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0-11-27郭友芳曹李朵
郭友芳 曹李朵
一、背景
为了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高校能正常上课,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疫情期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出现了多个针对会计实验课程的线上服务平台为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线上授课的顺利进行也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二、传统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弊端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会计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往往比较陈旧,不能及时依据社会需求进行改革,部分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实际发展状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本身就存在落后于社会实际需求的风险,如果学校不及时根据发展风向做出改变,学生掌握的技能很难直接与企业岗位相匹配。所以,优化课程体系,结合会计专业就业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活动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普遍采用理论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心理,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后不能及时参与实验软件练习,造成实际授课效果不佳。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后需要具备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练习,最终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就业时缺乏竞争力,这也是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时需要企业首先进行软件培训的原因。所以,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积极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推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评价标准滞后
教师个人的教学方式往往对学生的上课效果有直接影响,然而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校的教学评价标准有密切关系,学校的教学评价标准不能及时更新或者评价标准宽泛,导致授课教师对教学方式、讲课效果等方面的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动力进行教学改革。在互联网大力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一直在不断向数据化、智能化方向改革,教学评价标准的滞后性导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学生成为最大受害者。对于不重视课堂实际效果、不接收学生反馈的教师,高校应帮助任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道德水平建设,严格处理敷衍授课的教学现象;高校应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制定提升教师技能水平的方案并明确教师能力评价的标准,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校企合作力度较小
“重理论,轻实践”导致高校不重视与企业间的合作,学生不熟悉企业的实际财务软件运行流程,踏入社会后往往需要重新学习企业的财务软件,这偏离了会计专业培养学生的基础目标。高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会计专业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于财会岗位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往往具有很高的理论造诣而缺乏实际经验,导致授课过程中对于实际操作与案例教学的讲授不够生动,所以高校需要积极寻求与企业高级财务人员的合作,将实际案例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学生。
三、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环境分析
(一)政策支持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提出基于在线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改造,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在线课程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大力发展使得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越来越火热,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也在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种种趋势都在推进学校开设互联网线上实验课程。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训练应紧跟趋势,增加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云会计等课程,积极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让学生紧跟社会发展掌握最新专业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对接企业岗位。
(三)高校有意寻求改革
虽然现阶段大多高校都还处在传统教学模式阶段,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愿意接触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例如隶属于“用友集团”①下与教育模块相关的“新道科技”②,通过实践教学、专业共建、产业学院等形式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与全国超过3500所院校及社会机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近7000个,校企共建专业超过350个。高校的积极态度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很大的助推力。
四、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可行性
(一)线上实训平台的发展
线上实训服务平台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各高校财务专业合作的实训软件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可选择的、针对性较强的线上实训服务平台。例如“厦门网中网”与“中华会计网校”联合开发的“理实互动实训教学平台”,授课教师可根据实验课程的不同,选择最适合课程学习目标的服务平台指导学生练习,从而达到与线下授课相同的效果。线上实训教学平台为会计实验课程的线上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开展的最基本条件。
(二)“互联网+”的支撑
与其他专业的实验教学不同,会计专业实验课程除了极少数软件安装困难或因版权问题不能随意使用外,大部分都可以建立线上服务平台让学生自主练习。会计实验教学活动往往与实验软件或实际案例紧密结合,“互联网+”将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实际产业发展相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企业真实运营流程与实际软件操作步骤。现阶段“互联网+”与各行业的紧密联系发展趋势,增加了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模式的可行性,“互联网+”的发展足以支撑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自身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以往单一“线下”模式的枯燥,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发散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授课教师占据绝对性的话语权,很难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平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活跃程度。对于线上课程,学生可以在课后对课堂上任意时间节点的视频进行回放,从而针对自身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复习,而且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辅导的时间。另外,依托各个教学平台的运行数据,授课教师可以依据讲述重、难点内容时间段学生的互动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从而侧面反映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有促进作用。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会计专业实验课程授课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及时进行与理论学习相对应的实验训练,从而巩固理论学习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结论与展望
在会计实验教学改革进程中,各高校必须打破以往课程体系的限制,根据企业会计相关职位的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行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紧密结合。依据混合式教学模式制定和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逼迫教学模式的改变,但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应该只在疫情期间有所思考,为了应对类似的突发情况,学校应该积极建设线上课程,以便在无法实现线下教学时可以及时提供备选方案,应主动调整授课方式并制定新型复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未来可期。
注释:
①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88)。
②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3694)。