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讨

2020-11-27易丽娟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30期
关键词:事业性国有资产资产

易丽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对行政事业性机构进行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了行政机构职能,减少了机构总数,并扩大了机构规模和国有资产规模。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要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还要让行政事业单位机关的工作过程中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作用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含义

管理机构由国家设立,能够实现管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其各项事务活动主要由国家资金提供支持与保障。行政机关从事业务活动所需的计算机、交通工具、办公用品、房屋设施等一切经济来源,都是国有资产。由行政机关管理,并受各级政府监督。行政机关的资产不同于国家资源担保和使用的事业资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为营利。因此,行政机构的资产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

(二)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

行政主体的政府资产是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活动的必要基础,对资产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政府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还能够提高资产的分配和调动效率,进而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的开展质量。单一主体对政府资产的管理是否规范、高效,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机制的工作开展效果,因而在财政管理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其对政府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我国的市场环境更加自由,要想进一步对市场以及社会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在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顺利发挥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1]。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主要问题

1.缺少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作为非经营性资产的一种,国有资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依靠一定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够更科学的发展其作用,然而由于缺少绩效考核的标准,只要有账有实,就没有产生资产收益的任务指标,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效率并不太重要;因此,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对资产的管理情况不了解,对资产的管理和资产的管理没有同等重视;由于资产管理人责任意识淡薄,即使有资产管理制度也不执行,新资产不按规定确认,资产随意处置。

2.资产配置不合理

在现阶段购置资产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依据不同部门编制的申报表来列示单位部门预算,由于财力有限,而不同部门的实际申报资产又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将导致各单位之间的资产分配不均,国有资产不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会在影响实际工作效果的同时,消耗更多的国有资产成本。

3.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资产管理制度的缺乏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些单位虽有制度,但受工作人员职务的限制,管理使用制度名存实亡[2]。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和问责,导致资产管理人和使用者的冷漠。资产管理者认为自己只是会计和资产管理者,认为只要资产不流失,数量正确就可以,这导致完好率和资产利用率较低。

4.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投资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工作量,在许多受工作和人员限制的行政机关中,财务人员在承担原本的财务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缺少对于国有资产相关内容的专业认知,不及时学习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熟悉资产管理系统的软件,缺少对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缺少专业的知识储备,对其他工作了解不足,往往就会影响国有资产的实际管理质量,这通常会导致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符。

5.不重视资产的日常管理

使用和处理国有资产是现阶段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工作内容。一是办公登记不及时,如果大部分管理部门收购资产,账户金额和资产账户信息登记清楚,就会导致机关登记不及时、不全面。例如,如果相关的管理人员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改变了资产的存放的位置,资产管理人未及时登记账户,使得在日后的盘算和清查过程中存在信息出入的问题,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资产的管理速度;二是缺乏规范的资产出售方式。不记录资产的全部状况,不及时核销不可用资产,造成账面价值的虚假增加,导致账实不符,造成资产浪费。

(二)措施建议

1.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重视起来,将国有资产绩效评估纳入管理主体评估体系,并纳入国有资产绩效评估将资产与每位员工的工作考核相结合,依据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在考核完成后及时依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实施奖惩,以加强管理层和本单位全体员工对资产管理的重视,进而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在减少和降低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建立健全调配机制

财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管理机关一般资产的一般调整和使用机制,对资产的配置标准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制定,对收购的资产进行调整,使其超出管理部门的标准;对资产的合理应用期限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在让国有资产在有效的时间段内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资源浪费。

3.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对保证资产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提高资产管理工作质量时,需要在管理制度中制定更加全面的资产管理和使用条款,包括资产配置标准以建立资产使用管理系统申请资产折旧的标准和程序、批准折旧的权限和程序、残值处理规则;资产管理制度,让外部监督与审计、财务、纪检等部门协同工作,定期评估资产管理人的工作绩效;以实际完整性和价值维护、资产评估为重点,定期监测和报告测试结果。在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充足的资金。

4.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资产管理机构的创建要统筹考虑,人员选择要面向责任心强的同志。通报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交流和检查问题;在对员工进行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并做好宣传工作,让每个人都有爱护国有资产的责任感。在对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引导其将资产管理与财产化的使用和管理方式相结合,在提高人员专业性的同时,通过与财务人员的融合来更好地促进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3],使其能够规范和完善会计核算,做好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确保资产管理做到账实相符。

5.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

使用资产时,要明确资产账户登记人的任务,及时全面做好资产账户登记工作,根据资产使用人、资产所在地、资产状况等信息的变化,认真做好资产台账登记工作。在做好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通过应用信息系统来提高资产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在保证台账信息准确性的同时,保证资产管理账目的一致性,账卡的一致性。严格执行资产处置制度,定期按地方规定对资产进行复核,查明国有资产与账务不符的原因,盘盈和盘亏,按照规定的授权程序上报,及时调整账务处理结果,做到账实相符;应严格审查要求退役的资产,年份不应被视为拆卸的标准。相反,应当充分考虑资产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对达到退役参数的资产,应及时办理退役手续,并按规定支付剩余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机关正处于体制改革时期,国有资产配置不断整合优化组合,行政机关管理的资产管理水平也应随之逐步提高。国有资产在刑侦事业单位开展工作和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基础。对此,要积极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在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都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推动建立服务型、节约型政府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事业性国有资产资产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
本市取消和免征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