期;在甜菜夜蛾迷向丝试验田中,田间成虫和幼虫调查均未发现虫口,迷向率达到100%,迷向效果较好;使用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监测灯能够更加准确地报送数据,避免了人工监测的误差,同时每天都可以分析虫量的变化,节省了人工调查的时间,提高数据的准确度;不同甜菜夜蛾诱芯载体在诱集效果中,聚乙烯管材质较橡皮头材质诱集效果更好。

在性信息素应用推广中,常规的性诱捕器诱集成虫,可以作为测报的依据和防治的辅助措施被接受;但是,仅使用性诱捕技术不能作为防控的高效措施,所以对种植户推广应用存在一定阻力。性诱捕技术推广适宜在大面积种植相近作物的统防统治中应用,作为药剂防治的辅助措施,可以减少用药次数。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迷向丝应用在果树中的效果非常好,而甜菜夜蛾迷向丝推广应用较少,本次试验中,甜菜夜蛾迷向丝于露地花椰菜定植期布放在田间,示范田面积较大,种植作物统一,所以效果非常好,通过比较甜菜夜蛾迷向丝和性诱捕器诱集甜菜夜蛾的试验,从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甜菜夜蛾迷向法可以有效防控甜菜夜蛾,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措施,为性信息素作为防控物资提供数据支持,可以作为甜菜夜蛾防治的措施推广应用;另外,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在8月9—13日测报的成虫量大大高于人工调查成虫量,这与田间实际情况相符,由于试验中各类性信息素装备均在花椰菜定植期布放,定植期田间已有一定虫口数量,说明实际生产中需要在定植前1周布放,以达到有效控制田间虫口数量的目的。

当前农业预测预报中,通常主要是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开展调查为主,由于调查人员数量少,测报经费有限,所以对调查频次和取样数量都有一定局限性,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消除了以上弊端,因此本试验选取了信息素智能自动监测系统作为测报工具,测报结果准确且价格适中,建议相关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关系列的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进行预测预报工作。

猜你喜欢

花椰菜甜菜测报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甜菜种植与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甜菜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