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合理应用的思考
2020-11-27李育好
李育好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能够引导学生们科学而高效地利用信息化,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而规避其不利因素,使得信息化发展能够在学生成长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辅导员是其中的骨干力量,繁忙的日常工作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法有效开展思政教育与管理创新工作,信息化丰富多样的功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拓展学生管理的功能与路径,围绕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需求展开全面创新。
一、高校院校学生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及意义
在目前高校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得以应用,而信息技术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就目前高校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评价
在高校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评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学生评价可使学生对自身情况更好了解,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改进,使学生管理更有效开展。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可以从更多层面入手进行学生评价,并且可以构建智能化评价平台,从而使学生评价能够更加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更好进行自我改进,为更好实施学生管理提供依据及支持,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的更理想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使学生评价更加公平客观,有利于学生评价准确性的提升,因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二)信息化技术优化学生管理模式
信息化技术优化学生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民主、公开、公正、公平。如学生在评优、评奖、资助等事务上,可以通过学生管理系统操作,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信息一一呈现,学生也可通过学生管理系统看到其他同学的奖惩、资助情况,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幅度,打破了传统信息层层传达,限制了信息传播的幅度,同时也避免了信息传达不到位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系统中学生在校期间奖学金获得情况、违纪情况、资助情况、生源地情况、基本信息情况、就业情况等数据的完整性、归类、查询,也都大幅度地优化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优化了学生管理模式。这也是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改善的。高校院校作为知识密集型、创新创业型、网络信息技术化充分综合运用的前沿阵地,要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地运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管理工作创造极佳的充分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当前高校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从而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情况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对学生实行更好管理。在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基础上,可使师生之间利用社交软件实现在线交流与沟通,可使学生更好表达自身的想法及需求,也就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及需求充分了解,以实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使学生管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对学生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较低。
对于高校来说,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一直是一项难度系数较大的工作,同时又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现阶段,随着我国各高校的不断改革,学校大面积的进行扩招,导致学生过多,教师管理队伍的数量却难以及时扩充,这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上难免出现诸多问题。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过度重视对管理功能性的体现,忽视了对学生个人思想、生活动态等方面的管理与重视。目前,由于高校进行信息化管理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在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上仍然比较传统,尤其是将信息化服务、学生选课、教师评价等都整合到了学校的网络平台上,对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二)技术安全面临着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这种将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于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行为,使得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条不紊,然而,这也加大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难度系数,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与学生信息有关的数据面临着泄漏、丢失的风险。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将学生的个人数据保存于网络系统之中,而网络是一个共享性及开放性极强的平台,之内不乏黑客、病毒等混入其中,这会使高校在维护信息方面受到极大的威胁。高校一般会将与高校未来发展有关的数据库建立在高校系统之中,高校所建立的数据库通常是对外开放于网络之中,并且整合出的各种资料均有一定的连接性,这就导致只要一个信息存储据点受到威胁,整个网络系统将会遭受到严重侵害。若不法分子想要从高校系统之中,掠取到相关信息,将会产生难以预估的后果。
三、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合理应用的相应措施
(一)充分认识并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目前高校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中,为能够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好实现,首先就是需要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技术加强认识,并加强重视。对于高校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当跟随时代脚步,对于信息化技术特点及内容要能充分掌握,并且要能够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信息化技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优势,使其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使用制度,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做参考,并以制度中的准则去规范自身从事管理工作的职责,高校还应该针对教育人员职责的不同去设置专门的管理权限,限制其中的不法分子去调取学生的个人资料,以避免学生信息的泄漏。管理部门也应建立其完善的制度去约束大数据课堂的教学行为,以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对数据信息的重视强度,以使得最终的管理工作能够将高校内的大数据信息合理的应用起来。
(三)强化信息技术基础建设
在高校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中,信息化技术的实现需要具有理想的支持与保证,因而也就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对于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其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设施建设,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就是需要积极购进信息化技术设备,并且要保证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合理运行,使信息化技术应用具有理想的硬件支持。在软件建设方面,主要就是需要加强技术人才建设,积极培养及引进技术人才,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具有理想的人才技术,从而保证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理想的应用,进而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四)改进高校学生管理传统流程
高校要积极借助管理实践经验与信息化管理理论建立扁平化的管理流程,有效拉近管理者与学生距离,围绕核心任务展开人员配置研究与管理资源分配,使得所有部门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自己的工作之中。例如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学校管理者要掌握学生信息必须层层下派并展开大量收集与整理工作,而信息化模式下管理者只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就能够快速掌握信息,提升了信息获得的效率也避免了信息失真情况的出现。学校应该尝试建立协同管理平台,学生管理人员在平台的帮助下能够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大量工作都可以借助网络完成,数据资源共享变得更加顺畅,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会被彻底打破。当前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数字化管理与智慧化校园建设,网络将学生们更好地串联起来,信息传递都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学生管理将真正实现数字化,管理决策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五)强化高校工作人员的大数据管理意识
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已经是现阶段高校发展最为明显的趋势,其也成为高校形式管理工作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教师会在实际教学之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并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手机去进行视频学习,而学生便可以通过该校建立的公众号平台、微博、微信群等去对学生实施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师生之间也可以交流得更加密切,教师也可以充分的掌握住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部分,继而将大数据时代的便利性进行充分的体现。负责高校管理工作的专员应该培养自身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将信息技术以极其有效的方式应用于高校的管理工作之中,也使得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得以广泛普及。高校还应该定期地开展大数据知识培训讲座,增强教育人员对新型管理模式的认知程度,明确大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使得高校新型的管理模式开展得更加顺畅,也确保学生于其中均有受益。
(六)完善信息化对话与管理公开化
苏姆霍林斯基指出,只有学生愿意向老师坦诚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教育才有意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同时兼顾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实现二者的有效互动与对话,这不仅仅包含表层的语言交流,更覆盖深层的思想情感交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必须与学生坦诚对话,借助学生管理信息平台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使得学生们有效避免信息化带来的心理障碍。学生管理工作要始终处于开放和透明状态,发挥学生对于学生管理的监督作用,避免简单地将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而是要让学生们作为主体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学生们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将会被彻底激活,他们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管理监督之中,主动参与到学生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在助力学校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进行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学生已经无法适应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其高校所形成的管理思想也与当今时代的要求相背离,正因如此,高校的管理者逐渐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制定出的管理方略,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不谋而合,这就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